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记忆重叠(1 / 1)

嫡女不淑 浅浅若素 1038 字 2023-01-16

大家心里也明白,如今留下来的许多老人,也是奔着沈清的名头而来,李姓,或者说是柔然,在大家心中不过是一道白痕,风一吹便过,无影无踪。要想将这笔财富据为已有,为己所用,也不是那样简单的,李胤尧从未想过从洛璃晚手中夺权,毕竟他与他的父亲都是战马上打江山,对于这些财富的概念不过是能买多少兵马粮草罢了。能有个不错的人替他们打点,哪怕从中贪墨不少去,他们也不会放在心上。然,现如今,局势一乱,沈清一去,整个摊子就迅速溃亡中,大家各有心思谋算,已经不如从前了。若没有洛璃晚,也势必要挑一个合适的人选出来,继承沈清衣钵,将所有生意财富打点起来才是正经。因而,李胤尧自来,便从未将洛璃晚当作敌人看待。因为之前一阵子往来消息传送的中断,以及再之前,温宿那边对洛璃晚大事小情的疏忽,导致现在大家眼前一片漆黑,完全不知该从何处下手。也许,李胤尧已经把所有打算暗藏心底,可他不说出来,大家也只好默不作声,下一步,该如何做,谁也不知道。至于上了轿撵出去的洛璃晚,现在也有些心慌意乱。上官澈派人来接她,那人尖细的嗓音与打扮,分明是内侍身份,可她透过轿子的帘子,看到的却不是通往东宫,甚至是皇宫的路,反而,路上风景越来越熟悉,是原来的祁山王旧府,在仁徽王登基为帝之后,王妃与上官澈尚且住了一段时间的宅邸,。这里,她是熟悉的。曾经的曾经,上官澈伤重,她被祁山王一道命令,送来王府,看他喝药,那个时候,他的姐姐上官冉尚在京中。那个女子,样貌清秀,双眸灵动,说不出的聪敏伶俐,若不是听着外人传她如何的博学多识,她自己可猜不到,不是说其名不副实,而是因着上官冉从来不自吹自擂,以才女自居,从不以博闻广记为自身长处,反而只把渊博的学识当作理所应当,却又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轻贱卑下者,不谄媚上位者。为慕容雪之事,洛璃晚也曾亲上门来,寻上官澈手谕出城,来去匆匆,得来的是上官澈的亲自相帮,若无他,恐怕如今她早已身死异地,恐怕慕容雪也只不过是难过几日吧?明月、明瑞,也被洛璃晚送到了上官澈府上,后来她又从上官澈这里爬墙而出……桩桩件件的事情,如今想来,全是各种滋味,叫人心上上下下的起伏不定。上官冉被掳走之后,竟然做了三皇子妃,不,应该说是崇英皇帝的皇后。这其中曲折,哪里是她这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人能揣摩的?况且,当日上官澈意气而动,竟然能追到北边朝廷,难道是因为上官冉与他说了什么?按兵不动这么久,一点都不像是上官澈的性格能做的事。洛璃晚想到这里,轻嗤一声,暗道:什么就不像是他能做的事儿了?难道你自己很了解他吗?心绪起伏,洛璃晚躲在黑暗的轿子里,窝了窝身子,莫名有些委屈——他说迎娶就迎娶,说不娶就不娶?这样霸道的人,可真叫人讨厌!轿子走的又轻又稳,外头跟着芳儿与小清儿看着路走的不对,大气都不敢出。小清儿从轿子一旁闪到了另一边儿,捉了芳儿的手臂,附耳问道:“怎么来的王府这边,不是去宫里吗?”“我怎知,不过这么晚了,太子是有什么事寻咱们家姑娘?我有些心惊胆战的。”小清儿扶着胸口,压低声音道:“我也是,上次小姐与太子爷吵得那样厉害……”芳儿看了看前头按部就班领路的内侍一眼,眨眨眼,对小清儿道:“别说了,去看看再说,还不知是为的什么事呢。”这一点点小动静,并未在这一路上有什么影响,经过几条街道,终于看见了王府大门。原本的潜龙之邸,如今却也荒废了下来。洛璃晚小了轿子之后,有些感叹蹉跎,当年来此之时,什么时候都是车水马龙,而她也鲜少走正门而入——正门是留给皇帝之尊才能过的,旁人也只是看了角门相迎,如今,王府不在,这正门前已经门庭冷落车马稀。外头有人候着,见轿子到了,上前一礼,什么别的话也没说,直接开了大门迎洛璃晚而入。院落里黑漆可怖,洛璃晚唏嘘,比当年的洛府还要冷清寂寥,灯亮的极少。内侍掌灯领路,路上没有多言语半句,如今到了门前,也只是说道:“太子如今尚在书房,洛姑娘可随我前去。”洛璃晚主仆不置可否,静默跟上。洛璃晚瞧着旧时的风景,在着月色里渐渐朦胧,与记忆中的重叠。“上官……太子他,最近都是在王府办公?”内侍顿了顿,似乎是在想该如何开口,言道:“是,东宫女眷甚多,所以太子殿下总喜欢在王府来转转。”这是隐晦地告知洛璃晚,上官澈来这边的缘由,怕不是什么甚多,而是极多吧?洛璃晚想到从前上官澈与她玩笑说过的话,他说,祁山王府不过是他们一家进京时候,偶尔会住的一处宅院,当初从丫鬟到小厮,多是旁人进奉,亦或者前朝皇帝的赏赐,不好推辞,便全留了下来。不只是丫鬟小厮,听闻,当年在西南属地,祁山王也获奉许多侧妃庶妃,满院子莺莺燕燕,作为其子的上官澈也没好到哪里去,听闻,都已经单独辟出一处园子来,专门养活这群妾侍。现在,上官澈父子身份已经比旧时还要显赫,当初那一批,能留的不能留得,不知宫里还有多少,反正,各路官宦所赠送,为稳定朝局,大抵也不会推辞太过吧?!看看,连上官澈都比挤到了当年的旧院子办公,可想而知,那群女子,可有多英勇。“太子既然常来,那为何不修葺下院落?这里已然荒败了,连听候调遣的人也少吧,何不多点上几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