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吴三桂苦恼(1 / 1)

北侯 宅男奶爸 1528 字 2023-01-16

南京奢侈的定南侯府里,听闻李从年带着五千京营要来南京的消息,吴三桂的第一反应却是李从年知道了,这一切刺杀都是吴三桂主使的。每当想到这个可能,吴三桂面上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又热又怕。要知道吴三桂表面上是李从年的大哥,而且李从年还在他们吴家当过家奴,可是李从年入朝以来的种种手段,却是让吴三桂心里有些害怕,因为李从年曾经使出的这些手段在吴三桂看来犹如神鬼莫测,好无踪迹可循。当初听见李从年被封为正北侯之后,吴三桂心里还有些担心李从年应对不来,可没想到李从年不仅在朝廷中先后打败宦官集团,而且还拔除了党争,让曾经风光无限的温体仁和周延儒扫除朝廷,最后在他的一番运作之下,以曹化淳为首的宦官反叛集团也被李从年威逼到了绝境,最后被李从年亲手覆灭了。这些事迹表明李从年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人,现在对于李从年带着五千军队来南京,吴三桂已经被李从年强大的压力威压得有些失去了方寸。“侯爷莫急!正当吴三桂面上着急得想要跳脚的时候,在吴三桂旁边守护一位文人打扮的中年书生,面上胸有成竹对吴三桂道。“只要侯爷你的阵脚不乱,就算李从年真的来南京,他也不一定会发现些什么。可是要是侯爷在这么自乱阵脚的话,就算李从年什么也没有发现,可是一进这个南京,他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来。”这个叫宁完我的读书人,自从吴三桂来到南方之后,他就作为参谋军师一直待在吴三桂身边出谋划策,于这个拼字帮助吴三桂出了许多主意的军师,吴三桂可算是言听计从的。其实吴三桂和李从年也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首先出现的是李从年看不惯他的名字为什么要排在李从年的后面。十分好面子的吴三桂常常听见自己的名字常常排在李从年的后面,评书里的大明双雄,吴三桂总是作为李从年的小弟出场,有时候甚至那些评书人,为了体现李从年的伟大,把吴三桂说得愚昧无知,都是要靠李从年出来解决问题。这让自尊心十分强悍的吴三桂哪能接受得了。表面上吴三桂虽然没有明说,可是在吴三桂的心理,吴三桂对李从年其实是十分看不起的,在吴三桂的心理李从年不过是他们吴家出去的一个家奴而已,要不是吴家的栽培,他李从年却哪能又今天成就。再加上旁边有宁完我这种小人的挑拨,吴三桂慢慢的从对李从年相信变成了敌视起来,特别是李从年越来越高的地位和崇祯皇帝对他的信任,已经吴三桂心里满是嫉妒起来,所以吴三桂才在暗地里为定南军扩军,吴三桂知道李从年的一切都是仗着他手里的十五万一手训练出来的京营,要不李从年在朝廷中说话哪里能有这么容易。宁完我明末清初的鞑子大臣,他在天命朝中归归附了努尔哈赤,被努尔哈赤划归汉军正红旗,他在鞑子朝廷中担任任内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太傅兼太子太傅等职务,本来他应该是在后金辅佐皇太极的,可惜在崇祯四年的大凌城血战当中范文程被李从年杀了头,他们号称后金两大谋臣因为范文程的死,已经成为了历史。而宁完我突然跑到江南,却因为是皇太极的命令,因为在崇祯六年末期的大清洗当中,宁完我看到皇太极已经变得有些发疯起来,大肆屠杀汉人,所以他就让皇太极的妃子大玉儿和大贝勒代善向皇太极求情,说是要去明帮助后金刺探情报哦。对于宁完我这个后金老汉臣,杀昏了头的皇太极还是多少存些理智,他不想后金两大汉人谋臣被都被明朝杀死了了,可惜宁完我的态度十分坚决,因为他已经从皇太极的变脸中看到后金严重的危机,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让明朝发生巨大的变故,所以宁完我就把目标放在了辽东将门出身,为崇祯封为定南侯的吴三桂。