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学孟小冬唱京戏(1 / 2)

“莫行礼,莫行礼。”郑尚锦站起来,上下打量着付碧青,用她先前的戏曲腔调子哼唱道:“莫彷徨~你这样一个人儿啊~待到春光透霓裳,百花丛中压群芳~”

唱完之后,郑尚锦抢着话说道:“姐妹中的老大,果然不同凡响,好一个英姿飒爽的铿锵玫瑰。”

谢小兰奔到付碧青身边,挽着她的手,向郑尚锦夸耀道:“碧青姐比我也只大两岁,可已经是做过一年多经理的人……”

郑尚锦思量着,伸出指头在米霭额头上轻弹一下:“先别闹,把二胡拿给我。”

“老师要发大招啦。”米霭兴奋着,几乎是飞奔着去取下二胡。

郑尚锦想了想,接过二胡,试试音,调调弦,并问付碧青:“你这几句可是刚刚随口得来的?”

付碧青做羞愧状:“是,胡唱而已。”

“你用的什么调子可知道?”

付碧青含羞带笑:“不知道,小时候经常听我爷爷唱过这调子,临时拿来用而已。”

“这调子是京剧中常用的西皮流水,你这腔调学的是梨园名家孟小冬唱的《沙桥饯别》,中气十足。”

付碧青连忙向郑尚锦作揖:“哎呀,不愧是大师,这都能说出一个缘由来。”

“既然是子柒的老大,就别和我来恭维话。”郑尚锦严肃着:“我给你改一改,还是用西皮流水,用你唱的声腔,以后这就是你自己的了,苦闷无聊时唱唱,也是一个乐趣。”

付碧青高兴万分,又要道谢,郑尚锦已经拉响二胡,米霭刚忙拿起两块垫茶杯的木牌,和着二胡的音律敲起来。

只听郑尚锦有板有眼、韵味十足地唱道:

萧瑟秋风抚脸庞,仿如儿时在故乡。

流落之时过人海,才知人心比秋凉。

羁旅繁华多幽梦,夜半孤影更彷徨。

待到春光透霓裳,百花丛中压群芳。

他唱完之后,我们热烈鼓掌,郑尚锦抬手制止我们的掌声,看着付碧青:“来,照我这样唱唱。”

付碧青捂着嘴,摇摇头,才说道:“不敢,不敢,听了你唱,我更不敢唱了。”

郑尚锦说:“玩耍嘛,又不是要登台。你肯定经常哼唱这调子,已经熟悉了,只这几句,唱起来肯定没问题。”

米霭对付碧青瞪着大眼睛:“我老师亲自给你拉二胡,还敢推辞?美的你吧。”

付碧青微微鞠躬,伸手拿起茶杯喝一口,笑说道:“我先哼一哼,免得跟不上你们。幺妹儿,快泡茶,让你师傅和米霭喝着,我马上就好。”

她自己走到一旁,低声哼唱着。

郑尚锦抱着二胡等着,一点不生气,反而赞许道:“是个严谨认真的人,这样好。”

听他这样夸付碧青,我心里面暗暗给自己一个警告,以后自己做事也要像付碧青这样严谨认真,不然师傅肯定嫌弃我。

片刻之后,付碧青回来,嫣然一笑:“可以了,试一试,唱的不好别笑我啊!”

郑尚锦和米霭敲拉起来,付碧青学着郑尚锦刚才的唱腔唱起来。

一遍唱完,郑尚锦继续拉着二胡:“很好,再来一遍,不用太赶,你一赶,我和小霭也跟着赶了。每句第二个字和倒数第二个字的音再长一点,每句最后一个字要快而干净清晰。”

付碧青连续咽口水,想一想,才又唱起来。

唱完之后,郑尚锦开心地笑着:“就是这样,真有杨宝森的韵味,好听,再唱两遍就熟了,我们也顺便多欣赏一番,可行?”

付碧青显得有些紧张,又向我要茶喝,笑着点点头。

郑尚锦伸手往旁边一指:“小霭,别用这茶垫子了,声音不好,去找奇哥拿专业的檀板来,他有。”

米霭立刻奔了出去。

米霭回来时,奇哥也跟着来了,还拿来了小皮鼓。

奇哥挨着郑尚锦坐下来:“好听,外面都听见了,这套东西我是全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