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1 / 2)

听到同事的问话, 陈礼教授有一瞬间迟疑。

那位教授很快就抓住了他的这份迟疑,道:“这位学生的天分确实没得说。但到咱们现在这个时代, 自然科学类每个学科的知识框架和系统都被构建的十分完善。现在再想像牛顿一样提出万有引力学说, 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顿了顿,他继续补充,“退一万步说, 搞科研从来就不是一撮而就的, 若是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只靠着猜想和天赋, 想要作出什么有意义的发明创造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陈礼教授沉着认真的看着自己这位同事, 然后非常认同的点点头。

毕竟他说的确实也没错, 这也是为什么教授们都喜欢成绩高的学生, 聪明与否他们可能判断不出来, 但成绩高的学生肯定基本功扎实, 不会一问三不知,给他们布置的任务可以高效做完。

这才是教授们比较喜欢的学生。

其实,就算是教授自己, 都没有觉得自己有多聪明。

最多就是比其他人努力一点、认真一点, 日积月累下来, 差距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就在这位教授以为陈礼教授打消了叫乔依之来自己实验室学习念头的时候, 听到陈礼说:“老肖, 不一样的。如果后面这些分析真的是她写的, 那么我宁愿从头开始满满的教给她那些基础知识。”

在肖教授震惊的目光中, 陈礼说,“不夸张地说,我这项研究已经走在了世界科研的前列, 但是她能在我的基础上补充我这份研究的逻辑漏洞!”

就算肖教授本人, 也做不到。

不不不,且不说肖教授,就算是陈礼这位光电学史上堪称里程碑式人物的存在,都得思考个一年半载,才能一步步完善自己提出的新的知识系统。

肖教授眉头拧了起来,眼神里满都是不可置信。

“补全你的逻辑漏洞?”

“可不是,这一点,我提出来的这个算法你最开始不是一直不理解么?我最开始也有点讲不明白,因为我只是感觉它是这样的,我在凭感觉推断……”陈礼说。

肖教授赶紧说:“但你的感觉没错,这个算法也确实可以验证事实问题。”

他那会儿就羡慕极了陈礼的天赋,这得聪明到什么地步,才能凭感觉列出一项全新的算法。

陈礼紧接着说:“那你过来看这位小姑娘写的假设和推导。”

肖教授之前没仔细看这篇,主要是乔依之还专门用英语给写了出来,肖教授就算英语不错,但看专业类型的文献,依然习惯翻译成母语再看。

此刻,听了陈礼的话,他赶紧仔细去看这份研究。

当即就震惊了:“这是浅水波动力学方程的假设?”

陈礼摇摇头:“不,不仅仅是这样,我觉得最大的亮点是她后面提出的有关自己逻辑的假设。”

高中生刷数学题的时候,知道有的题需要做辅助线,有的题需要假设、然后逆推。

这些题目一般都不能直接上手解答,若是没有做对假设、或者没有画好辅助线,那就真的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怎么解。

所以,从某方面来说,那些能做出假设,推导到最后可以自圆其说的人……智商就是真的高。

肖教授拿着乔依之写的这个假设直接看到了九点半,实验室关门。

他依依不舍地说:“老陈,给我传一份,我回去再研究研究。”

这个学生写的过程,好像真的可以帮助他理解陈礼提出来的算法!

陈礼老师自然同意,他们肖教授在同一个实验室,搭档多年,老肖可以说得上是他的左膀右臂。

肖教授说:“真的,我就想知道你们这种天才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我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陈礼笑了笑:“你现在同意我让乔依之同学进咱们实验室了吧?”

肖教授说:“进进进,以后你要是忙了,我也可以负责教她那些基础知识。”

正好实验室有的研究生刚做完基础实验出来,就听到肖老师说这句,立马笑着问:“肖老师,教什么啊?咱们实验室还有谁基本功不扎实的?”

他们实验室大家关系都很融洽,陈礼说:“我新收的学生。”

陈礼不轻易收学生。这是清河大学所有人公认的。

他们读研的学生,虽然说挂名在陈礼教授实验室,但也是毕业论文由陈礼教授带一带,指导一下。

……好吧,实际上大部分还是由陈礼教授的博士生和博士后带的。

而他的博士生,才算是真正能叫陈礼师父的人。

到现在,算上之前毕业的学生,陈礼教授一共才带过四个博士。

按理说,这么多年来一共才带出四个博士,其实并不符合教授评职称的标准。

但对于特殊人才,自然也有特殊规定。

——陈礼教授带出的一个博士都能顶别人十几个,那几位都是现在青年科学家的中坚力量。

再加上陈礼自己也是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会对他放宽规定的。

因此,能被陈礼称呼为‘学生’,自然都是顶顶厉害的。

就算现在不是,以后也肯定是。

那位研究生听到这话直接就愣住了,出了教学楼,被冷风一吹才清醒过来,立马说:“陈工要收学生了?恭喜陈工!那位师兄或者师姐一定很优秀了。”

