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论功行赏(1 / 1)

超级能源强国 志鸟村 1524 字 2023-01-10

1993年的西方观察家,普遍看好苏联解体以后,各国易帜的成果。来自西方的国家观察员们虽然没有期望看到欧美数百年的民选政治,但总是报有“至少过得去吧”的幻想。年轻的阿塞拜疆的人民,以及阿利耶夫给他们上了一课。如果参加大选的候选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谁又在乎当选人是谁?阿利耶夫和侯赛因诺夫能有多大的区别?此时的政治评论家都说不清楚。首都巴库的民众,也许会因为极高的政治参与热情,以及西方媒体的渗透而积极参与选举,身在其他地区的阿塞拜疆人,在乎大选的就不多了。如西基这样的城市,它和哪个候选人都没有地域血缘关系,城市居民也就没有一定要投票的欲望。倒是一顿不错的晚餐,很值得品尝。亨克尔等人不能干扰选举,只能举起照相机和硕大的摄像机,拍摄和采访当地居民。不一会儿,投票站内有人出来,要赶他们走。气势汹汹的阿塞拜疆人并没有吓倒亨克尔,他在几名的同伴的保护下,扬声用俄语道:“我们是选举观察员,我们有记录和拍摄的权力……”投票站出来的家伙五大三粗,不耐烦的道:“吃饭拍什么,站远一点!”“你们这是舞弊。”“什么?”投票站里的工作人员露出不解的神情。亨克尔见他是真的不明白,顿时有了希望,忙道:“吃饭,你们请选民吃饭是不对的,这是选举舞弊。”“作弊了?”“作弊了。”“怎么作弊了?”投票站的汉子瞬间将话又给绕了出来。充满希望的亨克尔愣了半晌,放下手中的照相机,认真的道:“大选期间,很多选民的选择是不确定的。这种时候,最重要的是维持公正公平……”“那和吃饭有什么关系?”“你们给选民吃饭,这有用食物贿赂他们的嫌疑。”“你的意思是说,让大家走这么远过来,不给饭吃,等天黑了就赶回去?”亨克尔绝对没有想过此事,犹豫着道:“让他们自己付钱买食物是可以的,免费的晚餐,不合适。”投票站的大汉哈哈大笑,指着亨克尔,像是指着动物园里的白毛大熊猫似的,用快节奏的俄语,霹雳啪噼的道:“城市里的饭菜比家里的贵那么多,大家如果不是为了来投票,又怎么需要来这里吃饭。再说了,为了投票花那么多钱,给大家吃顿饭怎么了。”“只有投票给阿利耶夫的人才能在此免费吃饭吧?这不就是贿选!”“出钱买饭的人这样说,我们不管的。”“你们不是负责投票站吗?”“我们都是临时工。”投票站的大汉骄傲的道:“我们是各市选出来的,投票结束了,我就回家去了。”大汉有问必答,但没有一句是国家观察员们想听的。吃饱穿暖的亨克尔,哪里能跟得上阿塞拜疆人的思维模式。苏城却是笑的发颤。他早知道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别说是1993年的阿塞拜疆了,再过十多年的俄罗斯,照样有十万人级的游行示威,要求惩治选举[***]。至于阿利耶夫父子能够掌握这个国家十多年乃至数十年,选举总不可能像是欧美国家那样。韩成航和郑部长也是一阵无语。如果是个中国官员,不知道山村小镇的穷困,还可以被冠上不知民情的帽子。但轮到美帝国主义官员的时候,不理解欠发达国家的贫困,那就太正常不过了。大部分欧美国家的先生女士们,对世界其他国家都是不甚关心的,有关心的,感觉也是两极分化的。亨克尔这些人虽然正常一点,那也摸不准阿塞拜疆人的脉搏。投票站的汉子早就不耐烦了,见他们不吭声了,就如同赶苍蝇似的甩手,道:“快点走吧,你们这么多人围在这里,影响投票。”“我们影响投票?”一名红毛的北欧女尖叫的站出来,嘴角歪斜,看起来气的不轻。。对方用显而易见的眼神望着他,指指周围的电子器械,说道:“你们到处拍照,谁来投票,甚至投给谁,不都泄漏了?他们万一被报复了怎么办?”“报复?怎么会?”好些年没有经历战争的北欧人,对复仇这个行当也不熟悉了。苏城在后面,轻声用英语道:“侯赛因诺夫还掌控着军队呢。”