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秘书风波(1 / 2)

宦海云飞 灵台山祖 2490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第二天一早,严龙宇早早来到了李国藩外间的办公室。昨天晚上,严肃到他家说,校长找他谈了话,不同意他调到市府办,理由是一中语文教研组缺人,像严肃这样的名牌大学硕士生,是学校重点培养的骨干,不能因为他的调离,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们的未来。

严龙宇当时就火了,把电话打给了一中的校长:“王校长,我是严龙宇。我请问一下:你们一中语文教研组多少位老师?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还少吗?为什么调到公务员系列的那么多,到了我侄子这里就成了影响教学质量了?你到底啥意思?”

一中校长叫王海泉,本来是市教委的副主任。这些年,一中大量招收计划外学生,又兴建教学楼、体育场馆、图书馆等等,资金充沛。老校长退下来后,王海泉看好了这个机会,赶紧找到市长钱库,送了一份厚厚的红包,这才从教委副主任位置上调到了一中,捞了个肥缺。他也成了钱库的铁杆奴才。

严肃要调到新来的李市长那里做秘的。他也没心思卡严肃一下。毕竟有严龙宇坐着市府办主任位置,而且严肃要去的还是市长身边。但接到白美玉的电话后,他的想法就变了。

白美玉何许人也?那是钱库的铁杆老姘,可以当钱库半个家。再者说,自己是钱库给调到一中这个肥缺的,哪有不听话的道理。即便钱库走了,可他的势力还在。白美玉就是其中的一个。所以,他才决定不允许严肃调到市政府办公厅。

接到严龙宇的电话,王海泉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打着哈哈道:“严主任,这件事情确实是我们这里缺人,总不能让教育事业遭受损失吧?这点还请严主任理解。”

放下电话,严龙宇心头一阵气恼,可有无法可施,只能明天和李国藩再谈了。

钱库是土生土长的佳城人,从锦绣县干起,乡镇长、书记,到县长、县委书记、副市长、常委组织部长、副书记、市长,每步路都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可以说,在佳城,绝对是钱库的天下。就连势力同样庞大的市委副书记蒋庆生也得甘拜下风。

当佳城市委书记受不了钱库的专横,调到省里的时候,钱库以为这个市委书记的宝座肯定是自己的了。可没有想到,从鲁省凭空降下来个市委书记刘华明,刘华明的岳父又是政治局常委、副总理。这个派头压下来,钱库不敢放肆了,收敛了许多。可刘华明工作起来还是束手束脚,底下的单位大都为钱库的马是瞻。

两人配合了一段时间,刘华明对钱库有些烦了,于是才有了钱库调任西河这个大市市长的举措。

钱库当然不愿离开佳城,可调任西河市市长绝对属于重用,没有不去的道理。哪里想到,到了西河,一下子成了个大笑话。自己竟然落选了,被李国藩给顶掉了。

他不怨恨那些人大代表,再者说,那些代表都是来自基层,你官再大,也奈何不了他们,他们大不了不当这个狗屁代表罢了。所有的怨气都集中在了李国藩身上。

钱库也不是没想过李国藩也有后台,但看到刘华明有后台,处理事情也得悠着来。自己的年纪也五十了,再进步的机会也不大,他不相信李国藩能有什么多少政治智慧,现在既然你调到了佳城,到了自己经营几十年的地盘,还有不报仇的道理。

绝对不让李国藩过舒服了,这就是钱库现在的想法。反正五十来岁了,也不指望进步了,你李国藩后台硬又能把我咋地。

李国藩不知道有这个变故,当天晚上严龙宇也不好把这个消息通知李国藩。

第二天上班,严龙宇才到李国藩办公室,把这个消息通知他。

李国藩一听,心中一阵恼火。自己一个堂堂的市长,调个人做自己的秘书还有阻碍。简直是反了天了。

他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道:“嗯!知道了。”

严龙宇道:“李市长,这个事情恐怕是有着人事局的影子。昨晚我想了一下,这次你让我把关选择秘书,人事局和丁秘书长给我推荐了几个人,只有严肃是我自作主张推荐给你的。这是他们给我的推荐名单。”说完,把一张写满了密密麻麻自己的纸张递给了李国藩。

李国藩接过来一看,这张纸上不但把每个人的简历写了下来,还把社会关系以及隶属的派别也写了下来。都是有着各样后台或者是和钱库有着联系的。

李国藩暗笑:这是想在我身边安插卧底啊!好吧!既然你动手了,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编委办隶属于市政府,李国藩作为市长,理所当然地是编委办主任。而编委办的业务处理地点就在市人事局。李国藩给市人事局打去了电话:“人事局吗?我是李国藩,叫你们的局长接电话。”

白美玉让王海泉阻止了严肃的调转,西里也有点忐忑。现在接到李国藩的电话,她更加心惊:难道李国藩了解了内情?嗯!不会。看他怎么说。

“李市长,我是人事局局长白美玉,您找我?”白美玉嗲声嗲气地说道。

“嗯!把去年下半年和今年的所有人事变动档案都送到我这里来。先口头通知你一声,人事变动现在冻结,文件随后就下来。”李国藩严肃地说道。

白美玉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去年下半年和今年生了不少人事变动,里面确实有违规*作的地方。没想到李国藩要从这里下手。

但没有办法,送去吧!看他李国藩能够查出什么来。

档案送到了市府办,拿到了李国藩办公桌上。李国藩没有看其他的人事变动,而是专门把从教育系统特别是一中的老师队伍调出的人员找了出来,详细审看。这一看,问题就出来了。单单从一中语文组就调出了四名老师。一名调到市人事局,一名调到报社,还有两名调到其他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