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更替(1 / 1)

明廷 官笙 1081 字 2022-12-31

有周正的打样,张贺仪执行的非常迅速。在见过叶布舒,多尔衮,再三威逼利诱无用后,就着手为两人草拟‘投诚书’。很快,两人的投诚书就上报了朝廷,明朝不知情的人自然大喜过望,纷纷上书,甚至有人称之为‘祥瑞’。叶布舒,多尔衮被困在京城,听不到外面的消息,只觉得背后发凉,恐惧不已。朝廷的册封很快下来,封叶布舒为顺义伯,多尔衮为忠诚伯。多尔衮更是上书,要‘科尔沁’为明朝讨伐科尔沁,言辞激烈,慨当以慷。于是乎,内阁顺水推舟,任命秦良玉为‘镇北将军’,多尔衮为前锋,满桂,曹变蛟为左右两翼,四川两万军队为后军,总计五万大军讨伐科尔沁。内阁命令一出,朝野震动。太多人不想发动战事了,哪怕是打上门,何况这还是‘主动挑衅’行为。不出一日,朝野内外,引经据典的反对开战。内阁里也是迟疑,猜测不断。李日宣坐在周延儒对面,满是担忧的道:“元辅,征西伯不会真的开战吧?”周延儒埋头案牍,淡淡道:“就是吓唬一下,给蒙古,建虏一些压力。”李日宣神色不安,道:“元辅,看这样不像啊。征西伯行事向来没有顾忌,他要是真的先斩后奏,后果就影响大了。”周延儒听着,忽然的从案牍抬起头,旋即又摇了摇头,道:“不会,征云在我面前保证,今年不会有战事。”李日宣道:“元辅,相信吗?”周延儒面色一沉,道:“内阁要团结,朝廷要团结,日后这种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再说。”李日宣一怔,有些张口结舌。这位老大人,这么维护周征云了?李日宣碰了一鼻子灰出来,出来后就撞见了要进去的张四知,道:“元辅这是怎么了?”张四知瞥了眼四周,低声道:“说的是科尔沁的事情?”李日宣有些纳罕的道:“元辅,好像十分维护周征云。”‘二周’的关系是扑朔迷离,竞争合作,外面的人看的是似是而非,完全看不明白。张四知凑近,越发低声道:“征西伯在京察上做了很大的让步。”李日宣登时明白了,不知道什么表情好。京察,周正那边弄了一个近五百人的名单,全部是要罢黜的。周延儒不止是要保一些,还有一些位置要掌握在手里。所以,‘二周’的私下交易,可想而知了。张四知没有多说,急匆匆的进入内阁。李日宣看着张四知的背影,心知肚明,怕是周方的事情,也要被周延儒一手盖下去了。李日宣对于周延儒与周正的关系,有些不满。现在不止是周正挡了他们入阁的路,周延儒也在挡!周延儒果然是处理了周方的事情,以内阁首辅的名义,斥责修堤款被贪污的事,并请皇帝,指派东厂彻查。周延儒一出手,顿时压住了很多声音,在锦衣卫的暗中帮助下,一举拿获了京内外三十多大小蛀虫。如此一来,才算平息了弹劾周方一事。周延儒也曾担心周正假戏真做,真的对科尔沁开战,还搞了一出家宴,得到周正的确切回答才安心。对于开战,不止是国库以及成败的考虑,还有就是,一旦开战,兵权就会被周正牢牢掌握,想要染指就千难万难了。明朝这边纷纷扰扰,消息很快传到了沈阳。宁完我,代善,济尔哈朗急匆匆的入宫,满脸忧色。他们得到消息,都说是黄台吉怒极攻心,气到吐血。他们都知道,黄台吉大限将至,这样一来,怕是真要有万一了!三人急匆匆的入宫,来到黄台吉的寝宫,就看到皇后哲哲,庄妃,以及庄妃之子福临都在,还有太医在给黄台吉把脉。三人无声的行礼,一脸忧色询问。哲哲拿着手绢擦泪,默默摇头。倒是庄妃十分冷静,抱着孩子,一句话也不说。太医把脉好一阵子,悄悄转过身走来,与哲哲道:“娘娘,陛下有话说。”哲哲连忙上前,坐在黄台吉床边,哭成泪人。黄台吉脸色苍白,嘴角还带血,睁着眼睛,虚弱的道:“周征云,可恨!”沈阳已经收到消息,叶布舒,多尔衮在周正这番的操弄之下,再也没有返回沈阳的机会了,只能沦为明朝的鹰犬!黄台吉很是看重这个儿子以及兄弟,而今他病终不堪,那两人日后注定生死相对,如何能接受?哲哲只是哭,没有任何办法。宁完我三人对视一眼,悄悄走过来。黄台吉目光看到三人,语气无力的道:“大清,朕拜托给你们三人了。”宁完我表情悲戚,道:“陛下洪福齐天,一定能转危为安,切莫忧虑过度。”济尔哈朗神色如冰山,一个字也没有。倒是代善,紧皱眉头,道:“多铎那边在闹,我想办法安抚。”多铎与多尔衮一母同胞,共同进退,关系最好。黄台吉眼神黯淡,看向不远处的庄妃与福临,道:“要好好的。”庄妃这才含着泪,将福临推过来。福临即便再小,也知道他这个爹快没了,小脸悲伤,恍惚,茫然。黄台吉笑了笑,转头看向屋梁,轻声道:“很不甘心啊……”众人都在看着黄台吉,听到他这句话,心里都是冰凉。果然,黄台吉慢慢闭上眼。“太医,太医……”哲哲似乎没有反应过来,吓了一大跳,惊呼道。太医连忙上前,却所有都知道,已经无力回天了。不过半个时辰,沈阳的丧钟就敲响。虽然黄台吉早有安排,还是出现了乱子。宁完我,济尔哈朗,代善三人分别出手,各自压着,倒也没有出现什么大事情。只是,面对明朝那边对于科尔沁的虎视眈眈,建虏越发的守势,没有办法派兵增援或者策应。黄台吉死,福临在宁完我,代善,济尔哈朗的护拥下登基,沈阳看似平静,却也暗藏汹涌。明朝这边收到消息,很快发布诏书,指责建虏叛逆,不承认所谓的秦朝,要求他们取消,归正,大明朝廷将既往不咎。这些无非是口水战,舆论战,并没有真正的作用。朝野对此嗤之以鼻,周正则不断的发动攻势,以确定大明的法统,否定清朝。在明朝新出的版图中,赫然有着建虏的势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