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玉米与秋试(1 / 2)

</p>

“这文房四宝嘛,留给儿孙用,还算不错。”杜修明说着这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话,偷偷看了一眼杨慎,发现杨慎已然陷入心痛无法自拔。接着,杜修明摇摇头道:“但君子不夺人所爱,杨大人,请你还是收回吧。”&lt;/p&gt;

“这,杜大人,我……”&lt;/p&gt;

“不要着急,秋试泄题案,要想查出幕后黑手来,简单得很。可你想想,查出来了又怎样?能犯这个案子的,要么是最后放手一搏,破罐子破摔,你杀了他却发现他早就该杀了。要么就是根本不怕,你查到最后,却发现根本动不了他。”&lt;/p&gt;

杜修明摇头叹了口气道:“不管怎样,最后都会不了了之。这很明显,最后只有杨大人担下罪责,杨阁老才有机会回旋。杨大人,你眼下的当务之急,不是查出真凶,而是将这件事情担下来,平息此事。以退为进,出任地方官,暂避一时。”&lt;/p&gt;

杨慎的眼睛亮了一下,又马上黯淡了下去,对杨慎而言,杜修明的话确实是指明了一条路。可话说回来,让他去当地方官,无异于是明珠暗投。但他不知道的是,杜修明这是有自己的小九九。&lt;/p&gt;

不管是宋刻版古籍,还是千年一遇的笔,亦或是米南宫的墨、黄庭坚的砚台、李清照的燕子笺,都只是死东西。杜修明要去江南,带这些东西过去,一不能招兵上阵,二不能安抚黎民,要之无用。&lt;/p&gt;

若是拿来传家,则更加不必了。百年之后,米南宫的墨,绝对不如杜修明的亲笔书要值钱,这杜修明是自信无比的。与其要这些死物,倒不如要个人,这个人就是现在大明第一才子,年轻一辈中的魁首,杨大才子。&lt;/p&gt;

杜修明看着杨慎纠结的样子,回到:“这样吧,查案子也不是不能查,但只要你能答对本官一个问题,那本官就帮你查这个案子。”&lt;/p&gt;

杨慎这才抬头道:“什么问题?”&lt;/p&gt;

杜修明不语,默默走出房间,径直往杜家酒楼而去。入秋以来,酒香鸡肥,酒楼的生意又热闹了一些。以前的杜家酒楼,又往对面买下了一栋,两个对脸一起开店。杜修明到这里,杨慎那是一脸疑惑。&lt;/p&gt;

此刻,两人都穿着便服,福贵早已到此,将酒楼里的伙计都打了招呼,故而根本没有人来阻拦。杜修明带着杨慎,不去别的地方,却来到了酒楼下的菜园里。菜园之中,一颗颗玉米,已然成熟,玉米的须须变成了黑色。&lt;/p&gt;

杨慎不解的看着眼前这些植物,既不是梅兰松竹那些雅植,更不是蔬菜。明朝人常常喜欢用植物来说事,譬如王阳明看竹子格物。杨慎倒想看看,杜修明要那这些个东西说什么。&lt;/p&gt;

只见杜修明拉起裤腿,将袖口绑好了,上前撕开玉米棒的外皮,里面露出来了金灿灿一粒粒饱满的玉米,令人欣喜。就连杨慎这种没见过的,看到这一幕之后,也不由得开心起来:“杜大人,这我倒是头一回见。这种果实,能炼金么?”&lt;/p&gt;

杜修明摇摇头道:“杨大人,此物就是本官的问题。只要你能答出此物的用处、名字,本官就答应你去查案。”&lt;/p&gt;

杨慎默然不语,看着这玉米,说不出半个字来。这种植物,与他以往见过的东西都不一样,就是猜也猜不到嘛。但杨慎可是大才子,他看着酒楼周围,种下了这么多东西,便决定猜一把。&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