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4章过犹不及(2 / 2)

诡三国 马月猴年 985 字 18小时前

这倒是符合曹操的用人之道。

这一段时间以来,曹操大量任用了一些寒门子弟。这些寒门子弟和曹氏,夏侯氏的族人,一同支撑起了山东政坛的大部分框架。

少府主要负责的就是工匠,或者说是工部的前身,负责国家的工程建设,所以别看职位可能没有三公高,但是过手的钱财可是不少,不是信得过的人物,曹操也不会让其在这个位置上。所以毛宗的弹劾,基本上就可以肯定是曹操授意的了。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指使毛宗在这个时候弹劾王昶呢?

就在庆典结束,王昶等人准备离开的时候,好巧不巧就被弹劾了。

许据皱眉说道:『定然乃曹氏所谋!莫非曹氏欲扣我等为人质,故而假此之罪?等等,莫非是曹氏发现了我等转移人质之事,故意以此为由,欲加罪你我?』

这或许也是一种可能。

在东汉之中,人质其实是一种非常广泛的政治手段。

曹操也确实在人质手段上,推行了很多策略,甚至是专门发布了法令,表示统兵将领在外,那么就需要人质,『军破于外,则家受罪于内』。

当下王昶和许据通过种种途径,将在山东境内的一些家眷和子弟,转移到了关中去,被曹操察觉了,自然就等同于破坏了曹操的人质制度,因此引起了曹操的反制,也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王昶闻言,便是一怔,旋即皱眉说道:『若如此,倒是有些麻烦。』

曹操挟天子,其实也算是一种人质制度,只不过这个人质么,不能明说,还换了一个名称,被称之为『质任』。

尤其是在汉末三国这个分裂战乱时期,各个割据势力为了达到自己的各种军事政治目的,人质手段被广泛地使用起来,甚至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究其原因,一个是汉室皇权孱弱,导致政府的威信扫地,律法之类的都没有什么人去遵守了,更何况是社会道德?再加上汉末军阀的军队组成非常复杂,兵源五花八门,出于控制这些士兵的目的,把他们的家属作为人质,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尤其是曹操。

曹操打败了二袁,也收编了很多其他诸侯的兵卒,对于这些兵卒,曹操一直都是持着怀疑的态度,甚至公开和他手下的心腹将领表示这些兵卒『数承宽缓,暂见齐整,意尚怏怏。卿名先有威严,善以道宽之,不然即有变』,就是小心对待,别搞出事情来。

另外,这也是华夏固有的一种思维模式。当年管仲曾经对齐桓公这样说:『故国父母坟墓之所在,固也;田宅爵禄,尊也;妻子,质也。三者备,然后大其威,厉其意,则民必死而不我欺也。』

换成后世的说法,就是买房啊,生小孩啊,然后再给一份工作,就可以『大其威,厉其意』,然后『民必死而不我欺』。

人质么,各个朝代都有各自的手段,也不能算是什么太不可思议的事情,只不过是明面上不好说而已,就像是后世砖家也就天天劝要掏空六个口袋,然后一脸恳切的表示这是让普通百姓占了大便宜,但是绝对不会说背后的那些东西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诡三国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诡三国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