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为天下传武道(1 / 2)

</p>

余家门外的水塘边,余水成拿着十分简易的鱼竿,正在钓鱼。杜修明老老实实站在一旁执弟子礼。&lt;/p&gt;

二人十分安静地看着水面,听清风拂过,树枝抽芽。半晌,余水成开口道:“修明,老夫所学的机关之术,已经全部传授给你。但机关之术,高深精妙,老夫只能领会十之一二。剩下的,全要靠你自己去慢慢悟。”&lt;/p&gt;

杜修明点点头,并未言语。这些日子,余水成可不光教他机关之术了,还教了他许多战场上的知识,还有一些敌人暗算的招数。杜修明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子,这些提防别人暗算的经验,正是最需要也最缺乏的。&lt;/p&gt;

余水成是个武痴,从武功到兵法,他广有涉猎。就说那精通的一些功夫,杜修明连十分之一都没学到。别说杜修明,就是余水成的两个亲儿子,余立强、李立刚,也只是各自学了不到三成。奈何余水成一身本事,却时运不济,施展不出来。&lt;/p&gt;

不过,余水成倒是夸赞余云亦,天资过人,已是暗中将他的大半本事学到了,唯独交给杜修明的这些,余云亦学不来。只不过小姑娘的社会阅历比杜修明还少,有一身功夫,如同拿着火箭筒的小孩,还是很容易被人陷害。&lt;/p&gt;

故而这些日子余水成一直在说,杜修明与余云亦十分互补,若是能互相学一下,将来成为武学大家,也是有可能的。可惜的就是,余云亦是个女子,杜修明又不是从小练功,年纪大了,什么功都练不了。&lt;/p&gt;

杜修明对什么武学大家不感兴趣,单说他从余水成这里学的本事,已有了高人一等的本事,和足够自保的本领。传道授业之恩,亦如同生身之恩。这种大恩,是报不了的。杜修明沉默在一边,看着余水成的钓竿。&lt;/p&gt;

这钓竿,就是只有一根杆、一根棉线、一个铁钩,连浮漂都没有,什么鱼饵都没有,便丢了下去。&lt;/p&gt;

余水成接着又道:“时天下重文轻武,但修明切记,不可妄自菲薄。自古文武并重才是盛世之状,如今重文轻武,实朝廷之病患也。你我传承武道,并未为了荣华富贵,也绝非为了史册留名。而是为了在那武道松弛,外敌入侵之时,匡扶社稷,救天下百姓与危难之际,这才是你我习武之人该做的!”&lt;/p&gt;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lt;/p&gt;

余水成这一番话,真是令杜修明振聋发聩。从进余家练功以来,杜修明的目的就不是特别的“单纯”,一开始是为了跟余云亦接触,后来也就是想着学点本事自保而已。但从未想过,将来能拯救天下苍生什么的。&lt;/p&gt;

可笑那多少穷经皓首之大儒,亦如杜修明彼时的想法一样。但经过余水成的这一番话,杜修明此时却感到肩头上落下了一个担子。&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