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纾困的办法(1 / 2)

</p>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于军,自然也要用之于军。杜修明腾挪辗转,将军户经商的事情,变成了军户存钱,照样拿原来的钱,雇原来的人。仅仅是所有权,变得有些尴尬而已。&lt;/p&gt;

再加上杜修明承诺,从军户那些产业收上来的税,都用在军户身上,而且兵马司还会从别处的税挪过来用在军户上。这么一来,军户的利益不仅没有受损,而且还赚了。要紧的是,免去了很大的风险。&lt;/p&gt;

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人会拒绝。那就是将军中的产业,视作自己家业,视作自己的私产。这种人,最为可恶,不仅坏了朝廷的章程,还坏了底下的规则。对杜修明而言,这些人不是背后的支持者,而是给自己挖坑的人。&lt;/p&gt;

能够由兵马司拿税钱供养老幼军户,已经赢得了大多数军户的心,杜修明也不怕得罪几个硕鼠。再者说来,手里握着他们的钱袋子和天下军户钱袋子的信息,那杜修明在军中的地位,自然就可以想象了。&lt;/p&gt;

杜修明仔细解释了一通,众人才明白其中的深意。但这个腾挪辗转的事情,光靠一张嘴去说,肯定是不太够的,还要敲山震虎,更要大势所趋。造大势,就得靠人,杜修明拿出来余水成当初给自己的名单。&lt;/p&gt;

这名单之上的人,经过杜修明的筛选盘查,找出了其中在京城,而又靠得住的。杜修明将这名单抄了一份给杨弘,让他去军中游说。但杨弘此人,说话比较笨拙,杜修明又给了一份给余云亦,让她在暗中帮忙。&lt;/p&gt;

只要能争取这些人的支持,再和兵部那边打招呼,这就造出来了大势所趋的样子。杜修明又让陈言金和唐胜,带着兵马司的人,按着账簿去查税,查那些以身试法,想着能躲过征税的人。&lt;/p&gt;

而杜修明自己,则要去办两件事。一是亲自去查那些皇亲国戚的税,只要这些人都交了税,那剩下的便知道杜修明的手段,这便是敲山震虎。二是安抚占粥棚的老军户,将自己供养军户的计划说出来,赢得民心,这才是造大势所趋的内核。&lt;/p&gt;

京师原本只有内城,后来成为市井繁华,街道变多,才增修了城墙,将这些市井囊括进来,修成了外城。可到如今,外城也不够用了,于是城外还延伸了不少街道市集。为了粉饰太平,难民、乞丐都会被拦在外面。&lt;/p&gt;

至于城内那些乞讨的,靠在天子脚下,其实并不太难过。更有甚者,白天穿着烂衣服沿街乞讨,晚上就换了长衫去青楼、赌坊潇洒。故而兵马司的居养院粥棚,多设在城外这些市集里,为的是将粥棚的粥施在真正需要帮助的人。&lt;/p&gt;

巧的是,成为屯田的军户,未得军令,更是全都不得入城。凡私自入城者,以谋逆罪处置。&lt;/p&gt;

当初,杜修明将余立强、易勇魁等人叫来帮忙的时候,也只敢让他们在外城的门口抓人堵人,也有这个考虑。唯有任磐,顶着秦观江的名号当官,才能让他夺黄天虎在西门的兵权。&lt;/p&gt;

这时,杜修明带着福贵,身边不过七八个随从,来到了被占的粥棚附近。这里外面围着看热闹的百姓,里面又围了一圈顺天府的衙役,最里面才是粥棚。粥棚里站着三十多个人,看起来年迈,但身子骨可半点不虚,一看便是军中一辈子的人了。&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