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团结行动与自我牺牲 1、前 言(1 / 1)

无论团结还是自我牺牲精神都需要以自轻为前提。为了成为一个紧密团体的一分子,个人得抛弃许多东西。他必须放弃隐私不能有个人意见.也往往不能有个人财物。因之,每一种促成团结的工具也是促进自我牺牲精神的方法,反之亦然。43.无论团结还是自我牺牲精神都需要以自轻为前提一个群众运动的活力系于信徒的团结一致、勇于自我牺牲。当我们把一个群众运动的成就归功于它的信仰、主义、宣传、领导或冷酷无情时,我们触及的只是它们赖以促成团结和自我牺牲精神的方法。除非我们能认识到它们孜孜以求的,是培养和巩固团结与自我牺牲的精神,否则就难以了解群众运动的本质。如能知道培养这种精神的过程,我们就能掌握群众运动的特性与策略的内在逻辑。除少数例外①,任何群体或组织要是试图建立紧密一体性的群体或组织,一般都会展现出一个群众运动的特点(包括高尚与卑下的方面)。反之,在承平时期,一个民主国家是自由个人间的制度性联结。然而,一旦碰到危机,当这个国家的生存备受威胁,它就会想办法加强团结,鼓励人民准备好自我牺牲;这些时候,它几乎总会表现出若干程度群众运动的性格。宗教和革命组织也是同样情形:它们能否发展为群众运动,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主义或纲领,而是它们把多少心思花在创造团结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上面。要强调的是,沉重的失意者会自然而然产生集体行动和自我牺牲的倾向。因此,如果能够得知这些倾向为何会自发于失意者身上,我们就可能得知这些倾向的性质,以及有什么人为方法是可以刻意培养这些倾向的。“失意者”的苦恼何在?在于他意识到其自我已败坏得无可补救。他们的主要渴望是逃避自我——正是这种渴望让他们倾向于集体行动和自我牺牲。厌恶有缺点的自我,遗忘它、摆脱它的冲动,同时会让人愿意随时自我牺牲和把自己掩埋在一个紧密的集体中。换言之,失意感不但会让人产生团结和勇于牺牲的渴望,甚至会创造出让这样的事情实现的机制。如下所示,鄙视“现在”及易于仇恨、模仿、轻信等等萦绕强烈失意者的性向情绪,乃是团结的催化剂和无所顾忌行动的促成者。以下的第44到103节将试图显示,当我们要诱导一群人产生团结行动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时,我们会竭尽所能——不管我们自觉与否——鼓励他们疏离“自我”,努力在他们身上培养出失意者(失意者是主动疏离“自找”的人)会有的各种态度和冲动。简单来说,我们是要试图显示,一个积极群众运动的主要策略,是在其追随者中间诱导培养一种失意者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料想得到,读者对这部分的论点一定会有许多异议。他会觉得:有好些事情被夸大了,而有好些事情被忽略了。但本书并不是一部权威性的教科书。它是一部思考之书,并不避讳提出一些片面的真理,因为有时片面的真理也可以开辟新的思路,帮助架构一些新的问题。白芝浩(Bagehot)说过:为了阐明一条原理,你必须夸大很多事情而又略去许多事情。团结行动的能力和自我牺牲的精神看来几乎总是形影不离的。我们若听说一个团体的成员完全置死生于度外,就可想见他们的关系必然十分紧密团结。①同样地,如果我们碰到一个紧密团体的成员,猜他是个视死如归的人往往八九不离十。无论团结还是自我牺牲精神都需要以自轻为前提。为了成为一个紧密团体的一分子,个人得抛弃许多东西。他必须放弃隐私,不能有个人意见,也往往不能有个人财物。因之,每一种促成团结的工具也是促进自我牺牲精神的方法,反之亦然。不过,在接下来的各节,为了论述的清晰起见,我们还是会把两者分开来讨论。但是,我们不应忘了它们只是一体的两面。于此不妨简述第44至63节的大纲,它们谈的是促进成员自我牺牲精神的方法。想要培养出人们随时准备好战斗和赴死的心态,诀窍在于把个人从他的血肉之我(flesh-and-bloodself)分离出来。有几个方法可以做到这点:把他彻底同化到一个紧密的团体(第44至46节);赋予他一个假想的自我(第47节);灌输他一种贬抑“现在”的态度(第48至55节);在他与真实世界之间架设一道帷幕(第56至59节);通过诱发激情,阻止个人与其自我建立稳定的平衡(第60至6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