以阿塞拜疆目前的局势,军政斧是极难活下去的,这也是侯赛因诺夫没有直接上台的原因,他没有能力同时承受军饷和政斧开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侯赛因诺夫没有武力推翻大选的能力。在阿塞拜疆的三方势力中,侯赛因诺夫是唯一一个有资格掀桌子的人。会不会做是一回事,能不能是另一回事。若说选民对此有所疑惑,那并不奇怪。国际观察团的成员果然不好肆无忌惮的乱照相了,投票站慢慢的回归正常。人们依旧吃着免费的晚餐,给阿利耶夫投票。**斗士们望着眼前的情景欲哭无泪。良久,韩成航低声问道:“做的这么明显,侯赛因诺夫和马梅多夫不会反对吗?”苏城简单的道:“鞭长莫及。”“这里离巴库还是很近吧。”“所以这投票站还是比较守规矩的。”苏城的话让韩成航好一阵愕然。他真的很想问不守规矩的投票站是什么样的,终究是忍住了。做官要难得糊涂,做外交官是糊涂到家比较好。回去的路上,大家都变的沉默许多。韩成航围着苏城,有话没话的聊着天,对郑部长便显的冷淡了。经过今天的观察,再不能判断阿利耶夫要上台的事实,他的水平就太差了。郑部长也意识到了此点,脸色阴沉的不知在想什么。亨克尔等人奋笔疾书,准备向上报告。然而,总统大选的计票工作并未受到观察员们的影响,毫不停留的按时开始了。这仍然是极具技巧姓的工作,猫腻数不胜数。几乎所有的民选国家,都曾经出现过要求重新计票的纠纷,美国最高法院不止一次的裁决过选举计票结果。在新的“**国家”,出现纠纷的可能姓就更大了。所有参与此事的人精神紧张的开始了工作,一箱箱的选票被倾倒在桌面上,由人工计数和记录。所有的场景看起来都没错,除了参与的人。当一群阿塞拜疆人想要作弊的时候,几个外国人是看管不住的。重复计票,漏票只是一个开始,直接修改数字等情况也免不了发生。当然,这次不仅是阿利耶夫在作弊,马梅多夫和侯赛因诺夫也在作弊。这同样是一场比赛,只是没有看起来那么光明正大。最后一天,局势开始变的紧张起来。侯赛因诺夫掌握的军队,终究是令人畏惧的存在。而西方社会更加担心民选政斧变成军政斧,大使们穿梭来往,警告侯赛因诺夫不要使用武力,也警告阿利耶夫不要利用民众。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好容易熬到了晚上,计票工作正式完成。侯赛因诺夫、阿利耶夫和马梅多夫,与他们妻子、部下坐在台下,等待着开盅的刹那。所有人都紧张的盯着主持人。苏城等人亦是如此。大家就像是作弊的赌客,即使明知道盅下的骰子点数,也会在开盅的时刻紧张。须臾。一个信封递到了主持人手中。他打开,阅读,确认,再阅读以后,举起话筒,喊道:“阿塞拜疆总统是……”稍作停顿,主持人再次提高了音量:“是……盖达尔?阿利耶维奇?阿利耶夫!”欢呼声骤起。苏城不懂俄语,但他熟悉“阿利耶夫”的读音,也狠狠的甩起胳膊,站了起来。王观等大华人,更是激动的叫出声。阿利耶夫笑的像是个圣诞老人似的。他没有立刻走上高台,而是与侯赛因诺夫站在一起,轻声的说着什么。两人早前就有沟通,侯赛因诺夫对于这项结果,其实也有所预料。他没有露出明显的失望的神情,简单的几句话后,却是与阿利耶夫挽着手,一同走向了高台。在场的欧美人的眼神顿时亮了起来,包括亨克尔在内,都拼命的鼓掌。在西方选举中,选举胜利固然重要,败选者承认失败同样重要。可以说,一场选举的结束,应当以败选者的演讲,而非胜选者的演讲为标志。这也是失败的**国家最缺乏的特质。韩成航也不禁赞道:“侯赛因诺夫拿的起,放的下,是个军人。”“总不会亏待他。”苏城说的很小声。侯赛因诺夫早就得得到了总理的承诺,只是比总统低一级的位置,也是很有诱惑力了。不过,侯赛因诺夫和阿利耶夫迟早要分道扬镳,这也是阿塞拜疆注定的。韩成航则好奇问:“论功行赏的话,苏董会得到什么位置?”苏城微微摇头,他还真的说不清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