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约法三章(1 / 1)

王刘氏看向杨枭,眼神慈爱,像看着自己的外孙般微笑道:“杨小哥有什么话尽管说,老身会替你做主。”曹文诏见状,神色发苦。杨枭只是一个外人,他才是老太太的女婿。可老太太不顾他这个女婿的感受,完全偏向杨枭,让他心中不舒服。然而,曹文诏看到王刘氏流露出的舐犊之情,便知道王刘氏把杨枭当做孙儿看待。一想到这里,曹文诏又是一阵惭愧。老太太年纪大了,却孤零零的无法享受天伦之乐。瞬间,曹文诏的不愉快消失得干干净净,只余下满心的愧疚。杨枭道:“曹先生愿意下山助我,小子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但有的事情,必须事先说好。当着老夫人的面,我要和曹先生约法三章。”王刘氏道:“讲!”杨枭道:“曹先生觉得呢?”曹文诏还没有说话,王刘氏直接道:“他听着便是!”杨枭摇头道:“老夫人愿意帮小子劝说曹先生,晚辈感激不尽。可一旦下山,便意味着不会再有回头路,所以有些事情,必须曹先生自己想清楚,请老夫人不要强迫曹先生。”王刘氏瞥了眼曹文诏,哼了声。曹文诏道:“杨县令请说!”杨枭道:“第一,曹先生下山后必须服从安排。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曹先生是行伍出身的人,应当明白这个道理。”曹文诏道:“不过分,我同意。”王刘氏喜笑颜开,脸上纵横交错的褶子都舒展开来。杨枭又道:“第二,曹先生下山助我,自当竭尽全力,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若是先生下山却想着如何回到滩许山,不如不下山。在其位,必须谋其政。”曹文诏道:“自该如此!”杨枭道:“第三,你下山后,知道你身份的人有限,我不可能大肆宣扬你的身份。正如左老昔日下山一般,不会有大肆的宣传。毕竟,你和左老一样,都是大明朝曾经的风云人物,一旦身份被天下人知晓后,可能引来鞑子的疯狂扑杀。”曹文诏略显惊讶,立即道:“我同意!”对这一点,曹文诏是有些诧异的。杨枭招揽到他,一旦宣传出去,杨枭的影响力必定会更进一步的增强。但杨枭却选择了不宣传,显然是另有目的。曹文诏心思敏捷,一下便明白了过来。杨枭把他隐藏起来,是为了出其不意。等以后战场交锋,才能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杨枭微笑道:“曹先生能全部接受,那是我的荣幸,是嘉定县的荣幸,更是天下百姓的荣幸。请曹先生受我一拜!”他双手合拢,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曹文诏受礼后,沉声道:“我必不会让杨县令失望,也希望杨县令不会让我失望。”杨枭言简意赅的道:“必定!”曹文诏道:“拭目以待!”王刘氏喜笑颜开,曹文诏跟着杨枭下山,意味着出出山后有了可能再娶的机会,万一遇到了倾心的女子呢?到时候,曹家就有后了。这一点才是她最看重的。王刘氏笑眯眯的道:“天色已经很晚了,杨小哥在山上留宿一宿,诏儿也收拾一下行礼。明日一早,再下山不迟。”“恭敬不如从命,多谢老夫人!”杨枭拱手道谢,直接就答应了下来。……南京,豫亲王多铎府邸。书房!豫亲王多铎一身蟒袍衮服,正襟危坐,他生得虎背熊腰,端坐在房中,自有一股不凡的气度,威势赫赫。房中,还有一身黑袍的谋士樊胥。多铎沉声道:“之前杨枭击杀豪格,你建议本王不出兵,把攻打杨枭的事情上报朝廷,让太后一系的人出战。可太后只是下发了一道‘江南事尽由本王处理’的圣旨。明面上,是给了本王权利,可实际上却把攻打杨枭的问题踢回来。”樊胥道:“王爷,太后身边有高人指点。”“谁?”多铎询问了后,立即又自言自语的道:“莫非是范文程、洪承畴等人?这几人都很不简单。”樊胥道:“王爷英明,必定是他们看出问题。”多铎道:“可惜,这几人不愿意替本王效力。”樊胥没有接着多铎的话往下说,道:“在下认为,朝廷之所以不出手,是因为朝廷的力量太弱。如果朝廷讨伐杨枭失败,皇帝威信大减,朝廷必定陷入动荡。可惜,可惜他们不出手。”“是啊,可惜他们没能中计。”多铎轻叹道。旋即,多铎又道:“事实上,击杀杨枭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其一,豪格一系的人必定对击杀杨枭的人感恩戴德;其二,能震慑天下叛逆,增强朝廷的威望。”樊胥道:“王爷,不是谁都能有您那样的魄力。”多铎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樊胥又道:“这一次,可以算是对小皇帝一系的试探,虽然他们不中计,可效果却也非常好。接下来,王爷也能名正言顺的掌控局势。”“此话何解?”多铎眼眸一眯,考校道。樊胥道:“豪格在世时,朝廷要联合您对付豪格,对摄政王和您自然是百般信任。不管您在江南做什么事,朝廷必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豪格死了,朝廷要收归权利,摄政王就是剩下的拦路猛虎,您是摄政王最倚重的人,斩杀豪格自然更会遭到猜忌。”“混账!”多铎呵斥道。樊胥道:“王爷恕罪!”多铎道:“有些话当说,有些话不当说。”樊胥道:“在下替王爷效力,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多铎哼了声,不轻不重的道:“这些话,不能外传。”“臣明白!”樊胥心中一笑,却是正色道:“没有豪格牵制,朝廷会担心您的权柄太大。您一道消息上去,表明是尊敬小皇帝的。同时,您故意示弱奏请朝廷派人接手铲除杨枭,更会让朝廷放心,摄政王在朝中,也方便行事。如今朝廷授权您出兵,您就名正言顺,因为这是朝廷安排的。”多铎说道:“你的意思是,本王现在可以出兵了。”樊胥道:“王爷怎么看待杨枭?”多铎说道:“此人是一个难得的将才,非常不错。”樊胥道:“海纳百川方能成其大,在下建议,王爷先礼后兵,试着招降杨枭。如果失败,再出兵也不迟。”多铎说道:“杨枭此人,不容易归顺。”樊胥道:“洪承畴是一个硬骨头,最后还是归顺了。”多铎哈哈一笑,道:“言之有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切都事在人为。也罢,这件事你去安排,让人前往嘉定县招降杨枭。”“臣遵命!“樊胥点了点头,便退出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