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 / 2)

回眸一笑 东奔西顾 8046 字 2022-12-19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梅竹双清,高攀了

次日晚饭,萧子渊在饭桌上开口,“伯母,我明天就回去了。”

随母并没有多惊讶,只是点点头,“有时间了再到家里来玩。”

萧子渊看了随忆一眼,笑着回答:“会的。”

吃了晚饭,萧子渊上楼收拾东西,随忆被随母叫到房里。

随母指着桌上的一个礼盒对随忆说:“明天让子渊带回去吧。”

随忆打开一看,倒吸了口气,“妈妈,您干什么?”

随母瞄了一眼随忆,叹了口气,意有所指,“你这个傻丫头,收了人家那么重的礼,回礼不够重,怎么让人看得起我女儿?以后他家里的人知道了,你的腰杆还怎么挺得直?”

随忆一下子就明白了,随母指的是那支簪子。她顿了下又开口:“可是,这是外公最喜欢的。”

随母一脸风轻云淡,“你外公喜欢的多着呢,书房里这种东西多得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

随忆最后只好抱着礼盒上楼去找萧子渊,吞吞吐吐地开口:“我妈妈说送给你的。”

萧子渊接过来打开一看便明白了随母的意思,笑了下合上盖子,“我收了,谢谢伯母。”

随忆看着萧子渊欲言又止,总觉得他们的感情里不该掺杂这些钩心斗角,“你真的明白?”

萧子渊拉着随忆坐在床边,揉着她的头发,“你有个好妈妈。”

萧子渊是第二天一早离开的,送他们回来的那辆车还停在上次的位置。随忆在距离车子几米的地方,笑着和萧子渊道别,笑容有些勉强。

萧子渊把东西放到车上后转身,“我走了。”

随忆站在原地点头。

萧子渊叹了口气,似乎也有些舍不得,对着随忆张开手臂,“过来再让我抱抱。”

随忆低头笑了下,下一秒便眉眼含笑地扑了过去,搂着他的腰深吸一口气,“你身上的味道真好闻。”

不知萧子渊怎么就想起很久之前的事情,戏谑着缓缓开口:“怎么?我身上可没有福尔马林的味道。”

随忆愣住,随即也想起来,忍不住笑了出来,“以前是我浅薄了,我以前从来不知道原来一个人身上真的有属于他自己的味道。”

还有他指间熟悉的浓浓墨香——随母每天以各种名义拉着萧子渊练字,萧子渊欣然接受,不知不觉间便带了墨香。这让随忆想起外公,那个慈祥儒雅的老人,那种感觉很温暖,很踏实。

说完又埋进萧子渊的怀里,耳边是他的心跳,沉稳安定。

随忆很小声地说了句:“萧子渊,你要快点回来……”

萧子渊听到后收紧手臂,缓缓回答:“好。”

车开出很远后,萧子渊才开口:“怎么样?”

从刚才就坐在后座上闭目养神的人懒洋洋地睁开眼睛,笑得雍容华贵,“好久没来这边了,风景真是不错,怪不得当年乾隆爷要七下江南,你倒是会找地方。”

萧子渊似乎早已习惯了他的不着四六,把图纸递过去,“我找乔裕看过了,你看看吧。”

旁边的少年没接图纸,反而挑眉看向萧子渊,萧子渊平静地和他对视。

萧子渊许久没见陈慕白了,他有一张精致俊美到极致的脸,狭长的眉毛斜飞入鬓,满目春色,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却难掩一身贵气。

萧子渊一直以为他认识的人里面,江圣卓的五官长得最出挑了。

江圣卓是江家的幺孙,江爷爷和乔裕的姥爷是战友,萧子渊的父亲、江圣卓的父亲,还有乔裕的父亲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后来虽然有各自的原因分开了几年,但最后又住进了一个大院里。他和乔裕大了江圣卓几岁,那个时候的江圣卓虽是个粉雕玉琢的小正太,但那张脸却已显现出妖孽的迹象。

谁知那一年,陈老领了个孩子进门,那是他第一次见到陈慕白,只看了一眼便清楚了他是江圣卓的同类。

如果说江圣卓是妖,那陈慕白就是魔。

从此以后,萧子渊又结识了许许多多的人,在相貌方面却再无人能出两人之右。

陈慕白看了萧子渊半晌,慢悠悠地摸出一支烟,还没点燃就被萧子渊扔出了窗外。

萧子渊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声音渐渐冷了起来,“陈慕白,你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

陈慕白也不恼,收起烟盒笑了起来,“这是林家的地盘啊,你干吗不找林辰?”