“那军师的意思是?”听见宁完我的话,吴三桂面上皱着眉头问道:“难道军师是让我以不动应万变?”“恩!侯爷,既然李从年没有挑明你参与刺杀他的事情,所以你为什么要惊慌呢!只要你能保持若无其事的摸样,在暗地准备后手,您现在手里的五万强兵,害怕李从年手里的五千人马吗?”听完宁完我的分析吴三桂脸上顿时回过神来,心里也有了计较。“李从年,如果你对我不仁,就别怪我吴三桂翻脸不认人。”想起李从年这次来南京的目的,吴三桂心里满是杀机,他吴三桂也不是好欺负的,只要他李从年敢对自己出手,就是拼着鱼死网破,吴三桂也所不惜。“嘿嘿!对啊!只有你们闹的越大,对我大金越有利!”望着吴三桂脸上的杀机,宁完我在心里冷笑着,玩弄着手里折扇的宁完我心里满是得意。在他看来吴三桂性格冲动,喜好面子,这种人根本就不适合荣登高位掌握大权,因为他们做事喜欢凭着喜好,根本不计较事情最后的得失。大海之上,一支由五十艘巨大的战船和上百艘小船组成的舰队在南海之上航行着,对面由中国海面上所有海盗组成联盟船队进行着围剿。自从郑芝龙答应李从年的所有条件,交出郑家船队之后,他被朝廷任命为南洋海军的总兵,统辖着五十艘战舰协同北洋海军围剿中国海面上的海盗。望着战舰上飞射出去犹如暴雨般的炮弹,郑芝龙满脸的得意,现在中国海面上除了北洋海军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力量敢于挑衅南洋海军的虎威,对面那些海盗也不行。从海盗转变为官军的郑芝龙心里十分庆幸投靠了镇北侯李从年。这一年多年,自从大明开放海禁之后,有着海军的保护来大明贸易的商船络绎不绝,南洋海军上下哪个没有得到那些商船的好处,望着这些新兵越发操练熟练的作战技能,郑芝龙知道这大半年的辛苦没有白费。现在北洋海军和南洋海军都装备了山东军械司所研制的最新式火炮,这些火炮不仅射程远,而且操作简单,士兵只要训练一两个月基本上都能熟练操作,根本别提能发出七八颗铅弹的火枪了,还有改装过给海军威力巨大的手雷,这些先进的武器成为了郑芝龙敢于带着才训练半年的士兵参与围剿海盗的任务。“打旗语告诉北洋那些家伙,早点打完,回家吃饭!”已经出来一个多月的郑芝龙对瞭望台上的旗兵喊道,眼前这些小虾米,哪里是南洋和被洋海军的对手,要不是这些水手都是刚刚成军的新丁,郑芝龙早就带着冲上去了。随着郑芝龙的旗语船位于北洋海军旗舰上面一个古铜色皮肤五十多岁的老头放下手里的望远镜,脸上笑道:“这个郑芝龙,年纪轻轻火气还是这么大。告诉他,我们北洋可不是吃素的。”这名曾经和戚继光一起杀过倭寇的老将军原本闲赋子在家,被李从年从山东请了出来主持北洋海军的工作。这次大明两大海军计划在虎门一起围剿中国海域最大的海盗头子刘香,虽然刘香是郑芝龙曾经的结拜兄弟,可现在大明开放海禁之后,特别需要海域上的安全,要是这些海盗在像往常一样袭扰中国海面的话,那些来大明经商的外商恐怕都不敢来了,海面上的大战不靠的不仅是人多,要讲究船大火力足,郑芝龙就不相信凭着大明两大海军,上百条战舰会连这些乌合之众都打不过,他郑芝龙就不用在大明海域上混了。一颗颗圆滑的炮弹呼啸着从冒着浓烟的炮口飞出,反犹如暴雨般倾泻在海盗的船上,这些海盗都是因为大明海军强大的压力而合流在了一起,里面的船队不禁势力参差不齐,而且归属不一,从一开战,这些海盗就被两大海军围着打,海面上漂浮着许多的烂帆板,和死去的尸体。严重血腥的气息,把海洋中的那些鲨鱼都吸引了过来,围着这些尸体餐一顿,而在叛军中间的旗舰上,望着两大海军那遮阳蔽月的船舰队伍,刘香是真的怕了。他没有想到大明朝廷竟然有这么大的魄力,才在开放海禁不就,就组建两支势力雄厚的舰队。当初听见大明开放沿海五省作为开放海禁的试点地区,消息传到刘香的耳朵里,刘香欣喜若狂,要知道源源不断的商队就是他们这些海盗生存的意义,他们可不想郑芝龙这么幸运能被大明朝廷招安,摇身一变从万恶的海盗成为了大明南洋海军总兵,手下掌握着几十条巨大的战舰,而且根据刘香得来的小道消息,郑芝龙的总兵位子可是天下赫赫有名的镇北侯亲自保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