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水不脏人(1 / 2)

柱子家和刘婆婆就是前后院,所以烦了跑了没几步,就进了刘婆婆的院子。

翠儿自从认识了咚妹儿他们几个之后,因为有人陪着练习说话,大家一起游戏玩耍,所以她的说话能力,其实进步了很多的,也早就不尿床了。

如今也是十几岁的大姑娘了,要是她静静站在那里不说话,不知道的人,会觉得这是一个很体面好看的姑娘。

可她说话还是有些慢,就会不自觉的,让和她对话的人,感觉她的思维也是慢的。

这都是假象。

翠儿的心里,灵透的很呢。

咚妹儿是翠儿唯一的闺蜜,她是最了解翠儿的心思的。

咚妹儿和翠儿处得越久,她就越觉得翠儿是个聪明的姑娘。

有时候,在听完咚妹儿说船上客人的趣事儿之后,翠儿会慢慢吞吞的,说出一个很有见地的观点。

不同于五嫂的老道,烦了的书生气,或是墩子的憨厚义气,翠儿的想法和观点,往往非常与众不同,也很有道理,让咚妹儿非常佩服。

后来,两个女孩玩的熟了,彼此都有了很深的了解,咚妹儿竟然看一眼翠儿的表情,就知道她想说什么,或者是翠儿刚开口说了几个字儿,她就知道翠儿接下来想说什么。

咚妹儿索性就一下子把翠儿要说的话,一股脑的都给快速讲出来,然后再嘿嘿笑着问翠儿,“咋样,翠儿你想说的,是这个意思不?”

翠儿就笑着点点头,咚妹儿这样猜着翠儿的意思说话,十次能猜对九次,所以刘婆婆很喜欢看咚妹儿左右都猜不上来的那一次。

往往这个时候最好玩,翠儿想说,咚妹儿不让。

咚妹儿猜了一个意思,不对;

又猜了另外一个意思,翠儿还是摇头,还是不对;

三四次过去了,烦了和墩子一般就开始起哄了,让咚妹儿不要再猜了,咚妹儿就会不太服气,又不得不消停下来,静静听翠儿说完。

有一次,咚妹儿说船上来了一个客人,一身的衣服崭新,连鞋底儿都干干净净的,从北岸往南岸去,上了船就吆五喝六的,可别看他吆喝的声音响,可说的都是糊涂话,没有一句说在点子上。他居然还让咚妹儿不要摇橹了,换成划桨,说是像划龙舟一样划桨,速度一定快很多,一天也能多送几趟客人,多赚一点儿。

船上的其他客人,听了就偷偷的笑,也不让咚妹儿打断他,都在憋着笑,想看着这个老外行卖弄出丑。

咚妹儿一边学,一边笑得趴在翠儿身上说:“翠儿,你是不知道,我当时真是憋笑都要憋死了,还要掌着船,可别提多费劲了,哈哈哈,把那个活宝送上岸,我干脆把橹交给我妈了,我是真划不动了,手都笑软了,哈哈哈哈!”

翠儿也跟着笑,可等大家都笑过了,她才慢慢说:“这人,也是……也是可怜人,头次出……出远门,要见有钱的……有钱的亲戚,一路上都在……都在给自己壮胆呢。壮胆……”

烦了觉得有道理,一想到咚妹儿说这人穿着崭新的衣服,连鞋子都是嘎嘎新的,可能这身行头,就是为了出这个门才置办的,又是去南岸,可见是去高攀亲戚去了。

这么生疏,多年不见,这回却突然要去见人家,肯定是有事儿要求人了,可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和比自家门楣高的亲戚相处,就一路都在吆五喝六的,给自己壮胆色。

其实这人外厉内荏,不过是个久不出门的可怜虫罢了。

烦了当时就觉得,翠儿分析事情入木三分,可能是她常年自己琢磨事情,少有人和她说话,也就没人打断她的思路,自然就想的深一点。

这样的心智,也是很多正常健全人,所不能及的。

刘婆婆如今,年纪真的很大了,她已经不再去南岸做活了。可她之前在孙府,也是尽职尽责的做了好几年洒扫的工作,所以老人家归家养老之后,孙府也每个月都会送些津贴过来,虽然不多,可足够她们祖孙二人过活的。

