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找家长(1 / 2)

</p>

腾挪辗转的法子,不止杜修明会。那些宗室皇亲,早就有许多办法为自己敛财。比如楚王,家里不经商,连安禄荣底下的商铺,也几乎没有。但他们只要为京城这些个恶霸提供庇护,收的保护费,就比亲自经商要多得多。&lt;/p&gt;

还有其他宗室,莫不如此。仗着自己的身份,为这些个商铺提供庇护,自然就能收到钱。甚至于,这些商铺本就是宗室变着法经营的。譬如,先收买一个门人,对外宣称此人与自己没有半点干系。&lt;/p&gt;

然后,再借一笔钱给这位门人,让他去京城中经商。不论是买房、买地,还是干什么,等定期换了利息,这门人肯定是一分没赚。等还钱的时候到了,一文钱没有,那就只能拿着房产、地产却抵偿。&lt;/p&gt;

这一来二去,就等于是宗室雇用掌柜替他们办差。等有了房,就更容易了,把这房子租给别人,然后所有利润,全都算作房租,交给宗室便行。&lt;/p&gt;

这些宗室的田产是免税的,不论是种粮食还是种布匹,全都不要给朝廷交一文银子。而他们要给天子象征性的上贡,这一路上贡,遇到里卡也是不要纳税的,甚至还能享受一路的款待。这一来相当于藩王宗室,原材料成本低廉,运费全免。&lt;/p&gt;

再加上原来的京师,商税全被那些欺软怕强的兵马司恶吏和混混把持,故而宗室藩王在京中那些店铺,几乎全都是免税。这样一来,这些宗室藩王就利用自己的优势,大肆扰乱市场,处处与民争利。&lt;/p&gt;

到了杜修明这里,这些藩王宗室,便成了带头抗税的。只要这些藩王宗室的税收不上来,那剩下那些人,便会全都找借口抗税。可藩王宗室这么多,又先对哪一位下手呢?&lt;/p&gt;

杜修明看着手中整理出来的名单,不由感叹,这当王爷还真麻烦,就连取个名字也麻烦。就如周王朱睦?、遂平王朱子堼、鲁王朱健杙、晋王朱知?,就这些个字恐怕要惊了仓颉一脸,可能就是专门造出来给这些王爷用的。&lt;/p&gt;

在这些藩王里,有太祖、成祖以及历代封的王,这些有的得势,如楚王一系,能够与朝廷再度攀上关系,重新围绕在权力中心周围。那些不得势的,则是一直只能吃老本,照样树大根深,目无朝廷。&lt;/p&gt;

还有一些,便是与当今天子有关系的。都是明宪宗之子,也就是当今天子的叔辈,都算是新晋的王爷。如汝安王朱祐梈、荣庄王朱祐枢,这些王爷国小,势力也浅着,在京城更没有几家铺子。但凭着和当今天子亲近,肆无忌惮罩着一批人。&lt;/p&gt;

杜修明翻来覆去找这些藩王的盘根错节的关系,就如同钻进了迷魂阵,半天都找不到头绪,不知从哪里下手。 正在杜修明毫无头绪时,杨弘从外头进来了。看样子游说京卫的事情,有了成效。&lt;/p&gt;

杜修明见此,给杨弘倒了一杯半温的茶,只见杨弘一饮而尽,笑道:“少东家,京师上直二十六卫,五军都督府所属三十三卫以及非亲军而不隶都督府者十五卫,总计七十四卫的指挥使,我都去见过了。其中一半立马答应,还有三四成想观望一下,剩下的虽未表态,可也没反对。”&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