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替身成正主30(1 / 2)

经科举舞弊案之后, 又一件大新闻引爆了整个京城。

那个写了《琴律的三种境界》,和写了《围棋二十四残卷》,以及写了《书香》, 《画韵》等等等等杰出作品的大家,居然是同一人?

这也就算了,这些都是比较高雅的东西,虽然刊登在报纸上,让他们这些普通人都能读一读, 但看的懂的, 还是那些读书人, 老百姓感触不深。

可让他们代入感十分强的是,那个开创了穿越题材《异世录》的作者, 和那个写缠绵爱情的匪君子, 以及那个画儿童绘本的, 居然也是同一人。

而他们,统统都是安王殿下!

安王啊,身为京城的居民, 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安王。

几乎每隔几个月半年的, 安王就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他们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和安王夫妇脱不了关系。

比如那水泥修缮的房子,比如那做饭的煤球,比如穿的棉布,比如那千奇百怪的吃食。

小孩子出生,他们会联想到安王夫妇建立的妇幼儿医院, 孩子上学, 他们会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安王资助的学院。孩子长大要工作了, 安王的工厂就是最好的去处,工资高福利好,还能备受羡慕。

所以说,如果京城还有一个人不知道安王,那他一定是听不懂汉语的番邦人。

不,番邦人才不会不知道呢,他们最好的合作伙伴,就是安王旗下的商队啊!

就是这样一个,每时每刻给京城的百姓带来新事物的人,活在每个百姓心里的人,现在告诉他们,他还多才多艺,才华横溢,才华盖世。

就......好像并没有什么可意外的。

惊喜吗?惊喜!

奇怪吗?不奇怪!

虽然大家都说,这些新奇的东西都是安王妃发明的,和安王的关系不大,可相信的没几个人,毕竟真正见过的人少。

出于对女子的一贯偏见,他们都觉得,这一定是安王的创意,只是安王生病动弹不得,于是一直让安王妃做了。

这样的想法根深蒂固,上到皇帝,下到平民乞丐,没有一个人觉得不对。

可是现在告诉他们,不是的,那些真的是安王妃的主意,而安王,是那个惊才绝艳的大才子,是那个在报纸上写了无数文章,备受赞誉的大作家。

好像......也没什么让人意外的。

京城的百姓就那么轻而易举的接受了,并提出一些观点来佐证自己的话。

“我早就说过,王爷是受大儒们教导长大的,才华不止于此,看,我说对了吧,王爷果真厉害,才不是痴迷奇淫巧技之人。”

“你什么时候说过这话,我怎么不知道?反倒是我,觉得以王妃这样聪明的大脑,也只有王爷这样的才子,才与之匹配。”

“呵,你当初还说安王是个妻管严,安王妃是个母老虎呢。”

“胡说,我什么时候说过这种话,安王这么厉害,这么有才华,怎么可能是个妻管严,你不要污蔑于我。”

“......”

这样的言论,在京城各地随处可见,上到贵族的宴会,下到市井的茶楼酒楼,每个人都在谈论那惊才绝艳的安王,每个人都在赞叹他和安王妃的绝配。

一夕之间,安西,以及历云芊都出名了,以一种惊艳京城,甚至整个大楚国的方式。

你可以不知道当今皇帝是谁,也可以不知道皇帝有几个皇子,但你不能不知道安王,以及他的妻子安王妃。

这样的名满天下,可偏偏最该忌惮的那些人,都没生出多少阻挠的心思,包括皇帝,包括众皇子们。

八皇子在实施这个计划的时候,兴德帝和几位皇子通过放在八皇子府的奸细都知道了。

他们一想,对啊,有了李煜那样的例子在,还有谁会支持才子上位,不怕灭国吗?

所以他们不约而同的,都赞成了八皇子的计划,并在后面插了一脚,让流言越传越广,越传越激烈,甚至到了引爆京城的地步。

每个人都在谈论安西,而安西,也在和历云芊谈论这则流言的事。

“这消息传的这么广,所有人都觉得你不适合当皇帝,那谁还会支持你?”历云芊不解,她知道张士德是安西的人,这么做肯定是受安西指示。

安西笑笑,“可我不是真百无一用的书生,即使我真是李后主,你也不是周后啊。我的底牌是你,随着我们的名声越传越远,你做出的那些产品才会被所有人知道。而当他们知道这些都是你做出来的,是你给他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你觉得他们还会反对吗?老百姓可不知道李煜,他们只知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