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0章治理污染(2 / 2)

官途 怎么了东东 2554 字 2022-12-11

李向东说:“你们老董书记,哪点伎俩,别想能骗得了我。”

老董说:“夸你几句,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有本事,你告诉我,这些垃圾怎么处理?”

李向东笑了笑,说:“你不这么刺激我,我也会告诉你。”

他说,你们找一个偏远的地方,找一个山凹地,要求企业把垃圾运到那里堆放。这样要求企业一点也不过分。这样集中堆放,也方便对垃圾进行处理,该焚烧的焚烧,该掩埋的掩埋,该进行其他形式处理的,就进行其他形式处理。几乎就不用你老董花什么钱!

最后,李向东要带他们去那个路边店,要他们好好体会一下废气污染的情况。老董说,这就不用去了吧?我们又不是不知道,你李市长开始重视这项工作,我们还敢怠慢吗?他说,你李市长来我们二河市视察工作,跑到路边店去吃大排档,我们的工作不是更没做到家吗?于是,他们就回二河市政府指定的接待酒店吃晚饭了。

从二河市回来的第三天,李向东组织召开了一个如何治理异地招商工业园区污染的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青山市、二河市(县)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县)长,以及两级环保部门的局长和工程技术人员。

李向东说:“异地招商工业园区的污染是非治理不可了,怎么治理?有什么好的形式和方法?请大家各抒己见。”

他放开来让大家谈。

有人提出,污染治理是企业的事。谁污染谁治理,是明文规定的。政府部门必须做好监督工作,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对那些不执行的企业,要进行严厉处罚,只有加强监督的力度处罚力度,才能改变企业的侥幸心理。

有相当一段时间,大家围绕这个主题谈论自己的观点。

他们说,税务制度越来越完善,企业想混水摸鱼没那么容易了,但我们环保制度却有许多漏洞,我们也要争取像税务部门那样严肃有关规定。

他们说,一些企业,也知道自己污染严重,但就是想方设法逃避检验,上班的时间,不排放废气,晚上就肆无忌惮。对这种企业,应该严惩不贷。

他们说,我们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一次突击整治,对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二十四小时监控,一旦发现污染,就要毫不留情地按环保法办事,该处罚就处罚,该停产整顿就停产整顿,只是通过强硬手段,严厉措施,才能建立起我们环保部门的威信。

李向东插了一句话:“如果,一个企业要治理自己的污染问题,需要做哪些工作?”

他翻了一下二河市环保局交给他的资料,随便从中间拿出一家企业,读了那家企业的污染数据,然后问,像这家企业,要购进一套治理污染的设备,大概需要多少投入?

有人说:“这一时半会很难说得清楚,至少要知道它是什么企业,规模多大。

李向东说:“这是一家皮革企业。规模多大,资料没说清楚。”

二河市环保局长坐在李向东对面,就起身弯腰接过李向东手里的资料,看了一会,像是也说不清楚,就递给身边的副局长,副局长毕竟比他更熟悉业务,看了那家企业的名称,就说了一个数据。

有人似乎在埋头计算。

李向东说:“大概数就行了,不用很准确。一千万,还是二千万?”

有人咳嗽了两声,把大家都目光都吸引过去了。那是一个戴着瓶底般厚的近视眼镜的老同志。青山市环保局长说,我们的老设计师心里应该有数了。老设计师却不紧不慢地摘下眼镜,擦拭着,又戴上了才说,如果,购置一台国产设备大概需要三千万。如果,购置进口设备不少于五千万。

李向东笑了一下,说:“大家认为,这家企业会花这笔钱吗?”

此话一出,大家就都静下来了。他们似乎意识到自己刚才那些议论都不得要领,没能让李市长满意。也就是说,他们说的对企业采取强硬手段,严厉措施,建立环保部门的威信等等,都不是这次座谈会需要的结果。

青山市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很敏锐地察觉了李向东的意图,像是端起茶杯喝杯,却把杯盖弄得“当当”响,又过于用劲地把茶杯放回桌子上,这才说:“我谈点个人看法吧!”

他说,我们不是不治理企业污梁,但是,我们还要考虑到这对青山市的招商引资工作是否有利?我们不能只考虑自身部门的利益,只想着怎么建立自己的威信,更要从大局出发考虑青山市的经济发展。

他说,如果,我们严格按规定要求办事,我们青山市在招商引资还有什么优势可言?其实,大家都知道,如果企业舍得花钱治理污染,他们就不会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我们青山市来。就像刚才那位同志说的,这有一种类似于偷税漏税现象,到我们这里来,可以省了这笔开支,包括购置治理污染的投入,以及日常治理的开支等。

他说,我想,大家应该很好地理解李市长的意图,我们要在不削弱自己的优势,又要治理好污染,这两者间,寻找一条可行的路子?这应该是李市长召开这次座谈会希望解决的问题。

谁都懂得少花钱多办钱的道理,但道理归道理,真就有那么好的事吗?即使有,这也是企业考虑的事吧?在坐的相当一部分人,还是更多地考虑如何提高自身的威信。

这些年,环保出台了不少有力政策和措施,但真正执行起来,又要顾及到其他,考虑到企业利益,考虑到市委市政府的招商引资,环保部门都快形同虚设了,再这么下去,环保部门罚款留成都没有了,下企业人家都不给面子了。因此,他们都不出声,用一种沉默表示自己的不满。

李向东笑了笑,说:“看得出来,大家都不想为企业办事,都不想为企业服务。”

他说,我完全赞同副市长刚才的看法,我们要在既不削弱招商引资优势的同时,又要治理好企业的污染。这两者之间应该是不矛盾的,只要我们找到这么一条路子,这两者之间是可以共同存在的。

他说,但是,我还希望在建立环保部门威信的同时,又要为企业服务。这两者之间也是没有矛盾的。同样地,只要我们找到一条可行的路子,这两者之间也是可以共同存在的。

他说,很难是不是?不可能是不是?

李向东并不急于往下说,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这不能怪你们,不是你们想不到更好的方法,而是你们所处的位置不同,有些想法即使想出来了,也未必会提出来。因为治理污染本身就是企业的事,企业治理是天经地义的。”

他说,我们青山市本来就是一个特殊地区,我们想要搞好招商引资工作,要加快经济发展,这本身就要求我们要多做许多事,多做一些别人不可能做的事。

他说,我们的异地招商,我们利用水电资源吸引企业等等,这些都是别的地区不会干的事。谁不自己招商啊?谁不把商招到自己地头去发展啊?偏偏就要跟你二河市分利益?谁又会那么傻啊?谁又会把水电站的收入从自己兜里拿出来补贴企业啊?人家不会这么干,但我们不能不那么干。我们只有这么干,才能拉近与珠三角地区的距离。

他说,我想,治理企业污染也一样,也不得不走这么一条路。政府必须拿出部分钱来搞治理。我说的只是部分,不是全部。企业也拿出一部分,共同来做好这件事。在珠三角地区,不是没有这样的成功先例。

(鲜花鲜花鲜花!)

喜欢官途请大家收藏:()官途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