第375章 传说的神井(1 / 1)

暗灵瞳 勿恨 1724 字 2023-01-16

这个传说说的是一口神井。在遥远的古代,如今的青海湖底,还有一片茫茫草原,天然牧场。远处丘陵起伏,到处水草茂盛,牛羊咩咩,牧歌声声。在这里还有一口奇异的神井,淙淙甜水,流成一条清湛湛的小溪,无论是旱年或者涝季,井水既不会干涸,也不会泛滥成灾。牧民就在这里居住,靠着肥沃的草原和神井,饲养牲畜,过着衣食无愁的平安日子。后来,这里出生了一个大智者,名叫白马江乃。他住在神井边上,一面刻苦地做学问和修行,一面给往来行旅布施神井的水。行路人喝上这水,立刻解渴生津,精神倍增。不久,白马江乃为了修行深造,决心到加嘎尔(印度)去求法。临行前,嘱咐他的徒弟说:“我走后,你要继续给往来行人施水,一定要盖好井盖。”只是他忘了把不盖好井盖的利害告诉他的徒弟。白马江乃西行求法走后,徒弟按照他的叮嘱,继续每天施水。一天傍晚,徒弟施罢水,忘了盖上井盖。睡到半夜,被水淹醒了。朦胧中还没来得及抓住井盖,水就把他冲走了。水继续从井中汹涌而出。冲走了田舍房屋,冲走了一群群牛羊,冲走了世世代代在这里安居的人民。使这里变成了**大海。白马江乃当时刚走到西藏的西南边界,忽然觉得心惊肉跳,他预感到一定是神井溢水成灾了。于是不暇思索,随手在脚下抓起一座山,口中念念有词,这座山一下子飞到海面上,端端地落在井口上,压住了喷涌的大水。当时,在如今青海湖西的一个山洞中,住着一个千年熊精,名叫者摩。他一见海水淹没村庄和人畜,正在幸灾乐祸,梦想洪水泡天,天下大乱,他好乘机一方称霸。没料想到,井口被从天上来的山堵住了。他想这一定是白马江乃干的,别人是没有这么大的法力的。嫉妒之心把他引出山洞,钻进水里,拼上全身的力气,掀开了大山,往水里一推。井水又汹涌澎湃,浊浪奔腾,溢个不住。这座被推进水中的山,就是现在的海心山。白马江乃在途中感到海水仍在不断的涌溢,心中纳闷,但还是英救家乡要紧,他又抓起了两座小山,用法力祭起,飞来压住了井口。但不久又被熊精掀掉了。白马江乃无可奈何,只得放弃了深造的愿望,赶回湖畔,驱逐了熊精,止住了井水喷涌。这两个被第二次掀掉的小山,就是现在的海心西山和鸟岛。现在中国西南部西藏边境上的一条山脉,中间就有三个大豁口,那里的土质、颜色,和海心山没有两样。这就是当时白马江乃搬走去盖井的三座山留下来的大豁口。关于这个故事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很早以前,千里草原上只有一眼清泉,被一块石板盖在其上,泉水长流不溢。周围居住的放牧百姓,饮水后必须把石板盖,否则将会大祸降临。有一年,吐蕃王朝宰相隆布嘎尔父子逃亡来到这里,都已经渴的迫不及待了,父子俩掀开盖板咕嘟咕嘟的就喝起来了,老宰相知道这眼神泉在当地的说法,喝完水感觉肚子很胀要去小便,就嘱咐他儿子说:‘儿啊,喝完了水一定要记住盖盖板盖上,不然会有大祸临头的。’宰相的儿子随口答应着,可是这小子并没有把老宰相的话放在心上,如果不是因为儿子平时娇纵过度,也不至于杀了人不偿命而连累了家人,逃亡到了这里。这小子喝完水果然没有想着老宰相的话而忘记了盖石板,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泉水便汹涌奔泻而出,越来越大,千里草原顷刻变成了**大海,成千上万牧民被海水淹没。此事震憾了天神,天神将印度赤德山岗的峰头搬来压住了海眼,青海湖和海心山就这样形成了。”小静说道:“真有这么神奇么?人还能搬山?”我说道:“这就是传说,肯定会有夸张的成分的,有机会咱们去看看那三个大豁口。下面我要说的是汉族和蒙古族的传说,先说个汉族的。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青海湖只是一口神泉。孙悟空出世后,学得一身本领,下地府窜改生死簿,入东海抢走定海神针,大闹三界,自立齐天大圣,最后玉帝无奈只能招安。没想到却给孙悟空封了个小小的弼马温的芝麻小官儿,借着王母娘娘蟠桃大会之机,偷吃了蟠桃,偷喝了仙酒,搅了众位神仙的饭局,大闹了天宫,惹得玉皇老儿大发雷霆,派出了十万天兵天将捉拿他,谁知都不是他的对手,直打得四大金刚求饶,二十八宿逃命,九天玄女喊娘,王母娘娘叫爹。”说到这里小静扑哧一笑,我接着说道:“玉皇大帝惊慌失措,慌忙派二郎神杨戬去抵挡。谁知这个二郎神也不是对手,被孙猴子一顿金箍棒削得抱头鼠窜,无处躲藏,只好逃往凡间,想找个僻静处,先缓一口气儿再说。