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老人的心思(1 / 2)

宦海云飞 灵台山祖 1338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京城,繁华地段里的一座四合院,正面的红漆大门紧闭着,围墙北面还有一个后门,平时也是紧紧关着的。只有后门上开出的边门,供人们进进出出。

但当四合院里要有车出入时,后面的大门也会打开,这时,人们便会发现,大门里面门房边上,还设有岗亭,武警战士英挺的身姿笔直地站在岗亭里,手里还端着微型冲锋枪。

这座四合院,就是开国中将、八十年代又被授予上将衔、官至军委副主席的国长山家。

四合院里有二十多个房间。这里住着秘书、警卫、医护、厨师、保姆和司机、勤杂等人员。

正厅五十余平米的书房里,国长山正在宽大的书案前凝神写字。书案上铺着毛毡,还有两个紫檀木的矮几摆放在上面,一个放置着元青花笔洗,一个放置着一方砚台。如果有机会详细观看这方砚台,就知道它是宋朝的青州红丝石砚。

天下名砚极多,有肇庆斧柯山端砚、安徽歙砚、甘肃洮河砚、山西五台澄泥砚等等。但以山东青州红丝石砚为第一,何况是宋朝的一方古砚。

书案上还有几方砚台,虽然也是古砚,但却没有资格供放在紫檀矮几上了。其中有一方竟然是宋朝名人杨时的金星歙砚。此外,还有几枚鸡血石、寿山石和一枚白玉质的印章散摆在书案上。

国长山身子十分硬朗,面色也很好,精神矍铄。只是头发全白了。八十多岁的人,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头脑清醒,实为难得。只是当年战争时身体受伤部位,在阴雨天时有痛痒,他也习惯了,丝毫不以为意。

说他是写字,因为他写的东西实在不能叫书法,如果硬要叫书法的话,只能算名人书法。但胜在力透纸背,又纯熟圆融。都说字如其人。从国副主席的字上,还真看不出这是一位曾经叱咤疆场的老英雄,带兵数十万的大将军。倒像是修养颇深的老学究。

当然是书法造诣一般化的老学究。

国云飞在书案边,给父亲磨着墨。

在一张宣纸上写完了字,落了款,钤了印,国长山放下毛笔。国云飞急忙接过来,在笔洗中洗净残墨。又照顾父亲洗了手。

国长山接过国云飞递过的毛巾,问道:“云飞,现在正是春节前最忙的时候。你撂下省里那么大一滩工作回京,到底什么事?”

“这个,爸爸,嗯!我…”

“啥时候这么磨叽了?吞吞吐吐的。”

“你们先出去吧!”国云飞让爸爸的秘书出去了。他自己的秘书现在住在省驻京办的宾馆内,没有带到家里来。

“怎么?是大事吗?”国长山也凝重起来。

“爸,您还有个孙子,亲孙子,今年二十七了。”国云飞面色略显惭愧地说道。

“啊!怎么回事?快说。”

………

国长山听完国云飞的述说,良久没有言语。

国云飞是国长山的二儿子,他的大儿子叫国云龙,是他和前妻生的孩子。现任金陵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少将。

抗日战争时期,他的前妻牺牲了。现在的老伴是他当师长时,从上海投入到革命队伍里的一名医大毕业的洋学生,后来成为他手下的军医,再后来变成他的老伴,生下了国云飞。

“你已经确定无疑?那个孩子长得和你很像?”国长山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