萧子渊没多解释,“林家不行。”

林辰的堂姑嫁给了随景尧,如果这件事林家出面,随母和随忆怕是心里会不舒服。

陈慕白油嘴滑舌地打太极,“那我也不行,我就一穷学生,你找我干吗?”

萧子渊斜睨陈慕白一眼,冷哼着,“立升的幕后操盘手是陈慕白这件事,需不需要我说出去?”

陈慕白眉头一挑,很快妥协,“萧子渊就是萧子渊,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的眼睛。本来我也想接,不过那块地有问题,上面有人命的,是块烫手的山药,没人敢动的,你不会不知道吧?”

萧子渊一笑,眼底却不见笑意,“那么好的地方,不棘手还会留到现在吗?”

陈慕白把玩着手里的打火机,一开一合间火苗蹿起又熄灭,“你既然知道还找我?”

萧子渊看着陈慕白,“都说陈家的慕少做事正中带着三分邪,一向喜欢剑走偏锋,越是别人不敢碰的东西他越爱,难道不是吗?”

陈慕白听后很快笑起来,沉吟片刻又开口:“如果我接了有什么好处?”

萧子渊看向窗外,轻描淡写地回答:“接了,没好处。但是不接,会得罪我。”

陈慕白眯着眼睛想了半天,收起图纸,“行吧,我接了。”

萧子渊的唇角勾起不再开口。

陈慕白继续闭目养神。

过了半晌,萧子渊的声音再次响起,和刚才相比带了几分温度。

“华尔街的饭好吃吗?”

萧子渊知道他的经历,知道他的艰辛,到底认识了十几年,他面上虽然没表现出什么,可心里一直把他当弟弟看。

陈慕白在车内宽敞的空间里优哉游哉地跷起二郎腿,声音中透着慵懒和不屑,“好吃,天天打仗,吃人肉喝人血啊,滋润死了,比在陈家内斗有意思多了。”

萧子渊被他逗笑,“真想不明白绕了一圈你会去那种地方。对了,你在那边应该和江小四离得挺近的,有联系吗?”

陈慕白立刻翻脸,“停!别跟我提他啊,我跟他不是一路的!”

萧子渊知道两个人的恩怨,便不再提。

倒是陈慕白来了兴致,“刚才那女孩是你女朋友啊?”

萧子渊还没跟家里提过,怕陈慕白到处乱说便没搭理他。

陈慕白丝毫不在意他的冷淡,兴高采烈地凑过来,“说说啊!还没见过你对哪个女孩子这么温柔呢。”

“……”萧子渊继续保持沉默,于是陈慕白自言自语了一路。

“你们在一起多久了?”

“我刚才没看清,要不是你警告我,我早就下车去看了……”

“你爸妈知道吗?”

“对了,不是有个姓喻的在你身边好多年了吗……怎么换人了?”

萧子渊被陈慕白聒噪了一路,一到x市,便把他踢下车自生自灭去了,就此被陈慕白戴上了过河拆桥的帽子。

到了自家门口,萧子渊刚从车上下来就看到萧子嫣一路小跑着冲过来,“哥!”

萧子渊笑着接住她,等她站稳了才开口:“今年怎么回来得这么早?”

萧子嫣一脸不高兴,“还说呢,我毕业你都不去看我,一放假我就回国了。倒是你,回国也不回家,爸妈都知道了,哥,你惨了!”

萧子渊丝毫不见慌乱,把行李从车上拿下来,边说边往家里走,“爸妈都在?”

萧子嫣跟上去,“这个时间爸怎么可能在,去开会了,妈妈在。”

萧子渊不动声色地松了口气。

进了门,萧母看到他很高兴,也没多问什么便准备开饭。

饭桌上一切如常,萧母很久没见儿子,笑着给他夹菜,让他多吃点。

倒是萧子嫣有点看不明白,一脸不服气,“妈妈,我晚回来一天就被您念了一晚上,哥好几天没回家了,您怎么都不问他!”