二郎神逃到昆仑山下,觉得此处僻静,还有一眼泉。这时,他已经人困马乏,又渴又饿。急忙叫跟随的童子,取下随身所带的罗锅,在泉中取水造饭。自己拾了三块白石头,支起了个“三石一顶锅”。哪知童子从神泉中取了水,却忘了给泉眼盖上盖儿,等他把锅刚架到三块石上,还没等放作料的功夫,泉水已溢成了**大海,淹没了附近的村庄人畜。二郎神正想打个盹,却被这漫天洪水惊醒,匆忙之下没有了主意,慌慌张张在如今的柴达木地方,胡乱抓了一座山,压在神泉口上,这就是现在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当时二郎神因为心慌意乱,抓山时用力过猛抓得深了一些,被取走的山下成了一个大坑,所以现在柴达木成了盆地。孙悟空打来打去,不见杨戬二郎,他用火眼金睛往四下里一瞅,看见二郎神躲在昆仑山脚烧火造饭。本来不想同这个手下败将再打了,可是一看二郎神那副神情疲乏的狼狈相,又想和他再开个玩笑。于是,打了一个筋斗,来到昆仑山,悄悄躲在二郎神的背后,突然高声喊道:“你在这里准备午餐,为啥不请请我老孙?”二郎神一听背后响起了孙大圣的声音,头皮一麻,慌不择路,一脚踢翻了锅,倒了汤水,领着童子急急逃命。那支了锅的三块白石头,就是现在的海心西山。锅中倒出的水,因为已下了盐,所以,至今湖水是咸的。这还不说,孙悟空在后面紧紧追赶逃命的二郎神,他举起金箍棒一捅,“哗啦”一声,二郎神背的盐口袋被划了一条大口子,边逃边漏,漏下了一堆又一堆的盐。这样,就把青海湖畔变成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盐湖和盐泽……这便是咱们汉族齐天大圣勇斗二郎神,青海湖的形成由来。小静拍手说道:“这个有意思,还有么?”我刮了一下她坚挺的鼻梁说道:“还有呐!”用手拍拍自己的肚子说道:“咱这肚儿就是杂货铺!要啥有啥!”小静说笑道:“你就吹吧!还要啥有啥!先给我来两包火柴!”“额!这个真没有!”“你不是说你的肚子是杂货铺么?怎么没有火柴了?”我说道:“行啦!咱们两都快赶上说相声的了。我接着讲蒙古族关于青海湖由来的传说,这是一个凄美的故事,让人有些伤感。你看青海湖,一片湛蓝。天连水、水连天,美丽辽阔。湖边牧草茂盛,自古就是是富饶的天然牧场。在这里古往今来,各民族的牧民环湖而居,生息繁衍。但是一些部落的头人,被权势欲支配,不断挑起战争,你杀我打,常常搞得阴风怒号,愁云惨淡,尸横遍野,血染草原。后来,蒙古族内出了一位明智的英雄,他的名子叫库库淖尔。他耐心地劝说着本民族的兄弟,和邻居和睦相处。他更加反对头人们挑起不义之战。邻族人受到狼、豹的袭击,他带领本族人帮助邻族驱逐野兽。邻族人受到天灾,牛羊成群死亡时候,他又说服本族人相助周济。渐渐地这里的蒙古族和相邻的其它各族牧民终于解除仇隙,消弭战祸。亲如家人,团结共处。为了各民族的团结,还是壮年的库库淖尔,因为奔走劳累,为民族鞠躬尽瘁,终于积劳成疾,累死在了草原上。人民的哀思和痛哭震惊了上天,上天知道他是个最好的人,是个真正的英雄,便封他为团结之神,并由他管理湖泊周围牧民的祸福。牧民知道了这件事奔走相告,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于是就把青海湖也叫做库库淖尔。‘库库淖尔’永远成了团结友爱的象征。”小静说道:“还有么?就三个不太过瘾啊!”我说道:“什么三个呀?是四个了。还有一个传说是跟龙王有关的。也是汉族流传的一个很有趣的神话故事。相传古时候,大海里的老龙王有四个儿子,为让儿子们学好治海本领,他把海域分封给儿子们管理。大儿子分到东海,二儿子分到南海,三儿子分到北海。小儿子呢,老龙王为了锻炼小儿子的能力没有分给他,只是对他说:“我的海都分完了,你要是勇敢的龙的子孙,就自己去造一个海吧。”听了父亲的话,小儿子驾起云头,到处寻找造海的地方。他先是沿着东海飞,看见那里已经有两个大湖:洪泽湖和太湖;于是他又往内地飞,又看见两个大湖:鄱阳湖和洞庭湖。他飞来飞去找不到一块造海的地方,只得又回到老龙王身边。他对老龙王说道:“你让我去自己创造海,可是这里根本就没有可以造海的地方了,我大哥二哥三哥都有自己的海域,我要是随便的引水成海,那不就变成水灾了么?害了百姓玉帝也不能饶了我。”老龙王劝他道:“儿啊,大鹏展翅高飞,才能看得更远,你要往更远的地方飞,才能找到理想的造海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