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内定驸马了(1 / 1)

江南第一媳 乡村原野 1022 字 2023-01-18

丫鬟等了许久,见他不说话,受不了那凝重的气氛,便壮胆问:“二爷,若郡主真的被……到底是谁呢?二爷为何不问梁心铭,弄清楚了,把那人大卸八块!”林子明道:“梁心铭!”丫鬟纳闷地看着他。他又道:“是梁心铭。”丫鬟反应过来他说什么的时候,错愕不已,“这不可能,我们得到消息,说他是女人。”林子明锐利地盯着她道:“你确定?”丫鬟嗫嚅道:“婢子不能确定。”林子明道:“这不就成了。传言真真假假,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岂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丫鬟问:“二爷何以如此肯定?”林子明道:“小妹告诉我的。”丫鬟再次错愕。若是梁心铭在这,也会错愕——林子明到底是如何从林千梓的暗示中领悟出是她“凌辱”了林千梓?林子明低声道:“青华寺的和尚不可能动郡主,只能是梁心铭。这个人长相俊美,又有手段和心计,又足够狠辣,你说,他若怀疑林家,又苦无证据,会轻易放过郡主吗?若是杀了郡主的话,不利于他们下一步行动,唯有收服……”男人喜欢征服。征服一切,包括女人。一个女人**后,要么死,要么屈从,不然以后没法过。一个女人**于一个长相俊美、有能力有魄力有势力的男人,往往会屈从,由恨转为爱。林子明根据林千梓不合常理的表现推断:她是被梁心铭所害,恨梁心铭,却又屈服于梁心铭的柔情攻势,因此进退两难,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了。丫鬟震惊道:“那怎么办?”林子明沉声道:“收服他!”梁心铭征服了林千梓,他便去征服梁心铭,将梁心铭拉入自己的阵营,成为林家谋反的助力。他随机应变,瞬间便做出这决断,不仅符合林家的大计,还解决了妹妹的终身,将祸事转为喜事。丫鬟佩服道:“二爷高明。管他是男是女,横竖咱们原本就要拉拢他的。他倒也勉强能配得上郡主。”林子明瞅她道:“你不必贬低他!他不是勉强能配得上,是足够配得上。若是能拉拢他和王亨,大事必成!原本以为她是林馨儿,想借助她女子身份逼得他们走投无路,最后只能投奔我们,谁想竟是孟清泉弄错了。——这女人肯定是疯了,才发梦臆想着林馨儿还魂。”他以为之前被孟清泉误导,难怪一再失利。现在好了。他似乎胸有成竹,对梁心铭志在必得,下了这个决定后,神情轻松,脸上溢出浅浅的笑意。丫鬟忽道:“他已成亲了!”林子明看向她,似乎不解。丫鬟忙又道:“这并不算什么,也许明天一场混乱,死许多人是肯定的,梁大人丧妻也正常。”林子明沉声喝道:“不可!”丫鬟困惑地看着他,梁心铭的夫人不死,难道要郡主给他做妾?这怎么能行呢。林子明双目炯炯,道:“你不知道,凡有才能的人大多傲骨铮铮。对他们不能用卑鄙手段,否则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须得如曹操释关公一样,对他施以怀柔手段。即便他眼下不肯投奔过来,等他走投无路时,便愿意择主而事了。倘若我们害他没了妻子,他便此生和我们势不两立。至于他已成亲……这有什么,哪个男子不是三妻四妾。等将来大事做成,郡主便是公主,他难道还能当做妾?最不济也是二女共侍一夫,不分大小。但公主就是公主,不分也分出大小了。”丫鬟再次两眼冒星星看着他。林子明微笑道:“看着爷做什么?就按这样行事,快布置下去。郡主那里,不要让她久等。”丫鬟道:“是。”忽又道:“二爷,会不会郡主也打的这个主意,想顺势而为,想以美人计将梁心铭赚回去?”林子程沉吟道:“若真是这样,也不枉我平日对她苦心教导,懂得顺势而为,化劣势为优势。那更好了。”丫鬟出去,很快又叫一人进来。……梁心铭还不知自己的计划出现偏差,已经被别人“内定”为驸马了,正在议事厅和王亨说话呢。王亨斜睨着她笑问:“玩够了?”梁心铭嗔道:“这是正经事!”怎么说是玩呢。王亨又问:“郡主怎样?”梁心铭:“……”那位快气疯了。赵子仪道:“郡主还算听话。”王亨忍不住就笑出声来。别看他现在轻松,其实之前可是提着一颗心:明知有林千梓在手,林子明不敢铤而走险,还是很担心梁心铭,待要不让她出去,她又不依,只得让赵子仪陪她去。他在上房内根本坐不住,就隐在窗后用望远镜观察,心想,若林子明挟持了梁心铭,他绝不下令开火。那份忧心,竟丝毫不信赵子仪能护住梁心铭。他怕弹药和箭矢不长眼,万一误伤她,找老阎王也开不出后悔药来。听见梁心铭说“郡主别任性时”,他都替林千梓憋屈,不免想起小时候他和她一起干过的各种事:打猎时,他射箭她捡猎物;开门窗锁匙时,他负责动手她在旁递工具;用爪勾翻墙爬树,她先翻他在下托举她……现在又配合他糊弄人,看似儿戏,然林子明真走了!林子明会怎样猜忌呢?恐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梁心铭真正的用意,让他去苦恼吧。王亨看着梁心铭,双眼亮亮的,看不够似得,笑意控不住,他自己破了那么多案子也没这样。梁心铭瞅他一眼,道:“恩师,该行动了。虽说早有安排,但有些事还需细细布置,提前行动。”王亨立即神情一正,道:“叫皇甫仁来。”皇甫仁匆匆赶来,他问:“耿忠有消息吗?”皇甫仁道:“下官正要来回禀大人。耿忠已经到了青华府。早则下午,迟则明天上午能到。”王亨凛然道:“来得好!”他早对威海大将军耿忠怀疑,建议靖康帝宣他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