萧母把汤递给女儿,“你以为你哥哥跟你一样啊,他心里有数。”

萧子嫣小口地喝着汤抗议,“您这明明就是区别对待嘛!”

萧子渊笑着摸摸妹妹的脑袋,“快吃饭,哥哥给你带了礼物回来,吃完饭拿给你。”

萧子嫣一听立刻高兴了,“真的啊?”

看到萧子渊点头,便不再说话一心一意地吃饭。

吃完饭便追着萧子渊要礼物,萧子渊拿出一对耳坠递给她。

这是他和随忆在小镇上闲逛时买的。那是一家纯手工的首饰作坊,店面不大,胜在有特色。一个样式只做一件,手法特别,做工精细,让人叹为观止。

当时随忆一眼就看中了这一对耳坠,萧子渊以为她喜欢。

谁知她拿起来却问他:“好看吗?买下来送给你妹妹好不好?”

他当时一愣,他在她面前提起妹妹的次数屈指可数,可她却记下了。

萧子嫣看了果然高兴,戴上之后站在镜子前左看看右看看,然后转头问萧母:“妈妈,好不好看?”

萧母笑着看了看,“好看,配你昨天新买的那件裙子正好。”

萧子嫣歪着脑袋想了想,“那我去试试。”说完便跑上楼去换衣服。

萧子渊这才拿出箱子里的礼盒放在萧母面前,什么也没说。

萧母接过来打开看了一眼,脸上笑容未变。

萧子渊迟疑了下,“妈妈,您还记得去年我们在医院见到的那个女孩子吗?”

萧母想了一会儿,“随忆?”

萧子渊点头,看着萧母的眼睛,一脸的认真,“妈妈,我很喜欢她。”

萧母对这个消息一点也不意外,她意外的是萧子渊说“很喜欢”。

从小到大,萧子渊内敛淡漠,从没听过他说对什么东西什么人“很喜欢”。

“这几天是和她在一起吗?”萧母看着萧子渊问。

“是,我一直想去她生长的地方看看,这次有机会便去了。我送给她一件礼物,这是她妈妈的回礼。”

正说着,萧父从外面走进来,坐在了萧母的旁边,看着妻子和儿子,又瞄了眼桌上的礼盒。

萧母把茶递到萧父手里,笑着开口:“子渊有女朋友了,是他学校的学妹,我见过几次,是个不错的女孩子。子渊送了她礼物,这是她妈妈的回礼。”

萧父面上波澜不惊,忽然想起了什么便问:“上次那幅字也是她写的?”

萧子渊点头,“是。”

萧父又看了看礼盒里的东西,微微笑了下,“梅竹双清?好东西,听说这是已故国学大师沈仁静的最爱。”

萧子渊知道萧父的意思,“那是她外祖父。”

他也是这次去了她家里才知道的,一直以为只是普通的书香门第,直到那一刻他才知道为什么上次问起的时候,林辰会支支吾吾地欲言又止。

据说沈仁静一生宽厚谦和,把名利看得很淡,最不喜欢身边的人打着他的旗号说话做事,晚年更是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不愿再被人提起。

萧父沉吟片刻,“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这么看,算是咱们家高攀了。”

萧子渊听了这话眉头便皱了起来,沈随两家的事情父亲不可能不知道,可是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知道这不是他和随忆两个人的事情,他背后是萧家,而不管怎么样她都姓随,一旦这两个名字摆在一起拿到台面上那就是两个家族的事情。

他从成人开始,爷爷和父亲就不时地提醒他不要和生意人打交道,更何况是结为姻亲?

