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古画之价值(1 / 2)

沈愈见到连这两位斗嘴的大佬也安静了下来,笑着继续开口:“我认为不是。”

“为什么不是?”

除了郑从远与李胖子外,还有几位与沈愈前后脚上来观画的行内买家也是异口同声的问道。

“宋朝皇帝皆是信奉道教不假,但某某‘提举’其实是宋代的一个官名。

“宋代主管专门事务的职官就是以提举命名。

“还有一种是为安置老病大臣以及高级冗官闲臣而设立,无职无事,借名食俸,也就是所谓的祠禄之官。

“这个王都提举很可能是一位宰辅级别并且高寿的官员,不然普通的官职,也不会让帝王频频赐下名画与寿酒。

“恩沾长寿酒,归遗同心人,满酌共君醉,一杯千万春。皇帝为臣子写数首祝寿诗,可说真是恩宠到了极点。

“但有一点,虽然王都提举不是道士但可能会提举某处道宫。

“南宋皇帝常让去位的宰辅大臣提举‘洞霄宫’。

“比如名臣李纲,张浚,王淮都有‘提举洞霄宫’这个所谓的闲散官职,说白了就是还给薪水但没有实权。

“若非说这王都提举是谁,我感觉应该是南宋名相:王淮,他为官四十年,被宋孝宗称为“刚直不阿”,推举贤才,李焘、朱熹、吕祖谦、辛弃疾、陆游等都曾受其举荐。”

听完沈愈的话,众人恍然大悟,很多跟沈愈不熟悉的人也都是竖起了大拇指,毫不吝啬的夸赞。

沈愈自然也是笑着客气回应。

做古玩这一行,人脉多生意就好。

有了人脉就等于有了钱脉。

这个大厅内的人要么是古玩界的同行,要么是富商之类的有钱人,能多交下一个朋友,那在古玩行里真还就多一条路。

柳东阳对此很赞同:“沈愈说的对,这个王都提举并不是王德谦,也不是某位道士,而是另有其人,至于具体是谁因为没有古籍记载,很难考据。王淮也只是可能之一。”

“那这幅画到底是不是马远真迹?若不是马远真迹,又是出自谁之手?”人群里不知是谁问了出来。

郑从远,李胖子直接表示看不懂。

董鹏程也说看不太明白。&#24378&#29306&#32&#115&#104&#117&#99&#97&#110&#103&#46&#99&#99&#32&#35835&#29306

另外几位楚州字画名店的店东也是面露难色,很明显这三十万的鉴定费不是那么好挣的。

毕竟用短短数分钟的时间鉴定一副宋代名家真迹,这谁也做不到啊。

能做到的,在整个江南可能也只有一人,就是沈半张沈老爷子。

但沈老已经驾鹤西去。

对了,沈老的独孙在这里啊,一时间大家的目光又都看向了沈愈。

沈愈苦笑一声:“大家别都看我啊,说句心里话我虽然看出一点东西来,但也不敢武断的说此画之真假。”

柳东阳用鼓励的语气道:“此画萧老哥出价三十万鉴定费,沈愈你直接说出鉴定结果把钱挣了就完了,萧老哥家大业大不差这点钱。”

沈愈眨了眨眼,然后自嘲的道:“萧老就算给,我也不敢要啊!我的鉴定费不高,只有两百块,最近想提价到五百,都怕老客户砸我店里的玻璃。”

董鹏程摆摆手:“不是一码事,你的鉴定费两百那是你定的,这三十万鉴定费却是萧老哥定的,他家里产业很多真不差这点钱。

“他爱古玩,但并不是很精通鉴定字画,你尽管说就可以,说错了也没事,鉴定字画除了沈老外,哪个敢说没有打过眼?”

众人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也都让沈愈说一说画的真假。

刚才沈愈的一番话把他们的胃口都吊了起来,这就跟小说与评书中的断章一般。

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但谁愿意等到以后再知晓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