肖教授语气里满满的羡慕:“可不是?优秀的不行,天分简直没得说。就是年纪有点小,不过年纪小也好,未来的成就肯定不会小,说不定很快就能超过我。”

研究生都震惊了。

要知道,肖教授虽然稍微逊色陈教授一点,但也是学校的王牌教授之一。

毕竟,能跟得上陈礼教授思路,跟他联手做实验写分析报告的……也没几个人了。

可肖教授居然这么说,那、那……

研究生都不敢想了。

陈礼摆摆手,说:“现在说这些还太早,别太捧着小孩子,她年纪小,现在捧这么高心态就容易飘。等她来了咱们实验室,咱们就正常表现,老肖。等明天我跟她面谈一下……”

陈礼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来,这位学生好像还没给自己回信?!

登时,他就有点不淡定了。

像他们这种知名教授,想来读博的、做博士后的学生根本不会少,所以他们也就有了一群……备胎。

然后诸位大佬们会从备胎里择优录取。

但其实,这个‘备胎’是双向的,学生们也会给一堆老师发邮件发简历,肯定挑那些研究方向跟自己兴趣方向一致的老师,最后还得综合评判一下各个老师的知名度,再做选择。

陈礼突然说:“学生礼拜天给我发的邮件,现在都礼拜二了我才看到给她回复,会不会她已经被别的教授抢走了?”

肖教授:“……”

一直感觉自己在做梦的研究生:“……”

肖教授想,别的学生他可能敢打包票说学生肯定选他陈礼。

但这位乔依之……别说,还真的有这种可能。

那可真是一块香饽饽,投哪儿哪儿要的那种!

单单就华国来说,就不仅仅他们清河一所顶尖大学,还有京山、宁深这两个呢。

再说了,科院、科大这些主要的研究机构,里面也有顶尖大佬啊。

更不要说国外那么多世界知名院校和数学界顶尖大佬了。

陈礼教授跟老肖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来一个字——悬。

对于他们这些老师来说,抢好学生,不仅仅是想要亲手培养出来一个学者。

更重要的是,在实验室里,大家亦师亦友,可以共同研发一些新的专利。前几天国外刚传回来消息说一位31岁的博士跟其导师合作研发出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剂,且不说发了多少论文,专利费就一亿美金往上走。

这简直就是互利双赢的存在。

同时也是教博士和教本硕的巨大区别。因为,博士更多的不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自己研发那些那些尖端知识。

也正是因为这样,陈礼才很想把乔依之留下来。毕竟乔依之写的那串假设、逆推,对他的科研项目有很大帮助。

陈礼是想要把乔依之培养成可以与自己比肩的存在。

旁边那位研究生同学就目瞪口呆的看着陈礼老师又回实验室去了。

“我先去联系上这位同学再说,不然我今晚可能睡不着。”

“!!!”研究生抓狂的想,那到底是何方神圣!

-

乔依之这边,给陈礼教授的回信刚写了一个开头,就被叫下楼吃饭。

不过她却是也饿了。现在身体这样子,一日三餐一定得定时定点的吃,不能再给身体添加任何负担。

下楼前,乔依之看了一眼自己的能量剩余。

7%。

乔依之:“……”真的很想爆粗口了。

这能量怎么就消耗得这么快?

她赶紧把黑科技关掉,现在多打开一秒就浪费一点能源,在可以自由去做实验给黑科技充能之前,一定得一省再省。

乔依之仔细一想,之前那种很轻微的疼痛,黑科技修复起来,她一点感觉都没有。

现在,心脏是真的坚持不下去了,但因为有黑科技在,所以她这个人还没有倒下,还没有到要进手术室的地步。

可就算这样,她却能清晰地感知到心脏的一点点跳动。

她感慨:“幸好当年加了一个无痛设施上去,不然现在真的挺不住。”

不过她现在也知道为什么现在自己心脏修复要这么多能量,因为她在青春期啊,身体在发育,个子在长高,身体里的每一个器官都在趋于成熟。

身体需要供的血多了,心脏的压力也就更大,自然也崩溃的更快、更多次。

也正是因为心脏抽痛发作起来太没有规律,乔依之现在甚至连7%的能量能坚持救自己到几时都不太清楚。

乔依之直接做了一个planb打算。

加入陈礼教授只是想跟自己见见面,不邀请自己进实验室的话,那她就央求父亲把自己‘塞进去’。

必要的时候,她真的不介意动用非常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