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帝修硬气了一回(1 / 1)

凰权美人谋 一丈红 1035 字 2023-01-16

本子上写的倒是很公正,看这字就知道是儿子写的。大体内容,并州驻军五万,粮草十五万担,军饷八百七十万金,漳州驻军五万,粮草二十三万担,军饷九百四十万金,马匹草料四十八万担..兵器...后面还有一些之前户部播出去用于赈灾的钱数,这些都是明的,户部也在核算,只不过这个漫长一些,赈灾需要时间,或许不够或许有结余。所以等赈灾结束之后才能做出细算,这些户部都有人每日跟进。看着这些莫须有的数字,帝凌天只是面无表情的道了一句。“孤知道了。”白道远在一旁没有插话,太子昨天说的那番话让他大有改观,今天却又...户部那么大,那么多的收入支出,那是你们两个孩子半天就算的出来的。就算是这次出征的开支用度最少也需要三天时间,他身为户部尚书掌控着国之财库,最清楚不过。帝凌天将那本子随意的放在一边,看上面的那些数字倒是有那么点意思。加上一听又是欧阳晴雪那丫头,帝凌天觉得应该是那丫头为了哄太子开心才搞的这个,他知道太子喜欢军武,每次有调军出兵之事都是格外关注。帝凌天有些郁闷,小孩子过家家而已,根本做不得真,可自己这个儿子对晴雪那丫头简直是信任过头了。可以说是言听计从,这难道就是随了根?自己似乎当初也是很听皇后的话,可皇后从来不会参与政务,自己儿子倒好,这人还没娶呢就已经言听计从了。再说,如果这么快就核算出来,那他大商国还用户部做什么,直接让她一个人干就好了!深吸一口气,他今天也是格外累,不想跟太子计较。“好了,你先回去吧。”一看父皇的表情就知道,他压根不相信。帝修也是个头铁的,难得硬气了一回。“父皇,你太死板了。”说罢将头扭到了一旁,天晓得他自己都不知道今天居然会这么硬气。帝凌天一愣,这小子这是要造反啊!说他死板,他是最开明的荒地,居然被儿子说死板,这句话差点没把帝凌天给气岔气了。“你说什么?”帝修侧着脑袋,豁出去今天要挨一顿棒揍。“儿臣说父皇死板,还有朝中诸多大臣也是,白太傅也一样。”“儿臣不小了,儿臣知道自己的身份,身为太子儿臣也希望我大商繁荣昌盛。”“你们有你们的经验,有你们的方法,可儿臣也有儿臣的眼睛,耳朵。”“儿臣也会看,也会听,也能分辨真假好坏,父皇你有时候就是目中无人总把儿臣当孩子。”帝凌天被气的直接站了起来,一只手指着帝修。“你你你...”白道远赶忙跪倒!“陛下息怒,太子言语虽然过激,但也是为了大商!”说罢赶紧给太子拼命递眼色。一看父皇真的怒了,帝修撒丫就跑出了御书房,此时不溜更待何时!帝凌天半天才回过神,这小子就这样跑了?白道远也是一脸发懵,这时候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抬头看向皇帝,见帝凌天脸色阴沉,赶忙开口。“陛下,是臣疏于施教,还请陛下降罪,身为太子太傅臣首当其责,只是太子毕竟正是血气方刚之年,还小,陛下千万不可动气。”“哎!”帝凌天重新坐回到椅子上,叹了一口气。“爱卿起来吧,跟你无关,是孤的问题,孤太放纵他了。”帝凌天当皇帝也是临危受命,算得上是个苦命皇帝,内忧外患的那些年让他看尽人心险恶。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更清楚的记得父皇将皇位传给他时的期望眼神。所以他勤勉自己,不骄奢/YIN逸,日夜以国事为重,但他不能让大商毁在自己的手中,这数十年的君王生涯更让他知道什么叫知人善用。同样也学会了况荣,即便是面对昔日那些老旧贵族的强势他都是以仁德让他们信服,可以说他自登基以来没有动过什么杀伐。“孤不是气他,是担心罢了。”“没有丝毫主见,军备筹措之资核算何其重要,户部国库留存结算更是国之根基,他都能说的如儿戏一般。”“太子是孤的儿子,孤最了解他。”“他只是想做一些事情让孤看,给孤证明,想来太子那里也搜罗的不少户部的账目,晴雪那丫头又是商贾出身,对这些懂一些事自然。”“八成也是这小子软磨硬泡的让晴雪丫头难以抵挡,知道他是做白工,为了让他死心才给了他这么一个数据出来。”“孤这个傻儿子竟然还信了!”“只不过这小子胆子越来越大了,竟然敢当面说孤死板,孤死板吗?”帝凌天郁闷了!“陛下圣明,是大商历朝君王中最为通达的一位,何来古板一说,正如陛下所说,太子殿下也只是太过想证明给陛下看。”“所以才是口不遮掩!”帝凌天也是没什么力气再生气,和白道远又说了一下关于户部此次用度的事便去皇后那里,他两天没合眼了。需要好好的补一觉,至于帝修,这会儿没工夫理他。至于帝修,这家伙这次似乎真的是气到了,竟然连永寿宫和寿康宫两处都不去问安了。只说了句,身体欠佳,这几日就不去问安了!因为蛮川**沈兆荣的失利,消息很快蔓延到了京都,二轮会考也是临近,最终皇帝在朝堂之上让内阁下了文书,这届沉鱼节取消。当然,难免会勉励一下书生们,大抵就是一些勤工俭学,做国之栋梁之类的鸡汤,文人就好这口。二轮会考的主考也是已经确立,此次会考由吏部尚书吕良主持,吏部上下共计挑选了三十七名官员。之前户部负责了一轮,而今户部忙碌,最终白道远让户部侍郎葛金忠协助吏部一同主持二轮!距离二轮会考还有十天,欧阳晴雪这几天也是对三个弟子格外的关注了一些,这十天让他们每日不多做,只做一篇策论,一篇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