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送谁去金陵(1 / 1)

娇宠王妃不好惹 雎淮 1084 字 2023-01-16

谢仪是个真正的君子,觉察出来李烟不大想和自己说话,也就没有刻意打扰。虽然是心底好奇,但也没开口,只怕自己影响了李烟的心情。李烟一直拿眼睛偷摸斜着谢仪,反正她是不知道要怎么开口,干脆不说话了,不然她担心自己会露馅。谢仪可是个聪明人。四个人就这么走走停停的回了李家台子那边,明月和李恋几个早已经等了半响了,一见谢仪叔侄两个送李烟和明玉回来的,顿时都笑开了。在谢令书和谢仪给大家互相见礼之后,李恋拉着明玉的手,笑得跟个烂柿子花一样。明玉也不让她,指着不知道何时跟他们混在一处的安王世子对李恋耳语了两句,两个年岁差不多的姐儿就这么打打闹闹起来。时候也不早了,几个人都要赶着往家去,便在这里互相道了别。李恋几个还约着下次出来热闹,边上站着的李烟瞧了瞧同样安静的谢仪,想了想,还是郑重其事地给谢仪行了礼,“今日多谢谢黄堂了。”谢仪忙说了句不敢。之后两个人直到分别,再没说话。李烟一路安静回了宝月楼,她没把自己跟明玉走散的事情说给水墨,不然免不了一番让人担心。才洗漱完,坐在那里用兰香泡着手,抱画便一路小跑进来。“姐儿,”小丫头一下凑到李烟跟前。“说吧,”李烟一笑,把手从铜盆里拿出来,临春端了红木托盘,上面一块双面刺绣边角的丝帕,李烟就着擦了擦手。抱画也不耽误,喘了口气,便马不停蹄地把消息给说了,“今日中山王妃邀了刑部侍郎薛大人的夫人,谏院御史司徒大人的夫人,还有,上将军甄大人的夫人一同看戏,就定在朱家园子里。”李烟手指顿了顿,知书便立刻吩咐伺候的丫头们退出去,只留下了抱画和水墨在屋子里伺候。抱画看了李烟一眼,才接着道,“司徒大人的夫人还带了娘家的姐姐一起。”李烟沉吟想了想,薛夫人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如今已经十四了,次女小一些,但也十岁了。那司徒夫人没有女儿,但是人娘家可有不少的侄女儿呢,司徒夫人的娘家又是大周出了名的书香世家……剩下上将军甄大人的夫人,甄家和武安侯府关系一直很好,甄家兄弟两个共同奉养甄老夫人,也跟李家一样是没分家的,家里头姑娘多的很,也都常常会去武安侯府玩儿,李烟是见过几次的。中山王妃摆明了是要给林赏挑选亲事了。但是至于能不能成,这事儿得另说。毕竟林赏如今还在江南府飘着,这江南水利没个大半年,是绝对不可能成事儿的。中山王妃该是记恨着林赏把她手上最赚钱的那间铺子给倒手卖出去,又拿了府中大半家底去修水坝这件事了。别的李烟不敢说,对于中山王妃有多看重钱财这点,李烟倒是敢打包票,在那位王妃眼中,什么女儿儿子,都比不上手头上的银子来的紧要。何况,中山王府家底本来也不宽裕,中山王妃娘家前些年已经败落,如今不上门来找她打秋风就算好的了,中山王妃是不指望娘家能给自己什么帮助的。眼下儿子还把她傍身的铺子给卖了!她怎么能不着急!着急的同时,肯定也想明白了一点。林赏长大了,翅膀硬了,已经不是小时候能由着她左右的小孩子了。她得想办法把林赏给拿捏在手里,这办法,便得从林赏的亲事这里下手了。她该是想拿捏住媳妇,再借此牵连住林赏。可是,李烟勾唇一笑,中山王妃到底要失望了。林赏,哪里会受人牵制?那就是个没心没肺的,眼底心底都只看见前程,又怎么会把一个媳妇放在眼底?中山王妃,到底是打错了主意的。但是李烟听得高兴,中山王府内乱,她就有机会插手进去收拾人。虽然不是现在,但是防患于未然总是没错的。她叫水墨过来,吩咐了几件事,水墨便匆匆去了一趟寻芳阁。没过多久,李烟就听说了中山王府上买人的消息。她端茶挡住了嘴边的笑意。翻过年去,秦王便上了书来,说是玄甲军军心不稳,求陛下派人前去,稳定军心。这话,往年秦王都得上一次,毕竟,总要给皇帝表示一下自己的衷心才是。但是今年的奏折却上的格外恳切,据说是因为天灾,各地的民乱已经影响到了军情,玄甲军自然也是其中之一的。皇帝看了这份奏折,便叫来了几个大臣,商量要不要派人这件事。李治先道,“既然秦王殿下已经来了折子,陛下若是不派,恐怕会引人多想,到时候惹出事端来,反倒是不好。”武安侯紧随其后,一脸认同地点着头,“臣也这么想!”皇帝没开口,视线扫过众人。诗大人咳嗽了两句,“陛下,朝中多年不曾插手玄甲军,如今也是个机会。”玄甲军是当年开国皇帝赐给秦王一脉的,说是秦王府的府兵也是不为过的。朝中自然不可能平白无故去插手。诗大人显然是琢磨透了皇帝的心思,一开口便直击要害。李治瞥了这位年过五十的老大人一眼,没吭声。“那诸位爱卿认为,该怎么处理?”皇帝又把皮球踢了回来。李治直言道,“若是一去就任要职,只怕会适得其反,让秦王和世子心底不舒坦,那可就不好了。不如派几个世家子弟过去,任个监军总督之类,只要盯住了玄甲军的动向,其他的,一概不管,陛下看如何?”武安侯立刻点头,道,“臣觉得这样甚好!”诗大人紧接着道,“不如,陛下就派安王世子过去?”中都佥事吴正英皱眉,“安王世子身子一向不好……”光派一个病秧子去,岂不是叫人觉得朝中轻看了玄甲军?武安侯咳嗽一声,“陛下,臣倒是有个建议,晏小王爷不是一直在金陵吗?左右都是任闲职,在金陵驻军和在玄甲军有什么分别!”众人有些恍然。李治接着道,“陛下不如就派安王世子和晏小王爷各任个不相干的职务,想来秦王殿下是会满意的。”众人都顺着话往下应答了几句,诗大人皱了皱眉,但是也想不起来更好的人选,难得没有反驳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