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鸩毒(1 / 1)

俗话说再美的人看久了也会看腻,就像她看宁旭,觉得出了美以外还是美,而百里祁安,除了不食人间烟火以外也就那样了,可是茗初不这么认为啊!还包括这娉婷园的一大堆丫头妇人的,这看着门口进来的白衣男子那都是惊讶之余魂魄游离啊!初次相见恍若天人的模样被她们演绎的淋漓尽致。看着这一群魂魄离体的神态,司马锦绣揉了揉额角:“你们都给本公主振作点。”她撇开众人的走过去,看着负手站在娉婷园门口的百里祁安,白衣黑发,头发不扎不束,微微吹拂就仿若神明降世,容貌如画,风仪万千。“司马锦绣撇了撇唇,对着他说:“百里公子那日书信一到,我就命人准备好了厢房,一路上路途遥远,还是先回厢房休息一下吧!”百里祁安却开口就是:“敢问公主,我家师兄如今住在何处。”“纪叔啊---”司马锦绣顿时明白:“原来你不是为了躲姑娘来的。”“师兄多年未归,师父和我都甚是想念,所以让我来看看。”她心中一动:“你见到你师父他老人家了。”百里祁安点了点头:“见到了,可是,在下有负公主所托。”“这么说-------就是神医他老人家也没有办法吗?”百里祁安此时却故意避开这个问题:“解药一事能否容在下稍后再与公主解释。”“哦----”司马锦绣恍然的点头,对他一笑:“你师兄他在别处府上,我带你去找他吧!”“多谢公主。”“百里公子------”茗初这在身后反应过来的大喊:“这就走了吗?公主,你等等我。”司马锦绣无奈的瞪了她一眼:“百里公子的行礼都在马车上,你派人准备妥当,对外传以门客待之。”茗初听后,连连点头。司马明钰府上,此时的纪良之还在为君陌施针,以便眼部活血,好让眼睛不至于继续坏死。百里祁安这一来,纪良之很是惊讶,边扎针的边说:“这是谁啊!长这么俊俏。”百里祁安走了过去,真的像小师弟见到师哥那般的乖乖巧巧的:“师兄你不记得我了吗?我是百里。”“祁安!”纪良之这一下震惊的手一抖,君陌就立马惨叫:“纪叔你要扎死我啊!”司马锦绣在一旁笑着连忙走过去,看着也没什么大碍,便示意纪良之先别施针了。纪良之站了起来,看着眼前这个那白衣美貌公子,惊讶的半天没有说话的一直打量着,懵然感慨的说:“你就是小百里啊!师兄离开那年你才七八岁吧,如今十多年过去,长这样了我都认不出了。”百里祁安点头:“师兄十三年前离开月亮谷后,祁安和师傅就一直盼着师兄能回来。”“师父他老人家可还好?”“很好。”这边师兄弟见面寒暄不停,司马锦绣便拉着君陌腾地了。君陌感叹:“纪叔还有个师弟呢?”司马锦绣说:“君陌,本来两年前帝都一事完结,纪叔就该回大漠的。”“啊---”君陌一惊:“就是因为五殿下的话纪叔才留在这里照顾我的吗?”“你说呢!”“哎呀,纪叔怎么不说啊,他要是说自己要回大漠,我也可以陪他一同前往啊,反正我在帝都无牵无挂的正想出去走走,要是去了大漠,既可以继续治眼睛又可避免让他们师徒分离。”司马锦绣听后直接无语:“纪叔要是敢带着你去大漠,五殿下知道了不得扒了他的皮。”君陌不忿的撇唇:“这个阴魂不散的阎王,人都走了还能管着我。”司马锦绣看着他:“我看真的是殿下离开太久你欠打了。”“锦绣----”君陌懵然气软了下来说:“我这两年都未曾离开过帝都,甚至连出个府都不方面,别提多委屈了。”“等纪叔治好了你的眼睛,总有机会的。”“帝都现在这样,就算眼睛治好了又有什么机会?”“眼下是没有,不代表以后也没有。”司马锦绣想,等她弄清楚甄汨到底想做什么的时候,或许就有应对之策了。“眼下的事-----------”君陌一下黯然了:“那个----他是不是真的不记得从前了。”听着君陌在问灵絮,司马锦绣垂眉:“我不知道。”“如果他是装的,那么肯定有什么难言之隐,如果是真的,锦绣你该怎么办?要不-----你赶紧找个人嫁了吧!我看越-----”“君陌!”她连忙捂住他的嘴:“你这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性子怎么就不改改,有些玩笑是不能开的。”君陌听后,恍然叹息起来:“我以前就是这样的啊!”以前,他是君家小少爷,有皇帝庇护皇子待遇,父亲又是权臣,自然是什么都敢说的,可如今,新帝上位局势大改,谁又能真正做到护他无恙?“君陌。”司马锦绣无奈的看着他:“帝都已经不是你从小所认知的那个帝都,我知道你心中有不乐意,但是如今又有谁能真正乐意。”君陌却反驳:“可人生活着,不就是为图安逸吗?要是我过的不高兴,为何还要活着。”这一句话,让司马锦绣怔了怔,活着,不就是想求一生顺遂安乐吗?君陌他说的是对的。----------------------娉婷园里,此时夕阳已落,司马锦绣带着百里祁安走过那座修建了一半便停工的主殿时,他问:“长公主的府邸还在修建吗?”“嗯,只是工匠紧缺,要暂时搁置一段时间。”百里祁安看了她一眼:“帝都大司空宁旭------可是从前在关外,我师兄一直追随的颜枕戈。”她停下了脚步,微风吹过额角的发丝有些清冷,她回答:“是。”“他是如何中了鸩毒的。”“是在先帝被杀那日。”百里祁安问:“先帝被杀,是乃南越公主所为,可是为何如今那南越公主还能稳坐在太后之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