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召见(1 / 1)

顾瑶的话让陆景之的瞳孔猛然震颤。他是商户出身,所以比这朝中的大部分官员都要清楚石炭的重要性。变成要打造铠甲和兵器需要石炭,各个官窑制作陶器需要石炭,就是首饰铺子打制首饰也需要用到石炭。若是大楚能再发现一两处石炭矿藏,这太平盛世都能再有所飞跃。陆景之反手扣上顾瑶的手,他侧过身努力压着有些翻涌的情绪,认真的一字一顿的问道。“瑶儿,这个传言你从哪里听来的?这个传言……可信吗?”顾瑶站在他身后,俯着身子,下巴搭在他肩头。他问得认真她也认真的想了下,这才回到:“我也忘了是在哪里听到的这个传言,至于真假……我觉得是真的,景之,你要不要考虑日后去工部?”她这段时间一直在考虑自己的首富之路该怎么走。她脑中有无数的想法和赚钱的法子,但不论哪一个实现起来都有些难。这个时空的,嗯,生产力太落后了。想要将南北方的货物互通,赚取中间的差价,路途遥远,路又很是难走。若是北方的皮货南方的茶叶倒是还好,可若是南北方的农贸特产,想要互通那就是天方夜谭。顾瑶这段时间就在仔细回忆水泥的制作办法,也想了玻璃的烧制过程。这些都是她从前查过的信息,虽然间隔了一两年时间,但仔细回忆还能回忆得七七八八。只是这些方子她需要稳妥的交出去,而一旦水泥和玻璃可以烧制出来,那主持这两件事的人绝对可以立大功。明摆着的好处她当然不能白白便宜了其他人,而一旦水泥能烧制出来,开始修建南北路,她的一些想法就可以慢慢实现了。当然,有石炭的好处还远不止这些。她说得认真,尤其是那句问陆景之是否愿意去工部,让他的心随之震颤。他有心想要探究她这番话到底是什么含义,但看着她眼中的期待,只紧紧攥了下她的手。“好啊,瑶儿想让我以后去工部,那我就想办法将自己挪进去。”工部在六部中位置很特殊,当然,在陆景之眼中除了户部和吏部,礼部、刑部还有兵部都带着独特性,只工部更特殊一点。翰林院的那些老翰林们,如果能从翰林院出来,首选的去向几乎都是吏部和户部。毕竟这些年里,内阁首辅都是这两部的尚书。他若是一心进工部,除了自己老师那里,旁的阻力一定不会有,也许有人在得知她要进工部后还会努力推上一把。“这事不急,你不是要在翰林院至少呆三年时间,时间还长,咱们慢慢打算就是。”顾瑶直起身子继续给他一缕缕擦着头发,她似是说完这番话就满不在意的丢开,可陆景之心中却是生出了无数念头。石炭啊,若是这道消息是真的,那他又如何能安心的在翰林院呆上三年。第二日清晨,顾瑶睡得还沉,陆景之轻手轻脚的起身,出门上差去了。点卯点卯,卯时之前可是要到翰林院的。他同邱成志一起销了假,开始了一整日的忙碌。只刚在差房中用完午饭,宫中就传来,传他同另一位老翰林一同进宫为皇帝讲书。这原本是另一人的名额,被他刚一回来就将人顶替了下去。他同那位老翰林出门时,被他顶替的那人还在用阴测测的目光盯着他。他跟在老翰林身后,心中已是猜到自己老师为何刚为皇帝讲了几次书就开始称病。这是……夺了这些老翰林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了啊。自己的老师刚刚称病将机会重新推出来,结果就被他得了来。他意味深长的看着走在前方的田木林,这人怕是对他们师生二人同样有着不小的意见。不过,有意见就有着,他会被皇帝召见这是他和老师的本事,他们若是同样有手段用出来就是了。进了宫一路疾行到文华殿,陆景之看着大殿上方的匾额,眸光愈发意味深长。他老师可就是封的文华殿大学士。田木林察觉到他在看上方的匾额,也顺势看去。看到文华殿三个字,顿时微微变了面色。他一甩衣袖,跟在王公公的身后先一步进了大殿。皇帝正在批阅奏折,面色有些凝重,见到他们二人进来也只是淡淡的在二人身上扫过,随即就收回视线。陆景之进殿后便眼观鼻鼻观心的垂眸等着皇帝指示,他前方的田木林因着常来也极有眼色,虽然心中还有刚刚在殿外时的不快,可面色却是已经变了回来。书房中极为安静,书案旁的香炉中袅袅香线随风升起。皇帝越看奏折越会心烦,最后烦躁的奏折啪的一声丢到一旁,这才看向下方站立的二人。“今天讲什么?”“回陛下,上次的《大学》还没有讲完。”田木林上前一步,抢在陆景之之前回了皇帝的提问。皇帝视线在他们二人身上扫过,感受着田木林的急切,陆景之的‘避让’,他淡淡嗯了声。“朕今日不想听这些,你们说些在家乡时的事吧,随便说些什么。”“这……”田木林有些迟疑,想说这不合规矩,可规矩就是皇帝定的,他纠结了片刻就立即说道。“是,陛下,臣的家乡在永平府,距离京城有近千里,那里……”他的声音带着浓浓的思念,说起家乡神色和软了几分,没了在殿外时隐隐的针锋相对。“陛下,臣家乡的腊肉腌得极好,味道也极好,若是有机会陛下一定要尝一尝。”“嗯,说得朕还真有几分饿了,倒是没想到田爱卿还是贪口腹之欲的。”皇帝这话明显是在打趣,可田木林还是瞬间就变了脸色,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显然贪图口腹之欲这份评价,在他看来是极糟糕的评价。他的突然下跪让皇帝面上的笑意瞬间收敛了几分,他没去理会田木林,只视线转向陆景之。“陆爱卿的家乡可是有什么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