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看命(1 / 2)

</p>

明天戌时见分晓,这句话在杜修明脑海里回荡着。这夜盲症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治好的呀。别说是这个病,哪怕是脸上长个痘,也得好几天才能消除。&lt;/p&gt;

可刚才杜修明一时置气,热血上头,竟然点头答应下来了。草率了,实在是草率了,这不是赶着羊往虎口里送么?&lt;/p&gt;

帐外众人散去,杜安边拍了拍杜修明的肩膀:“修明,你在这别动,我去给你端点粥过来。”&lt;/p&gt;

杜修明这才回过神,一听有吃的,发现自己又饥又渴,喝了两大碗。这是杜修明的长处,就算死到临头了,也吃嘛嘛香。吃饱了之后,杜修明有一句没一句,跟杜安边打听起来这个世界的信息。&lt;/p&gt;

大明嘉靖元年,东南倭寇为乱、北方蒙古俺答、鞑靼入寇,连远在重洋之外的西班牙弗朗机人在沿海劫掠,白莲教起义此起彼伏,四方天灾频发。大明朝可谓内忧外患,而嘉靖帝此刻年仅十四岁。&lt;/p&gt;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位在危机四伏中成长的天子注定不凡。面对这个时代,杜修明本该满是憧憬,冲出去大干一番,可他现在却踟蹰于生死之间,尚不知能不能见到明天,准确来说,是后天的太阳。&lt;/p&gt;

言谈之中,杜安边不断暗示,要杜修明养老送终。救命之恩,于情于理杜修明都要答应。可明朝的军籍是个天坑,让杜修明望而却步。&lt;/p&gt;

一入军籍,便世世代代为军籍,哪怕断子绝孙,也要从旁系、同族甚至同乡抓一人来接位。军籍不可转其他户籍,更不能科举当官。在社会之中,一度被人看不起,低人一等。&lt;/p&gt;

可杜修明转念一想,别人四五岁开始读书,读到四五十岁还不一定能高中,他再怎么牛也和专业户比不了。不能科举,损失不大。如果都是混在底层,跟着杜总旗,肯定要比一般老百姓要好过。&lt;/p&gt;

到时候借着给杜家传宗接代、兴旺香火的理由,多娶他几个小妾,应该不是难事吧?那得买条多大的被子才能盖得住啊……杜修明想着想着,脸上是一阵晴一阵阴,死到临头的事,竟都忘了。&lt;/p&gt;

杜安边忍不住推了推问道:“修明,你想什么呢?不会是病又发作了吧?我这就去找尹郎中……”&lt;/p&gt;

杜修明忙是摆手道:“爹,我在想等这一仗打完去哪里。我没什么本事,怕是无法报答爹的救命之恩。”&lt;/p&gt;

杜安边想了想回到:“你都叫我爹了,什么恩都不用提了。家里有百十亩田,一年下来,就算不做事也不愁吃穿。爹命不好,膝下也没个种。只要你乐意,那百十亩田都是你的。”&lt;/p&gt;

动之以情,诱之以利,杜安边的诚意可以说全拿出来了,只让杜修明给他养老送终,可杜修明却反而拿不定主意了。这也不怪他,初来乍到便遇到这天大的好事,谁能不多个心眼呢?&lt;/p&gt;

杜修明打了个哈哈:“人家六十岁还能生儿子,爹怎么能不行呢?等这一仗打完,我替爹去找个四十八岁的黄花大姑娘!”&lt;/p&gt;

杜安边气笑了,骂道:“鬼话,这世上哪有四十八岁的大姑娘,真要四十八岁还是大姑娘,那就不是人样了!咳咳……你既不愿现在说,那就不勉强你。仗打完之后,你还不愿意的话,离开就行。”&lt;/p&gt;

杜修明不再说话了,本是大病痊愈,又经历了这些事,跟着营中将士吃了些肉汤,一头睡下,再醒来已是次日下午,又快天黑了。&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