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祁山之围(1 / 2)

季汉彰武 陈瑞聪 970 字 8个月前

入驻祁山后,蜀军并没有急于离开。他们这一路奔波过于艰辛,而根据贾诩的判断,在金城、襄武的西人从得到消息到征调兵众,估计最少也需要七日,故而他们并不着急,在山堡中休整了三日后,方才准备离去。

弃城的时候,张辽站在前队回望山堡,感慨说:“如此天下巨防,弃之实在可惜。”世上山堡多是依山崖险处而建的营垒,虽然险峻,也不是毫无破绽。而祁山堡却完全不同,这得益于祁山独特的地势,它在平地之间拔地而起,虽不高耸,山基却是圆润无缺,稍做营建后,便是一座天然的堡垒。张辽自己判断,便是十万之众在此攻城,恐怕也要蹉跎岁月。

而天子牵了马出来,听到张辽如此言语,便说:“将军今日能进祁山,以后自然也能。”董昭在一旁微笑颔首,他心想此北上已圆满完成,不仅自长安迎回天子,手中还多了祁山的四千精卒,于国于己,他都是功莫大焉,故而心中极其愉快。

一众人就这么沿着祁山道往阳平关行进。祁山道虽然路程最长,但地势却最为平坦便利,董昭估计四百里的路程,大约四日就能赶到。不料在南下当日,忽然风雷大作,彻夜不息,大风吹得林木间飞沙走石,簌簌作响。雷鸣更如整座秦岭山脉在迸裂般连绵不绝,令蜀人们耳鸣目眩,这在陇上是极罕见的。

人们忽然想起在二月乙己的时候,天上曾突现日蚀,各地均可看到。日蚀是大灾之兆,但各地却并无异事发生,陈冲又不喜谈此事,所以就搁置下来了。但民间却传说,日蚀应巨星陨落,真龙将死!很快就传播开了,虽说随着时日过去,大家又渐渐澹忘。但此时再看到祁山道上的漫天雷光,蜀人们又不禁记起此事,这种种迹象都表明,所谓庚寅虎年,不似一个平凡年。

但如此一来,他们行军的速度自然慢了下来,在第三日晚,蜀人的前锋方才赶到了香炉崖,距离嘉陵江口尚有三十余里,距阳平关更是还有两百里的路程,当夜他们就在崖下的阴凉处歇息,只有天子、董昭等寥寥数人给搭了帐篷。

到次日拂晓,天还黑着,随行的宫人唤醒还没有起身的天子,说:“陛下,董使君说有军情禀报!”

天子仍有睡意,但得闻后勉强披衣起身。他一边穿衣,一边寻思道:“我随军这几日,董昭从没有向我报过军情,怎么今日来找我?莫非是汉中的蜀军来接我了?”

天还没有大亮,天子出来时,发现来得不只有董昭,贾诩、张辽等人都到齐了。董昭见面拱手,而后靠近低声道:“陛下,前队行至嘉陵江口,发现似有贼子旗帜活动。”

天子大惊,立马问道:“大约有多少人,过得去吗?”董昭没有答话,而是一旁的张辽说:“还在查探,不久就有回报了。”天子知张辽不会谎言,但观察他神色忧虑,便明白敌军不在少数。一时也无言语,就回去探看伏后董贵妃等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