萧子渊还未开口,萧父便又出声:“明年你就该回来了吧?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呢,现在谈这些言之尚早。”

这些年,萧子渊提出来的事情父亲鲜少有不同意的,可现在父亲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他实在摸不清父亲到底是什么意思。

萧子渊还想再问,萧母却在一旁开口:“等时机成熟了,带来给我们看看。”

萧子渊知道这件事急不得,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也没资格谈婚论嫁。今天他之所以提出来就是想探探父母的口风,虽然萧父的态度不明朗,但也没有一口回绝,这总算是个好的开始。

父子俩又聊了点别的,萧子渊便上楼去了。

萧母热了饭菜坐在旁边陪着萧父,看他脸色没什么异常,便有些好笑地开口:“你今天怎么了?心里不舒坦?刚才吓到你儿子了。”

萧父虽然表面上对这一儿一女要求极高,是个典型的“严父”,可他心里却是最疼这两个孩子的。

萧子渊小的时候身体不好,时常发烧,他工作那么忙,还整夜整夜地守在萧子渊的床边。萧子嫣出生的时候,他特意从外地赶回来,抱着女儿像是捧着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脸上的笑容带着父亲的慈爱和骄傲。萧子嫣从小调皮捣蛋不知道闯了多少祸,他虽然总是绷着脸,却从来不舍得打她一下。

萧父放下筷子也笑了出来,难得地开起了玩笑,“当年我娶你回来的时候,老爷子可没少难为我,如今怎么能这么轻易如了这小子的愿?”

萧母想起陈年旧事有些动容,搭上萧父的手臂,“那个女孩子我见过几次,确实不错。”

萧父拍拍萧母的手,“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孩子啊,你这么喜欢。”

萧母想了想,“倒也没什么特别出挑的地方,不过就是让人喜欢,有机会你真该见见。”

萧父看萧母似乎已经有了要做婆婆的喜悦,顿了下开口:“子渊的眼光我是相信的,一般的女孩子他也看不上,不过随家……到底有些棘手。老爷子对子渊的期望那么高,他不拿出点成绩来,怕是难过老爷子那一关。

“再说他年纪还小,不着急。我看他这么早就把这个问题摆了出来,一是顾忌随家的问题来探探我的口风;二呢,恐怕他是担心‘强强联合’。”

说完有些好笑地看向萧母,萧母也有些莫名其妙,半天才开口:“我们俩……像是那种包办婚姻的父母吗?”

萧父喝了口汤,一脸轻松,“毛主席说了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娶老婆的事情啊,还得他自己来。咱们就不用操心喽。”

萧母听了彻底放了心,刚才萧父的那句“高攀”也吓了她一跳,现在看来是虚惊一场。

吃过饭萧父去书房看文件,萧母便去了萧子渊的房间。她站在门口,敲了敲房门,然后推开虚掩的房门,兄妹俩脑袋凑在一起正趴在台灯下,听到声音一齐抬头看过来。

“还没睡啊?”

萧子嫣一脸懊恼地点点头,然后看向萧子渊,又问了一遍不知道已经问了多少遍的问题,“哥,能修好的吧?”

萧子渊正拿着镊子小心翼翼地把一颗极小的装饰物黏到耳坠上,一脸专注,嘴上还不忘安慰妹妹,“能啊。”

萧母看两个人正忙着,便坐到床边等着,看着看着慢慢笑起来。

似乎两个孩子又回到了小时候,破坏大王萧子嫣经常泪眼婆娑地举着被她弄坏了的玩具来找萧子渊,委委屈屈地抱着希望问:“哥哥,能修好的吧?”

在她眼里,哥哥似乎是无所不能的。

那个时候的萧子渊还是个小孩子,面对妹妹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总是一脸无奈,皱着眉头硬着头皮去修坏掉的玩具。修好了固然好,倘若没修好,又得手忙脚乱一脸愧疚地去哄哭得一塌糊涂的妹妹,似乎把玩具弄坏的是他。

一切都清晰鲜活得似乎就发生在昨天,原来一转眼两个孩子都长这么大了。

最后,萧母在萧子嫣欢呼的笑声中回神。

萧子渊小心翼翼地把耳坠放回盒子里,“行了,等晾干了就可以了。”

萧子嫣心满意足地捧着首饰盒走了,走前还不忘对着萧母傻笑,“萧夫人,你儿子好厉害啊。”

萧子渊知道母亲找他肯定是有话说的,就走过去关上房门,一转身便看到母亲笑着看他不说话。

萧子渊有些奇怪,“妈,怎么了?”

