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第三场技勇(1 / 2)

</p>

武举的考场之外,唐胜伴着青灯古佛,闭目而思。脑海里闪过的,乃是这一辈子的经历,血海深仇,快意江湖,纵剑走天下,一幕幕呈现出来。&lt;/p&gt;

唐胜这一生是痛苦的,每回忆一遍,都是巨大的痛苦。唐胜坚持着,只要能仔细回忆完,以后就能像看客一般,看待自己的前半辈子。但每一次回忆到了同一个地方之后,思绪便猛然间断了。&lt;/p&gt;

只见唐胜额头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液,陡然惊醒,他旁边的一位老和尚饶有兴趣地看着他,问道:“这位施主,来本寺拜佛的人,皆有所求,求财求子求寿求功名利禄,可你却不同,拜在佛前,竟数日无语,不知施主有何难言之隐。”&lt;/p&gt;

唐胜瞥了一眼那老和尚,本来目光狠厉的,但看到老和尚慈眉善目的,目光里的狠厉便消失了些,叹了口气道:“我不求佛,我到这里来,是我家少东家,看我心里戾气膨胀,让我到这里念经礼佛,除一除戾气的。”&lt;/p&gt;

老和尚听了这个,双手合十,诵了一声佛号,道:“善哉善哉,贫僧吃斋念经打坐烧香,也不过是渡己一人罢了。而施主的少东家,却是一语拉出魔道,引入正途,真可谓是菩萨心肠了,你又有什么可伤心的呢?”&lt;/p&gt;

唐胜怔了怔道:“少东家是菩萨心肠,可我……可我心里,总有一事想不明白。你们佛门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难道那些作恶多端的恶人,一朝行善,就能成佛了?而好人一辈子行善积德,却要受恶人欺负。”&lt;/p&gt;

听了这话,那老和尚笑了笑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好人放下屠刀,才立地成佛。那些恶人放下屠刀,投身畜生道而已。你当然疑惑,好人为何拿起屠刀呢?实则你不清楚,菩萨低眉、金刚怒目,佛也有发怒的时候,但佛放下了屠刀。”&lt;/p&gt;

唐胜嘴里念着菩萨低眉、金刚怒目这几个字,忽然想明白了些什么,抬起头问那老和尚道:“佛也发怒,我不放屠刀。老和尚,不,老禅师,我的经念完了,我还有一桩大仇,要去报了!”&lt;/p&gt;

说完之后,唐胜从左手取下杜修明给他的佛珠,带在了右手上,目光坚毅地走了出去。这些年来,灭门之仇固然可恨,但一直让唐胜意志消沉的事情,却不是这件事情。想当年,他去大内将恩人救出之后,名声大振。&lt;/p&gt;

却没想到,正是这件事情,唐胜感受到了最深的背叛。那个时候,唐胜武艺已经日渐成熟,日子更是顺风顺水,还有了家室。灭门之仇,唐胜也不想报了。可他的那位恩人,救出来之后,仍旧怕朝廷追杀,对唐胜一家子也产生狐疑。&lt;/p&gt;

风高月黑之夜,趁着唐胜不在,那位救出来的恩人,却将唐胜一家子再次全部杀害,消失得无影无踪。前次灭门,唐胜尚小,可这一次,却是切肤之痛。昨日恩人变仇人,唐胜疯了似的寻找,找到之后,却又没有动手。&lt;/p&gt;

唐胜要等到那人,也有了妻儿之后,让他也尝尝这种痛苦。这几年之中,唐胜借酒浇愁,四处躲藏混日子。遇到杜修明之后,日子重新好了起来,可好起来之后,唐胜反而日夜做梦,还下不定决心去报仇了。&lt;/p&gt;

直到这一刻,唐胜才决定去除掉心里的这个魔障。可当年那个恩人,与杜修明还有些关系。那人不是别人,正是杜修明在兴济县遇到的徐胜男家的教头杨教头。唐胜从寺庙里出来,孤身一人拿着刀,便直奔兴济县。&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