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征战几人回(1 / 1)

元庆十年的春天,曲长靖灭西戎大军的支队,同时歼灭和西戎联合为其让道的国家。捷报传到京城,凝泽龙颜大悦,举办庆功宴上下庆祝。孟鸢清于燕猛关驻守,苦战西戎大军,同年燕猛关爆发疫情,感染迅速。随后歼灭敌军和敌国的曲长靖带兵支援燕猛,同时下令边关至玉阳关全部禁严,百姓迁移。几个月的苦战下来,孟鸢清整个人瘦了一圈下来,幸好曲长靖及时歼灭敌军来支援,否则疫情这样蔓延下去,燕猛城破是早晚的事。孟鸢清带来了一些药王的医书然后治疗那些感染疫情的士兵。真的不知道藏云是弄来了什么药物,这个疫情真的蔓延得很快,边关一时间人人自危,更有人成群结队游行威逼要求和西戎求和,让他们交出解药来。孟鸢清苦笑,看样子这么多年下来,藏云不仅研究出了药王遗留下的毒药,还深谙了药王对人心的掌控能力。同年夏天,燕猛又开始感染伤病,受伤的士兵的伤口久治不愈,而且溃烂现象往往会越来越严重,大燕对药材的需求暴涨。燕猛西戎边境本来盛产药材,可是打仗之后这儿便不能再采药材了,所需药材只能从还是安全的青天湖一带还有南宁郡一带采摘。南宁到燕猛时间漫长。西戎这是想要用这种方式拖垮大燕的边境防守。曲长靖也受了很严重的伤,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也中了西戎的腐药。没想到,还以为西戎是临时起意,其实他们已经筹备了很多很多年,西戎制定的计划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详细乃至可怕。“这段日子你好好休养吧,不要上阵了。”孟鸢清一边给他上药一边道。“我不能不在。”曲长靖道。兵临城下,将帅怎么不在场呢。“你伤到了筋骨需要休养,否则会留下很大的后遗症的。”孟鸢清道,“你也不希望这会是你最后的战场了吧。”曲长靖却一笑,这笑容好似漠漠沙河中的一抹灿阳。“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这会是大燕最后的一场战役,从此再无硝烟。”曲长靖身为武将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可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孟鸢清道,“他们是永远不会放弃攻打大燕的。”曲长靖笑道:“但我们兴许能用几年的磨砺风霜换来几十年的太平长安。”孟鸢清给曲长靖包好伤口:“你想歼灭西戎?”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西戎的国土跟大燕比自然不算大,但是比别的国还是要大一点的,而且他们的地理位置有些特殊,有些难啊。曲长靖是很难彻底歼灭西戎,但是可以把他们打得远远的。“让我上战场,这些受伤感染疫情中毒的士兵更需要你。”曲长靖穿好衣服道。他的身上已经受了很多很多伤了,之前孟鸢清为了让京墨意识到打仗的严重性特意给他看过曲长靖身上的伤。但是现在曲长靖身上新伤累累几乎把旧伤覆盖了。可是他依旧坚持每天上阵杀敌,孟鸢清真的很担心这样下去他会留下病根。元庆十年的盛夏,在西戎各种诡计之下,燕猛损失惨重,同年京城群臣为了安稳民心上奏要求议和。议和?说得好像大燕西戎之前没有议和过一样。凝泽驳回这些奏疏,命人前往各地征粮征收药材全力支援燕猛士兵,再次取笑了今年的避暑和狩猎,依旧下令节省开支云云。可是就在这时候,燕猛关好像撑不住了,群臣哗变,要求更换将帅,被凝泽驳回。凝泽也为曲长靖孟鸢清担心,可是有一句话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仗已经打到这地步了,就算他下令曲长靖他们也不会听得。当年北疆就是这样,曲长靖愣是不听劝继续攻打北疆,只是那一次曲长靖给他们带来了惊喜,而这次呢?同年夏天,西戎大军集结全部力量攻打燕猛,燕猛城门攻破,西戎大军呼啸全军而入。曾伟平带人到了军营里头,道城门即将被西戎大军攻破了,请他们立刻带人撤退。曲长靖将孟鸢清给他准备的药汤一饮而尽,苦苦的药烫烫得喝下去,烧得他胸口胃都是滚滚的。他身上中的毒真的有些严重了,可是他还在强撑着,有时候他甚至觉得自己快要出现幻觉了。眼前看到的不是真实发生的,耳朵听不到声音。“下令,全部兵力集合预备杀敌。”曲长靖道。曾伟平一愣,忍不住开口劝道:“大将军,现在情势对我们不利,强行对战只怕要吃大亏。”另外一个副将也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们知道曲长靖自从打仗以来从来没有留下败绩,但是现在西戎人来势汹汹,退一次兵不算什么。总好过把命搭在这儿强。曲长靖一笑,伸手拍拍他们的肩膀:“你们跟我来。”“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兵者诡道也。”曲长靖道。深夜,天上星辰也被满天的火光夺走了全部光辉,月亮也蒙上了一层血色。就在这样凄冷的、喧嚣的、杀戮血腥的夜里。燕猛士兵不敌,城门被西戎大军攻破,西戎大军呼啸狂欢进城,准备用一场肆意的屠杀来庆祝他们的成功。燕猛军苦苦支撑这么久,终究是要不敌了。但是曲长靖还在做着最后的困兽之斗。燕猛关的士兵全部集结,做好殊死一搏的准备。可是没有想到,当西戎士兵席卷而来的时候,他们迎来的不是一场肆意的杀戮,而是被燕猛军屠杀。曲长靖知道,仗打到这个地步,两方都已经累到不行,精疲力尽了。这时候燕猛军的“兵败”看起来更加正常了。西戎大军入关之后中了埋伏,打头的数千兵马几乎全军覆没,引发大规模踩踏,西戎人的鲜血和嚎叫响扯云霄。随着第一个陷阱的触发,剩下的陷阱接二连三地过来。刚刚还在享受着打了胜仗的西戎人在转眼之间就迎来了一场惨败。曲长靖莞尔:“这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