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天凉好个秋(一)(1 / 2)

宦海云飞 灵台山祖 1355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秋天到了。

稻粱收。菰蒲秀。山水凝暮,江影涵秋。潮平远水宽,天阔孤帆瘦。不过,乌双河可没有潮,也见不到帆。它有的,只是清凌凌的流水,映衬着蓝莹莹的天。还有就是金黄的倒影,漂流的柳叶。

乌双河南岸属于新春乡,北岸属于双河镇。站在北岸,向南遥望,可以见到一条绵延十里长的柳条树带,十分壮观。距河边不远,还有一行垂柳。这行垂柳也是十里远近。整个这段被柳树柳条覆盖了河岸的河流,就是乌双河流经新春乡的地段。

柳叶刚刚开始变黄,而离河边并不太远的稻田已是一片金黄,稻浪摇曳,丰收在望了。

因为宋涛的事情,麻东升在与国云飞交谈之后,给李国藩来了电话,告诉他该放手就放手好了。李国藩也很配合,没有继续深究。可宋涛回到省城之后,因为暂时没有分配工作,心中产生怨愤,酒后口不择言,说了一些对穆梁栋不利的话,比如穆梁栋已经离开了临泉县,但还是通过残余势力控制着临泉,把临泉当成自家自留地。李国藩是他最忠实的走狗,自己这次落难就是他们陷害的结果之类的话。

本来已经是落水狗了,消停谨慎地晒干毛发,静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就完了。何况国云飞并没有抛弃他。可他这一口不择言,胡说八道,把在省委组织部工作的麻东升也惹急了。和亲家国云飞私下一碰头,觉得这个宋涛实在是不成熟,暂时不要管他了。国云飞也想好好晾一晾他,让他自我总结一下,得到深刻一点的教训。

麻东升回家,把宋涛胡说八道的话告诉了夏岚,而夏岚又把话带给了李国藩。

李国藩火了,于是,把宋涛收受郑明春贿赂二十五万元的情况抖了出去,证据直接寄给了省纪委。虽然是匿名举报,但证据确凿。省纪委书记亲自和国云飞打了招呼,之后就秘密传唤了郑明春。在证据面前,郑明春不但交代了贿赂宋涛的事实,还交代了自己贪污侵占企业财产一百六十多万的罪行。

后果是相当地严重,宋涛被双规了,而后又被批捕,判了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郑明春判了有期徒刑七年。

这个结果,本不是李国藩的本意。但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两人只能在监狱里进行深刻的反思了。

现在,李国藩可没心思关心宋涛的事,他正陪着省农大和省农科院的专家,沿着河边查看寒地旱育稀植水稻的秋后长势,进行初步估产。

“国藩,今年你们的水稻可是大丰收啊!按照平米颗数、单颗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来看,平均亩产六百公斤没有问题呀!比小麦每亩增产四百公斤,增收接近两百四十元。国藩,一千五百亩增收三十六万,不算少啊!”一位头发花白,带着深度近视镜的老者对李国藩说道。

“魏老师,今年还是以试验性的推广为主啊!要让农民转变种植观念,就得让他们看到实际情况,见到实效。开始收割之前,我还得组织召开现场会,把沿河的农民请来,让他们看看,再详细算算帐,这样,明年推广到一万亩问题不大。老师,到时还得请你老给讲讲啊!”李国藩说道。

这个魏老师是省农大的作物栽培学教授,栽培、植保专家。曾给李国藩授过课。

“没有问题。国藩,现在看来,技术推广单单靠科研部门不行啊!必须得有配套的行政手段和激励政策。”魏教授说完,抬手一直金浪翻滚的稻田:“就说这片水稻,长势和管护多好啊!可是,其他农民看不到,就不会调动他们种植的积极性。咱们的农民兄弟,现实得很,目光也短了一点啊!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李国藩接过话来道:“不见鬼子不挂线儿。”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国藩,我觉得应该好好总结一下你们乡今年水稻种植经验。对了,张老师,你和李研究员他们的光盘刻录好没有?”魏教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