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帝朝、帝瑶(1 / 1)

凰权美人谋 一丈红 1058 字 2023-01-16

终于生了,帝凌天也是着急抱皇孙,他扶着太后随后也是走进了房间。帝修没有先理会两个孩子,而是趴到欧阳晴雪身前,握着她的手,看着她疲累已经睡去的样子,心中满是心疼。“辛苦了!”此时此刻他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太子不要打扰晴雪休息。”“这刚刚生产完,不能受风,你们这么多人会影响她,这里有皇后和华怡,其他人都出去吧。”这时太后开口。帝修一听这才缓缓起身!两个孩子已经被抱了过来,除了皇后和傅华怡其他人都是退出了房间。“来,快给哀家看看这两个重皇孙!”太后喜滋滋的道。就连澹台素月怀中的小明月都是啃着手指两只眼睛好奇的看着。医女小心翼翼的将孩子抱到太后身前!“哎哟,可喜欢死哀家了。”“皇帝,太子,如今母子平安,是不是该取个名字了。”太后一边欢喜的看着两个重孙,一边道。帝修闻言,看向了帝凌天!“这是你的儿女,名字自然是你这个做父皇的取。”帝凌天坐在太后身前同样看着自己的两个皇孙喜不自胜!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帝修的身上!“这个儿臣和晴雪早就想好了,儿子便叫帝朝,女儿取名帝瑶!”帝修道。其实在孩子没有出生以前他和欧阳晴雪就一起研究了很久。朝,的意思代表日出草木之中而月还未落的样子,是一天的开始,预示着无限可能和希望。瑶,按照欧阳晴雪所说,扶摇直上九千里,一飞冲天,她的女儿定是九天之上最为耀眼的那个。“帝朝,帝瑶!”“不错。”“这名字起的好,简单明了却寓意深刻。”皇帝抱着的是帝瑶,太后抱着的是帝朝,看着怀中的孩子,母子两个的老眼眯成了一条缝。虽然舍不得,可孩子毕竟刚出生,一会儿的功夫就都睡了过去,将孩子抱到了欧阳晴雪的床边!欧阳晴雪也是略微缓了过来,看到自己身边两个肉球的时候,嘴角勾起了一抹母性的温柔。除夕夜,帝修和帝瑶的降生无疑给整个皇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喜庆。三个月后,帝凌天宣布传位于太子帝修,自己正式退位,享受天伦之乐!帝修登基,改国朝元一年,册封欧阳晴雪为圣武皇后,并立下豪言,帝朝立太子之日,便是国都改名之时。具体国都日后叫什么并没有提,但这无疑给了群臣和天下一个重磅信息,大商这是高调崛起的同时张扬了自己霸权天下的雄心。这可是自夏王朝数百年之后,第一个敢给帝都定号的国家。早朝百官朝贺,一朝天子一朝臣,帝修的强势加上如今大商的繁荣足够给百姓信心,一时间举国亢然!同年五月中旬,大商对唐晋的战役已经轰轰烈烈的持续了一个多月。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唐晋连连溃败,大商以五十万大军的绝对优势下让唐晋不能抵挡。晋国这次一反常态,只是象征性的出了五万人,唐国上下调集十五万统共二十万应战,一个月就损失兵马近十万!唐国上下一片紧张和愁然,而这一切所有人都不知道,都是三国当权者的一场游戏。最近的一场战役之后,唐晋使臣赴大商求和,但帝修毅然回绝,要求唐晋上贡三十年,钱粮无数,割让唐国和大商陈州交界的佛山郡。唐国使臣听后险些当场气晕,可也不敢发作,只能以回去找唐皇商议为由请大商暂停刀兵!大商这边却也是给出了期限,帝修新皇登基不比帝凌天怀柔之政,强势霸道。使臣回唐,告知唐皇,唐皇更是病情加剧本欲让大皇子和二皇子其中一人出使宋国,但奈何两人为了争储,谁都不愿离开,最后还是三皇子唐明轩赶赴了宋国。这一切尽在算计之中,唐国朝上也是争论不休,到底是和大商打持久战,还是丧权辱国赔款求和。而这一次,大皇子和二皇子却是出乎意料的一致,他们情愿用同等的代价让宋国出面。实则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之前唐国的储粮已经大部分低价卖给了宋国,如今国内的粮食根本不足以为维持持久战。然而唐皇的态度非常坚决,绝不妥协,这个时候谁能顺着唐皇,谁就有可能成为太子,日后的唐皇!大皇子自以为唐皇不知道他私自低价将国家的储粮卖给了宋国,换来的钱都花在了笼络朝臣各地官员上。大商突然的征伐,让唐晋根本没有任何反应,国库空虚,这样的情形最多半年就会被发现。二皇子同样好不到哪里,私挪过国库从晋国购置了大量的兵器和铁矿,宋国的钱还没付,东窗事发的话,他定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更别提皇位。两人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求助宋国,只要宋国愿意出兵再资助粮草一切都还可以有回旋的余地。然而三皇子唐明轩已经入宋,也受到了接待,只是宋皇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见!驿馆之中看,唐明轩苦笑摇头,看着对面的一个的男子。“虽然早就被贵国皇后言重了结果,可亲身体会还是别有一番酸楚。”对面不是别人,正是如今唐国的第一商会会长,红老板。“人生无常,三皇子也不必过于感伤,皇后娘娘不日便会亲自抵达宋国,届时一切只需要照计划而行便可。”“相信用不了多久,这如今的形势就会反过来。”“那时三皇子必将一展抱负,宋国也将不再是宋国!”红老板笑着道。闻言,唐明轩一笑。“大商的皇后娘娘是我见过的最为睿智的女子,明轩一直好奇,皇后如此干预朝政在大商难道就没有被皇家忌惮?”红老板听了抿了一口面前的茶,这才看着他道。“大商太上皇只有一妻,如今的新皇也只有皇后后宫一人,先不说皇后如今膝下一儿一女。”“就是皇后娘娘的韬略就不是大商皇家甚至整个朝堂能撼动的。”“如今大商的朝堂之上,上至宰辅下至六部尚书,有一大半都是皇后娘娘的门生,更别说在蛮川还有一位定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