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0章 迫击炮(1 / 2)

奋斗在沙俄 马口铁 426 字 10个月前

科尔尼洛夫的忧虑绝对不是杞人忧天,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随着列强的竞争,越是晚进入工业化的代价就越大,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纪几乎就没有工业化的机会了,那时候没有工业没有技术支撑的国家真心就会沦为韭菜,只能任人宰割。

你看看后世打着环保的旗号限制碳排放的那些套路,对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简直就是致命的枷锁,几乎就宣告了它们再也没办法进行工业化,只能永远在最底层挣扎。

说起来俄国历史上的工业化其实也不算早,如果不是当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掀翻了诺曼罗夫家族,再有钢铁慈父不计成本的投入,又赶上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否则俄国都赶不上这趟车。

至于后来的兔子那更是险之又险,若不是赶走了秃子,然后乘着跟老大哥关系好引进了一波,打下基础,后面真心也赶不上。

所以工业化这东西越早入场越占便宜,越往后难度越大,不付出惨重的代价根本没办法入门。

当然啦科尔尼洛夫并没有看那么长远,他更多的是有感而发,看到英法两国拥有先进的蒸汽船和几乎能无限制使用的爆破弹,而俄国在这两个方面都只能紧巴巴的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