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二十三年如一日(1 / 1)

老兵不死 玗石页 1027 字 2023-01-17

0255二十三年如一日王亮直接就把张子培的老底给掀了出来。二十三年如一日的在烈士陵园工作,照顾着来自全国十九个省市,十九个民族的九百六十七名烈士。就在一个十八线小县城的郊区,山里,荒山野岭,一个不毛之地。给占地面积五十余亩的陵园打扫卫生,给烈士擦擦墓碑,给每一座墓碑上褪了色的红五角形上上漆,给烈士添添土。让王亮这么一说,张子培倒是不好意思了,他挠挠头,“首长,您谬赞了,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没什么、”“实事求是嘛,有什么咱们就说什么。”王亮笑道。王亮打趣问道:“不过子培啊,这些年我也没少往陵园跑,不过怎么我每次到这来都见不到你的影子啊?你莫不是开小差了吧?”张子培生怕误会,连忙解释道:“报告首长,我在整理烈士陵园值班记录统计时发现有一部分烈士的家属将近二十年没有到过烈士墓地扫墓。于是多方进行联络和打听,这才知道有些烈士家属因为家庭太过贫困或是烈士的父母年老多病,无法亲自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给烈士扫墓。于是我经常出差,两个任务,一个是寻找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另一个任务就是去烈士家登门摆放,把善款送到烈士的家里去。条件允许的,我就把烈士的家人接过来。”看这小子紧张的样子,王亮就忍不住笑,他哪里会不知道张子培的这些事迹。只不过是见氛围有些沉重,想缓解一下罢了。没想到这小子还这么认真,搞得王亮心里都有些愧疚了。张子培又道:“大前天我跑了趟山城,这不今天才赶回来,把牺牲的山城籍烈士的父母们都接了过来,相隔千山万水,老父亲老母亲们不是不想自己的儿子啊,只是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大山,两眼一抹黑,不知道城里的路怎么走啊。”王亮欣喜地问道:“哦?吴德正、周清平、李平原、周红兵、陈明清、魏天新......他们的父母都接过来了?”“首长,您真是好记忆力,是的,都接过来了。”张子培十分惊讶,首长报出的山城籍烈士的名字一个都不缺,一个都没错。他这个在烈士陵园工作了二十三年的人能做到也就罢了,老首长,这,这一定是刻在心里了的。这里的每一个战士,恐怕都被王亮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来对待了。“好,好,子培,辛苦你了辛苦你了。”听完张子培的话,王亮感觉积压在心头很沉重的一块大石头被移开了。既感到高兴又觉得欣慰。出生于1973年的张子培并没有参加过越战。自卫反击战爆发的时候,他不过才七岁。当作战部队的官兵们进驻到麻栗坡的时候,七岁的张子培深深地被这支威武雄狮给震撼了。年幼的他,对于军人这个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七岁的他,每天都要去帮助官兵们背缴获来的武器装备,把自家的桃子摘来送给官兵们吃。官兵们也十分喜爱这个可爱又懂事的孩子,对于十几二十岁的他们来讲,这个孩子,给了他们很多温暖。也让他们明白了,为谁而战。长达十年的中越对峙,官兵们在这里驻扎了整整十年。从七岁到十七岁,张子培目睹了高烈度战争的残酷,很多叔叔,很多大哥哥都牺牲了。张子培不会忘记官兵们让给自己吃的那香喷喷的大米饭,不会忘记官兵们顶着炎炎烈日帮助他们修建的道路,更不会忘记官兵们帮助自家、所有村民家犁地,种庄稼。不会忘记,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也让他从很小的时候就立志长大了一定要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守卫祖国的边疆。1992年,张子培高中毕业后便入伍到了川省某部当了一名测地兵。高中生,在那个年代,绝对的高材生。中专都是包分配的。他可以考大学,也可以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他选择了追随自家年少时的梦想。走那些叔叔、大哥哥们的路。当兵,当好兵。战后的恢复建设搞得如火如荼,作为测地兵的张子培的任务是为炮兵射击提供坐标依据,误差不能超过0.02厘米,这是一个技术活,不容得丝毫马虎。因为家乡是麻栗坡,老山前线,在得知张子培七岁的时候就当了‘后勤兵’,无论是战士还是干部,都对他格外的照顾。在部队里,张子培又一次的感受到了部队这个大家庭所带给自己的温暖。很暖,很贴心。在部队里,他找到了当年那些官兵们的影子,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从部队退伍之后,张子培都做了这样的选择,他想,脱下军装,自己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守护那些为了保卫家乡保卫祖国而牺牲的烈士们。于是,比军旅生活更累的日子到来了。二十三年,八千三百九十五天,他接待了上百万名前来扫墓的烈士家属、参战老兵以及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各界人士。这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要接到一百二十人。对烈士家属和老兵有求必应,这是张子培的工作原则。这也意味着他没有所谓的下班,私人时间,甚至那份微薄的薪水都要时常拿出一多半来去接济烈属。不能陪妻子,不能陪孩子,除了出差,其余的时间都是待在烈士陵园里。他不是没有动摇过,不是没有犹豫过。已经在烈士陵园干了十几年了,应该,应该够了吧?但是当烈士的母亲打过电话来的时候。“是小张吗?你还在陵园工作吗?”“阿姨,是我,我还在。”“太好了,我是栾光辉的母亲啊,你还在就好了,就好了。阿姨腿脚不好,不能常过去,光辉有你在那照顾,阿姨就放心了。”“欸,阿姨,您就放心吧。”不走了,走不了了,怕同烈属们断了联系,张子培的手机号都不敢换,一直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