柱子哥俩也时不时送些东西过来,她们二人相依为命,老的不必在出去做活儿,小的渐渐也能做些家务了,也是过得其乐融融。

之前,刘婆婆一直做家里浆洗的活儿,现在她岁数大了,两只手没有力气了,也拧不动衣服,扯不起浆糊了,这些事儿如今,都渐渐落到了翠儿头上。

翠儿跟着刘婆婆,终日耳濡目染,浆洗的门道都懂的,人也和老人家一样,极为爱好干净,可她就是做事儿慢,非常非常慢,很多刘婆婆一会儿就做完的事儿,翠儿能一干好半天。

刘婆婆在一旁看着,心里急得不行不行的,可她强忍着,不上手去帮忙去。

因为刘婆婆太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了,她已经很老很衰弱了,大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要是翠儿学不会自己做这些事儿,她走了之后,也不会有人教她了,那就更糟了。

烦了跑进刘婆婆家院子的时候,发现院子里没人,他再往里走,发现翠儿蹲在灶台边吹火呢。

刘婆婆每天早晨醒来,习惯喝上一碗鸡蛋水,加点蜂蜜,放几小块碎干饼。做起来不麻烦,生火烧上一锅水,把鸡蛋打散在里面,剩下的东西都是现成的。这东西口味不重,营养均衡,还顶饿。

之前刘婆婆要出去做工,一上午的活计,都做好了,太阳到了头顶,才能吃上下一顿,都指着这碗鸡蛋水顶着呢。如今虽然刘婆婆不出去做工了,可早晨吃这碗饮食的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

原来是刘婆婆做,现在是翠儿生火自己做,刘婆婆窝在被窝里,多睡一会儿。

烦了一进屋,先把翠儿从锅底坑拉起来,急吼吼的说:“翠儿,咱不做饭了啊,赶紧把婆婆也喊起来,跟我走!要发大水了,这地儿住不得了!”

刘婆婆刚起,头还没梳好呢,她如今手脚慢了,之前的铁卡子扣眼太小太细,她已经不用了。

如今她用一块粗布蓝头巾,将头发一包,顺便连白发都遮住了,也不错。

就是翠儿刚开始老笑,说是太婆像个水上妇人,也带蓝头巾,就差去撑船了。

在翠儿心里,水上人和陆上人没什么两样,就是住的地方不在一处罢了。

她最好的朋友,就是疍家的妹子呀。

咚妹儿人可好了,长得好看,性格也好,还老招笑儿。

烦了这边说完,刘婆婆听到外屋的声音,扎好头巾就出来了。

烦了一见婆婆一见起来了,觉得又省出来不少时间,就说:“婆婆,你起来了,正好,咱们带着翠儿赶紧往后山去吧,柱子和墩子他们已经通知大家发大水的事儿了,这会儿应该已经带着人往山上走了,咱们也赶紧走啊!”

“啥,要发水?怎么这么些年不发水,今年又要发水呢?”刘婆婆一时半会的,还转不过来。

“婆婆,来不及解释了,这算半是天灾半是人祸吧。等咱们都安全上山了,我再和你细说哈!”烦了拉着刘婆婆,一心就想带着她赶紧走。

翠儿在一旁看着,有些被吓着了,不知所措的搓着手。

在她十几年的生命中,还没有应对洪水的经验,看着烦了焦急的拉扯着太婆,她知道这事儿肯定是极为严重的,可到底该怎么办呢?

太婆年纪大了,带着她往山上走?老人家的身体能受得了么?

“婆婆,别愣神了,翠儿还等你说话呢,你不答应,翠儿她害怕也不敢走啊!”烦了催促着。

“哦哦,发大水,上回发大水,还是六十年前,那水啊,白茫茫的,汪洋一片望不见边儿,咱们现在住的这个地方,已经都成了大河了,我那时候,比翠儿现在大不了几岁,跟着爹妈逃难,水把房子都冲了,也没个地方住,在外面风餐露宿啊,别提多苦了,唉,怎么这大水又来了呢,不是说河道都治理好了么?唉。”刘婆婆虽然在碎碎念的抱怨,倒是起身准备走了。

她做事还是很有章法的,先从水缸舀了一大瓢水,浇灭了灶底的火,然后拿过一块盖锅碗瓢盆的干净白布,把干饼都倒进去,包好,挂在翠儿身上,最后,领着翠儿出了门,把身后一道道门都锁好了,钥匙收好,放进翠儿的衣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