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手可及的新生活(1 / 2)

第二十一章 触手可及的新生活

————减肥在第十八章又加了一个恶搞番外,老规矩,还是就放一天,谁赶上谁看————

大少爷一家住了一个月左右就离开了,庄园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算起来,哥白尼的牺牲有些不值当,因为turner一家不怎么吃羊肉,大部分都便宜了我们这些个外人,nagini撑的翻在窝里动弹不得,趴了两天才爬出来。

斩首事件过后,小tom消沉了很多,经常躲在房里看课本,也不怎么和nagini往外疯跑了,有一次我让他多出去玩玩儿,小土豆就一本正经的宣称,坚决不要被人看做乡巴佬,最少也要做个有文化的乡下小孩,所以要好好读书。

我存了离开的心思,便尽量留心用得到的信息,可我们在的这个turner庄园实在是有些闭塞,方圆很大范围都是turner家产业,平时也没什么人登门,连送报纸的都没有,信件往来也不频繁,只有厨房里的一个破收音机,算是和外界的联系纽带。

离开的事儿一直压在我心头,我请过两次假去伦敦,可惜来去非常匆忙,没碰到什么好运气,也没法花大量时间找工作,现在经济危机还在风口浪尖,我又不敢冒冒然的辞工走人,于是在离开这个问题上,我站到了两难的境地。

无奈中,我们继续在庄园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庄生活。

现在tom上午经常和二少爷呆一起,学学贵族教养,听robbie讲些大千世界,下午就努力读小学课本,从我这儿学些基础知识。

转眼便是1932年的夏天,小tom整五岁半,按说到了上学的岁数,我却还困在庄园一筹莫展,可就在我坐困愁城之际,nagini的一个小毛病,给我打开了一扇走出庄园的大门。

nagini总是有些不成熟的小毛病,比如说,爱翻东西,爱和tom攀比,总是吃撑住等等,但从大方向上来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一天晚上,我刚进房间,就见nagini在两本翻开的书上晃来晃去,“可可小姨,你快来,这书上是不是在说nagini?”她到我就大叫起来。

我走过去一看,是我当年被丢过来时,箱子里放的哪两本教材,《概率统计》和《经济数学》,nagini正用尾巴兴奋的指着积分号说,“小姨小姨你快看,这是nagini。”

我把她从书上抓起来放到窝里,“nagini,那不是你的名字,名字上次tom不是教过你了,没记住吗?”

提到学习问题,nagini郁闷了,她差tom好多,只有看图说话的水平。“小姨,那真的不是吗?我看着好像呢。”

“nagini,你比tom可爱,又漂亮,不用读那么多书啦,读成眼镜蛇就不好看了呢。”我只好尽力安慰她,“小姨喜欢这样的nagini,读书的事儿tom负责就好了。”

nagini想了想,高兴起来,盘在窝里对我说,“小姨觉得我比tom好就行了。”真是一个好哄的孩子。

我捡起地上的书拍了拍,一时间心潮起伏。

来到这个时空一年多,说不想家是假的,但我尽力让自己每天都很忙碌,尽量不一个人呆着,回忆和寂寞一样,总是让人脆弱,多少个梦里,家人和朋友用伤感的眼神看我,问我还记不记得他们,当我痛哭着醒来,时常憋屈得恨不得撞死自己算了。

我坐回床上,一页页翻着这些另一个世界的秘密,曾经的大数定理,曾经的中心极限定理,曾经崇拜又痛恨的kolmogorov,markov,这些概率论上的巨匠,还有feixi’er,这位统计学大家,我曾经用着怎样的崇拜仰望着的前辈……

等等,这位统计学大哥不就是英国人嘛,概率论不就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成型的吗!这..这这...难道这就是上帝留给我的窗?

我可得好好翻翻这位老兄了!

我一下子从床上弹起来,“nagini,今天晚上谁也不许说话,小姨要学习了!”

————更新分割线————

我捧着这两本砖头,认真的啃了一个半月,惊喜的发现,以前似是而非的哪些死角,竟能全部搞定,惊叹之余,又有些扼腕当年的考试成绩,早知道多看一个半月能达到如此境界,我干嘛那么着急去考试秘书哪儿报名。

挑了些比较浅显的小推论,我仔细地写了一篇二十页统计学论文,没敢剽窃大的定理,大篇幅的写了些关于随机问题和统计理论的认识,反复推敲了数次,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最后定稿。

整整齐齐的誊写一份之后,我突然发现了个一直被忽视的大问题——这个我虔心追随的统计学巨头,他现在在哪里?

我在房间里痛苦了好久,最后决定,给每个英国大学写信,发誓要把这个人物抠出来,我和小土豆的前程,全靠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