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缘由(1 / 2)

宦海云飞 灵台山祖 1836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大家一听现在已经名气颇响的国海集团竟然是李国藩的产业,很是惊异。李华说道:“真没想到,国藩书记在仕途上一路高歌,事业上已经让高层惊动。真不知还会有这么大一块自留地。呵呵!立伟,看来,假如你家马叔今后要是想为难国藩,想在经济上找他的毛病,恐怕比登天还难。除非国家不让领导干部经商。”

众人笑了起来。

袁辉接过话茬道:“国家的事不是咱们该关心的。要是咱们关心多了,老爷子们干啥去?国藩哥,我也没有想到国海公司你是大股东。说实在话,国海的张董真是可交可为。我们只见过一面。他到现在还不知道我的身份。这次国海和我们辉煌实业的合作,实事求是地说,你们是吃了不小的亏。嘿嘿!咱哪知道国海和你有关那!国海的张海董事长知道我们的公司虽然技术力量和人员构成都很一般,但背景深不可测,而且拿地的能力强,拿的地块位置也好,就刻意结交我们。条件是他自己定的。一看就是为了和我们做朋友,对我们让的利益很大。国海也是大公司了,这几年的名声也好,还在建设部是挂得上号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如此,我们自然是一拍即合。现在京城里的合作楼盘一期已经收尾了,国藩哥,诸位大哥,也用不着瞒大家,这次我们哥几个在国海让利给我们的前提下,一期差不多弄了一个亿,国海既出工又出力,也弄了有五千万。既然国海是国藩哥的,二期就和国海平均分配利益啦,也不能占国藩大哥太多的便宜不是。沪上的地块也已经获批,国藩哥可能也知道,沪上这三百多亩地可是很值银子,开发后的前景非常看好。可是国海只吃进了一百五十亩。另外一百五十亩还要选择合适的伙伴。”

李国藩愣了一下问道:“国海的事我基本不过问,都是张海在*作。这次沪上的地块只吃进一百五十亩,想必还是资金上出现了问题。我问一下。”说完,拿出手机,给张海打了过去。

张海还是头一次听到李国藩主动问起国海建设的经营情况,非常高兴。自从国海壮大为集团公司之后,李国藩只是每月看一下报表,其他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丢给了张海。张海也不好意思经常打搅仕途正劲的李国藩。好在公司运营的非常好。这次在京城,和名气并不响亮的小公司辉煌实业合作,并且自抑性地提出了吃亏不小的合作办法,完全是看中了辉煌实业身后的背景。这可是取决于张海布在京城眼线调查的结果,知道辉煌实业后面有着高官的影子。否则,拿下好地块哪能那么容易。当然所谓吃亏,就是和辉煌比起来,在合作后的利益分配上,辉煌拿了大头,国海出工出力拿了小头而已。同开发的其他楼盘比,这个楼盘开发后的获益并不小。

正是因为张海的大方讲究,加之现在国海建设在业内的名气,使得辉煌实业毫不犹豫地继续和国海在沪上的开发中保持合作。但沪上的地块较大,现在国海在国内接手的地皮已经有七八块,这块实在难以完全吃下。张海于是就和辉煌实业商量,准备只接手一半。这一半地皮开发楼盘的资金,除了贷款,还得自筹五个多亿。张海还在忙着这个事。

李国藩问明张海不接手另一半地块的原因是害怕楼盘开发过程中资金链断条,沉思了一下说道:“资金没有问题。沪上的另一半地皮也拿下来吧。缺多少钱我来想办法。辉煌实业的幕后老板是咱们的兄弟。利益分配上没必要斤斤计较。”

张海一听辉煌实业是咱们兄弟这番话,知道李国藩已经和京城的太子党们开始交往了。凭李国藩的智慧和为人,以及他的家族背景,在这帮太子党们中间也会如鱼得水。而且,李国藩开始关心国海的事业,这下,今后有困难李国藩肯定不会像以往那样啥也不管,都丢给自己解决。只要李国藩出手,张海深信,没有啥能够难得住他。

袁辉和白二一听国海要把沪上的地皮全都吃下,非常高兴。

他们在沪上弄这块地理位置还算不错的地块时,尽管袁辉的老爸是国土部的部长,但沪上也是藏龙卧虎,险些把煮熟的鸭子弄飞了。后来还是白二出面,找到了沪上的政法委书记。这位书记和白部长是老朋友了,帮着给说了一句话,这才把地块顺利拿下来。至于所谓的拍卖,都是政府搞的噱头。暗地里早就名花有主了。

地块拿下来之后,开发就成了问题。辉煌要在这里赚取大钱,但找到像国海这样即懂得自抑少拿钱,又名气响亮业内认可的公司接手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无疑,国海成了当然的合作对象。不过,这回袁辉还真没有把国海当成冤大头,只是国海的胃口还没有那么大,吞不下这三百亩地而已。

现在好了。既然李国藩说资金不成问题,那就是不成问题。他从哪里搞,张海才不管呢!张海已经习惯把李国藩当成老大了,心中对李国藩有着盲目的崇拜和信任。他觉得,只要老大出手,所谓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荣国威说道:“国藩,要是资金遇到问题,我可以帮你想办法。”

李国藩笑道:“荣大哥,资金上问题不大。只是国海的老总张海怕打扰我,什么困难都要自己克服。这个家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