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你想学?我教你啊(1 / 2)

向来只有黄老抄别人的份,还不曾有人敢来抄黄老。

在看到奏章的那一刻,刘安整个人都傻了。这是什么情况??

刘安几乎在下一刻就找到了答案,

刘安搞礼法是临时起意,不像韩婴,礼对韩婴来说,那是长期在钻研的内容,是自己的专业领域。

刘安不曾将他当成过自己的对手,这是因为刘安读过韩婴注释的书,韩婴的以忠治国,让刘安有了些感悟,却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对向来喜欢借鉴的刘安而言,他这套理论还是有可用之处的。

韩婴在大家们之中的风评呈现出了两极化,有人认为他是当时的圣贤,是浮丘伯之后另外一尊儒家大佬...有人却认为他是无耻小人,专攻奉承之术,批判刚正的大臣,以混乱邪恶的思想来残害年轻的士子们。

黄老的大家们通常是第二种看法要多一些,毕竟这厮最擅长薅黄老学派的羊毛。黄老以薅羊毛起家,岂能容忍一个儒生来薅自己的羊毛呢?

尤其是他那套忠君体系,更是深受各派之鄙夷,哪怕是最忠君的法家,都对他有些不齿,法家的舔的不是你这么个舔法。

刘安从他的书籍里大概知道了他的主张,并且确定这番主张不会被阿父所接受,这才不慌不忙的整理,可等他整理完成后,却惊讶的发现,韩婴居然抢先一步。

刘长也没有吊着他,

刘安收起了方才的怒火,若有所思的说道:

刘安的眼里闪过一丝敬佩,

刘长将刘安的神色变化看在眼里,笑了笑,

刘长看起来有些幸灾乐祸,作为整个大汉人尽皆知的好爸爸,刘长向来是很乐意看到儿子们的失败的,并坚持用他们的失败来嘲讽他们,以达到激励的目的!

在得罪人这方面,长老爷还真的是有些造诣的,夸张的肢体语言配合那阴阳怪气,足以气死十个太尉。

可刘安没有半点生气,他的心态非常的不错,在阿父身边待久了…心态给磨砺出来了,完全不像一个年轻后生。

曹姝有些看不下去了,

刘安很是平静,

刘长顿时就觉得无趣,没有方才的幸灾乐祸。

孩子长大了就不好玩了,当初抢他肉都能气的哇哇叫,多好玩啊,现在不行了,还不如赐好玩呢。

刘安拿着韩婴的奏章,

刘长大手一挥,不再理会这厮。刘安拿上了奏章,迅速离去。

曹姝有些欣慰,

曹姝说着话,

曹姝看向了一旁的刘长刘长却早已靠着床榻,呼呼大睡。

刘安平静的返回了自家府邸,舍人们都在各地忙碌。刘安终于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舍人们。

冯唐的能力最强,最为靠谱,就跟当初刘长的季布一样,可靠的长辈……因此刘安让他来负责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麾下学宫的事情,刘安在少府是有自己的收入的,收入还不低,吕禄还给他送了几个小产业,说是资助他办事....他用这些财力在各地设立学宫,充分利用自己在黄老学派里的号召力,开了个。

用黄老思想来武装三老,完成他教化天下的大志向。

黄老向来对百姓宽松,对大臣严厉....也就是如今长老爷这一套,刘安想要扩大三老制的作用,如黄老的主张:社稷为先,社稷为民。

刘安还在想办法削弱权贵们对知识的垄断地位,因此在王高代替浮丘伯后,他立刻开始想法调整太学的入学方式,他不想让太学成为权贵们的镀金场所,成为那些大家子弟们的进修之地,他要提拔更多底层出来的学子们。

在书建方面,刘安也算的上是尽心了,通过大量的印刷书籍增加书籍的流通度。毛芪就负责书籍方面的事情,因为他学识渊博,虽然名声不显,可拉出去也是可以跟韩婴打擂台的学问家。

他们弄出了一大堆奇奇怪怪的书,有配合图形来教导文字的,有教数学的,还有制作简易机械的...都是那种最低级的书籍,他们随即大量印刷这些书籍,派发到各地。

剧孟被派去地方,他的主要工作是为刘安举荐贫寒人家的学子,剧孟自幼在底层混迹,不会轻易上当,不会被虚头八脑的那一套东西给唬住,寻常人的伪装也骗不了他。

张夫则是负责看管刘安的那些门客们,若是有人借着他的名义出去乱搞…就看张夫砍不砍他。

直不疑负责联络上下官员,算是刘安的专属说客,或者说是信使。

程不识则是陪伴在刘安的身边,出谋划策,若是有紧急的事情,就由他来处置。

回到了自家府邸,门客们急忙起身拜见,刘安笑着回礼,让他们继续坐下来钻研,刘安的府邸简直就是个大型的太学,当他回到内屋的时候,程不识有些惊讶。

程不识皱起了眉头,

刘安咧嘴笑了起来,

程不识还没来得及询问,就有门客小跑着走进来,

程不识目瞪口呆刘安却示意门客将那人带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