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饥荒之世,收复徐州(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三国,我刘辩绝不退位 ”查找最新章节!

许是有人觉得这时局不够乱没多久,蜀地刘备等已然有了举兵之势。

这又打乱了刘辩的计划,本来箭在弦上,如今又收了回去。

恰好曹操离蜀地较近,刘辩令人传书,命曹操出兵徐州,占领成功后死守,囤积好粮食。

曹操接到消息时,大喜。

自己的父亲曹嵩在徐州遭到陶谦的杀害,如今正好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以血洗徐州,何乐而不为。

曹操的部队,以最快的速度行军至徐州,泗水尸横遍野,陶谦大败。

只可惜最后还是让这个老狐狸逃走了,但曹操谨记刘辩的话,并没有恋战,而是打开门来清理门户后,关上城门,谢客不出。

随后加大了粮食种植的力度,这后面势必是一场恶战。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与此同时,刘辩的主力部队补充已差不多了。

现各方势力都有相互牵制的存在,他也可以暂且不议论,专心呼吁百姓囤积粮食。

要是他没有记错的话,某个时间段会有一场蝗灾,从而导致了大面积的饥荒。

战争还未结束,就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刘辩已经先一手做好了准备,最起码,能够保证来年近一年的供应才可以。

当然,除了这种大大的好事之外,刘辩还是秉承着自己是一个昏君的原则,广纳后宫。

以至于众人在战争时,对他十分拥戴,战争后又背后纷纷议论。

刘辩也不以为然,越是要把声势搞得浩大些,对自己的局面就越有利。

最起码可以把某些人一网打尽,省去了他一个个找时间对付。

陶谦逃离徐州后,准备往丹阳方向撤退,途中偶遇刘备前来救援。

刘备得知他此境遇,邀陶谦共创大业。

为报之前一战之耻,陶谦与刘备商议,定要拿下徐州!

可惜,曹操的情况他们也不得而知,就如同刘辩的情况一样。

已经关闭城门许久,不知情况的各位也不敢贸然前去攻击,各方势力远处瞻望着,看他们能够搞出什么动静。

“陛下,城外有人求见。”

“城外?”

刘辩可不记得还有谁与他曾有过交集,“何人,对方有多少人?”

“名叫高顺,说是吕布将军的部下。小千人的规模。”

被这么一说,刘辩脑海中有了些印象。

此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贿赂。出征无战败的记录,可惜的是,吕布纵然知道此人为人忠义,却频频不采纳其谏言。

“开城门,让他们进来。”

这时候来无疑是雪中送炭,如果能够收入麾下,便省去了刘辩训练士兵的许多时间。

为了让这次的诏安比较顺利,刘辩特地叫上了吕布站在一旁。

倘若看见自己的上头已经归入自己的手中,这其中的难度想必也会下降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