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 宋大人是不是想拜师了?(2 / 2)

长安好 非10 982 字 8个月前

“……”那几名官员的神情比吞了一百只苍蝇还难看。

一个远在江都的宁远将军便已经十足膈应人了,眼前竟还有个帮着一起膈应他们的!

“只要”能保得江南之地安然无恙?

有一个老实人压低声音,忿忿问魏叔易:“魏侍郎说这话,难道是不知晓现如今的江南是何处境吗?这又岂是一人之力可以作保的?”

魏叔易的神情略郑重两分,声音也高了些:“诸位大人当知,正因如今江南处境堪忧,才更需要能者居之……而非是既想占下要职,却又不敢担责的摆设。”

有官员道:“可‘能者’之能,并非是凭大话堆出来的!”

“七十三日杀徐正业,起先诸位大人也认定那是大话,不是吗?”魏叔易道:“而无论此番宁远将军究竟是否在说大话,此时她的名号本身已是一种威慑——无论这威慑大小,却都是当下其他人做不到、也替代不了的,此乃摆在眼前的事实。”

“大局当前,诸位大人既非那等趁机谋利之辈,又何必执意针对一个女郎因行事不便而被迫使出的小小心思手段,因此生出成见,从而罔顾她能为国朝大局带来的真正益处呢?”

听到此处,有真正顾全大局的官员拧眉深思,一时不语。

很快,魏叔易出列,从时局利弊出发,主张应允此事。

当一件事的反对之声太甚,而帝王不曾表态时,作为天子近臣,他便需要发出不同的声音,从中谋求平衡。

但他此时所言,却也是发自内心。

另有褚太傅在,太傅虽从不结党,但门生太多也是个烦恼,许多官员认真思索后,便也相对委婉地表示“时局特殊,便不可一味拘泥于常态”、“使宁远将军为江都刺史之事,值得仔细商榷”。

也有许多人仍持反对之言,但只是在反对,一时却不曾推举出具体人选……有那膈应之言在先,谁不得先掂量掂量?

看着那些心思各异的臣子们,圣册帝最后道:“诸卿之言各有道理,此事关乎江南安稳,朕会仔细权衡思量。”

未有得到帝王明确的表态,那些反对的官员虽心有不满,却也只能应“是”。

下朝之际,不少官员的脸色都不太好看,但更值得他们生气的还在后头——

历来,女子堂而皇之的表露出想要实权的野心,在世俗及大多数男子眼中总是大忌,此一点,纵是当朝帝王是女子之身,却也未能完全改变。反而在许多私心里反对女帝当权、并从未放弃过让女帝还权于太子的官员眼中,女子要权,这四个字,实在是个不祥的兆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长安好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长安好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