萧母拍拍旁边的空位,叫萧子渊过来坐,“你今天怎么了,难得见你这么六神无主。”

萧子渊有些不好意思和母亲谈这个话题,看着床正对面墙上裱好的那幅字,脸上带着笑缓缓开口:“小的时候,您和爸爸教我,凡人所以立身行正,应事接物,莫大乎诚敬。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随忆,大概就是我的不自欺,不怠慢,不是不能,是不敢。”

萧母欣慰点头,“我明白了。希望你能早点带她回家。”

萧子渊走后的第二天,随忆一早便被淅淅沥沥的雨声吵醒。她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看着窗外沿着屋檐滴落的雨水出神。

她竟然开始想念他。

想念他来叫她起床,想念一下楼就能看到他和母亲坐在那里聊天,想念每晚他房里的灯光,想念他在橙色灯光下线条清晰的侧脸。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小的时候外公教她这首词时,她总觉得矫情,到底喜欢一个人到什么程度才会思念入骨。同时又难以想象温庭筠那样一个大男人怎么会写出这么活色生香、深情清丽的东西。后来知道了他和鱼幼薇的旷世传奇,再回头去看竟然觉得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悲伤,不知道是不是和那个才华横溢的奇女子早逝有关。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琉璃梳子抚青丝,

画心牵肠痴不痴。

那样一个绝代佳人一生被情所困,最后在生命的尽头说她这辈子唯一爱过的一个男人,他的名字叫温庭筠,还留下了那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不知道温庭筠面对鱼幼薇的真情选择逃避有没有后悔过,应该是后悔的吧。倘若当时他选择了接受,那结局肯定会不一样的,肯定又是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话吧。

想到这里,随忆微微笑了出来,还好自己醒悟得早,还好一切来得及。

“随丫头,想什么笑得这么开心?”随忆还在出神,被突然出现的随母吓了一跳。

随忆摇摇头坐起来,“没什么。”

随母过来拍拍她的肩,“快起床,今天该上山去看你外公了。”

随忆点头,很快下床换衣服。她一直记得今天是外公的祭日。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上山的路比往常要难走许多,母女俩站在墓碑前的时候,雨竟然开始下大了。

这个地方是随忆的外公生前就选下的,四周花木繁茂,幽静安宁,耳边只有雨水冲刷着万物的声音。

墓碑上老人的照片已经发黄,可笑容依旧温和。

随母和随忆站在伞下看了许久,离开的时候,随忆注意到不远处的那棵树,摇了摇随母的胳膊,“妈妈,那棵树要枯萎了。”

随母听后半晌没动,许久后慢慢吐出一口气,依旧背对着那棵树风轻云淡地微笑,“枯就枯了吧。”然后便继续往前走,背影决绝。

随忆有些不忍,特意找了个借口多留了会儿,去看了那棵树。

这是她和母亲回到这里的那年,母亲亲手种下的,也许随母只是随便种的,也许是为了留恋什么。

随忆站在雨里想起上学的时候学《项脊轩志》,她最爱那一句。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而眼前这棵树也已高耸挺拔,却丝毫没有了生机。

十年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所有的恩怨情仇都会随着这棵树的枯萎而烟消云散了吧。

随忆的心情忽然低落了下去,或许是因为天气,或许是因为今天是外公的祭日,又或许是因为这棵树,因为母亲,因为……随景尧。

她没想到在下山的路上竟然遇到了随景尧。他和一个少年打着黑伞,一前一后地走在上山的路上,手上拿着的东西一看便知要去哪里。

随忆隐隐猜到这个少年是谁,她却不敢抬头去看,撑着雨伞的手又往下压了压遮住了视线,垂着目光去看随景尧手里的东西。

随景尧也没料到会遇上,有些尴尬地开口:“我以为这个时候你们都下山了。”

是,这个时候她和母亲应该是下山了,年年如此。如果她不是故意留下来去看了那棵树。

可他又怎么会知道呢,这些年他躲在她们看不到的地方观察了多少次?

想到这些,随忆的心情更加郁闷了,没说什么,低着头从随景尧身边走过。

身后响起少年的声音:“爸,她是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