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噱头十足(2 / 2)

长安好 非10 969 字 8个月前

要么则是太过枯燥冗赘,情绪没能调动上来,倒是将她的瞌睡给勾上来了。

她抱着好学钻研之心,尚且看得呵欠连天,更何况是其他不相干之人呢?

常岁宁总结了一番后,得出结论,在这檄文满天飞的乱世之中,要想要写出一篇火爆的好檄文,首要的,便是噱头二字。

所以,她才斗胆“代天下人”。

她可是代了天下人,谁还不是个天下人了?单是听了这名头,甭管是抱有好奇还是挑刺之心,都想找来看看,如此,便将受众先网住了。

有了个好噱头,将人吸引了进来,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还需要言之有物,有扎实而吸睛的内容。

于是,常岁宁找来了身份处境不同的百名江南人士,官员富绅,商贾小贩,饥苦流民及文人墨客,以他们口中的徐正业,作为参考。

他们不正是切身见证经历了徐正业“匡复之举”的“天下人”吗?

此一篇《代天下人讨徐贼檄文》,仍在各处飞快地传阅着,乃至传出了江南之地。

上曰,【徐正业所过之处,民不聊生,强征抢掠之下,方有骆观临口中的“仓储之积靡穷”,野心大业之下,所积累累白骨,皆为无辜百姓尔。】

【此等残暴不仁,滥杀无辜,草菅人命,下窃于民,上窃于国之贼,怎堪配提及“匡复正道”四字?】

又细数徐正业罪状,虽略有夸大之辞,但皆基于事实而言。

数百字间,即可见得一名手段阴险毒辣,所行表里不一而野心勃勃的无耻小人跃然纸上。

末了之言,更是极具煽动力,声称徐正业撒下了弥天大谎,其匡复之心是假,诓骗世人是真。

并列出诸多证据,其中便包括【徐正业集兵固守扬州江宁,皆因传言江都金陵之地有王气,其欲于江都自立为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人皆诛之】。

随之加以挑拨……不,呼吁,呼吁与徐正业同行者,当及时醒悟,此时回头为时未晚,如若执意与贼子同行,甘愿遭贼人利用,则自取灭亡之日将至。

彼时,常岁宁写至此处,仍觉得缺少了点什么更有噱头的东西作为收尾。

苦思之下,一名姓吕的秀才在旁提醒:“……还当趁机壮大常娘子之名,以固人心。”

常岁宁思索着眨了下眼睛:“如何壮大?”

自然是自夸。

但自己夸自己,总归有些难为情,于是顺理成章广纳他人之见。

吕姓秀才揖手:“既是代天下人,便当遵从天下人之言——现如今谁人不知常娘子乃将星转世?”

“……”一同被寻来的其他文人纷纷朝他看去,趁机拍马屁是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长安好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长安好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