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如释重负(1 / 1)

省委大院 纳川 1503 字 2022-12-10

总理的车队直接开进了厂区,在办公楼前停稳,车门打开,总理从中巴车上下来和迎候的河东汽车集团公司的领导们分别握手寒暄。大家陪着总理先参观了河东汽车集团的历史资料,让总理对整个集团的发展有一个宏观的认识,然后集团的领导陪同总理上了观光车,围着厂区转到各个车间看一看。在总装车间,总理看到一眼望不到头的现代化的厂房里,几千工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地工作着,一辆辆汽车从生产线上开出来。总理围着一辆崭新的面包车看了看,打开驾驶室,坐进去感觉一下车子的舒适程度。总理问一旁的集团公司的领导说:“你们这一辆微型车市场上卖多少钱?”集团公司的领导说:“一辆四万出头吧。”总理问:“你们现在一年能产多少辆?”集团公司的领导说:“去年生产了七十三万辆,今年有希望突破九十万辆,明年争取突破一百万辆大关。国内全行业连续五年保持了第一。”总理听了不断地点头说:“不错,不错,发展的速度很快嘛!”旁边一个穿工作服的老师傅正在生产线上忙活着,看年龄他有五十多岁了,总理走过去和他握了握手说:“师傅,你在这个厂里工作了多少年了?”师傅说:“整整三十年了。我二十一岁参加工作,就到了这个厂子。”总理问他:“工厂的待遇怎么样?你一个月现在能拿多少钱?”老师傅说:“三千多吧,在市里算是高工资了。主要是稳定,有安全感,不像那些私营企业,动不动就倒闭了。”总理问:“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老师傅说:“满意,非常满意。中央领导得好,我们老百姓感到很幸福!”旁边的记者们连忙把这段镜头抓拍下来,晚上西江省的新闻节目里,就会出现这些动人的画面。整个下午,总理视察了河东汽车集团、河东工程机械集团、河东钢铁集团,他亲自到生产的第一线了解工业生产情况,和企业领导和工人师傅面对面地聊天,共和国总理就是这样到第一线了解民意,体察民情,为国家的发展把脉定位。晚上六点半,总理才结束了一个下午的行程安排回到了白河宾馆。王一鸣和李耀亲自把总理送到一号别墅门口,今天晚上总理就住在这里。其他的随行人员有的被安排在另外几栋别墅居住,有的被安排在主楼的套房里。晚餐总理要求吃自助餐,不参加任何宴请。没办法,王一鸣和李耀只能安排马正红和蔡名扬,让宾馆的师傅多搞一些拿手菜和面点、小吃之类的东西,众人在餐厅里陪着总理吃了一顿自助餐。总理和大家一样拿着碟子亲自挑选喜欢吃的菜品、点心。这个镜头让王一鸣很是感慨,你看人家总理多么平易近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架子,不摆谱。国务院领导人这么好的生活作风,还是当年周恩来总理留下来的好习惯、好传统。当天晚上八点,总理还在一号别墅的会客室里专门接见了王一鸣。本来,总理忙活了一天,也该让他早早休息才是,但想到他下飞机时直呼王一鸣的名字,王一鸣觉得,礼多人不怪,总理到西江省视察,是给他王一鸣面子,王一鸣也要投桃报李,主动找总理汇报一下工作,也是应该的嘛,这显得两个人的关系更加亲近了一步。于是,王一鸣让小饶和总理的秘书联系了一下,看能不能安排一下,让王一鸣单独向总理汇报一下工作。总理很快就答应了,说:“让王一鸣来吧!我们是老朋友了。”王一鸣进入总理的会客室时,看到总理一个人正坐在沙发里等他。王一鸣连忙说:“总理好,打扰总理休息了。”总理忙站起来和他握了握手说:“一鸣同志啊,我来西江,给你添麻烦了吧?”王一鸣说:“总理能来西江视察,是我们最大的荣幸。”总理说:“西江这里,我看条件还是不错的,关键是思路要清晰,定位要准确。”王一鸣说:“请总理指示!”总理说:“指示还谈不上,我就是随口一说而已,仅供参考。西江这里,资源有,工业基础也有,发展的潜力很大,但是,第一缺乏高科技,没有什么在全国数得着的高科技企业;第二,缺乏人才,没有第一流的高科技人才,这样,资源优势就无法转化成产业优势。我说的对不对?”王一鸣连连点头说:“总理您说的太对了,一语中的。”总理说:“发展有一个马太效应,你看那些比较发达的地区,都是各种要素齐全,要资金有资金,要人才有人才,要高科技企业有高科技企业,至于资源,没有的可以从全世界配置。这些地方成了全球的投资热点,人才、资本、技术都往那里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虹吸效应,所以人家才越来越好。西江省这里,还是落后地区,缺乏资金,缺乏人才,更缺乏高科技企业,只能走传统产业的路子。我看了 一个下午,你们省的传统产业还是不错的,至少在国内还是很有竞争力的,按照这个路子先走下去吧。走一步说一步,有些事情急不得,要立足现实。”王一鸣说:“是的,是的,我们一定按照总理的指示办。”总理问王一鸣:“一鸣同志,赵老的身体还好吧?”王一鸣说:“很好,上个月他也来西江省视察了,我陪着他在省内走了走,看了一些地方。”总理说:“赵老水平很高啊!我们都要向这些老革命多学习,他们见多识广,经验丰富,他们的人生就是一部大书啊,值得我们反复琢磨的。”总理说:“好吧,我该洗澡休息了,忙活了一天,也累了。”王一鸣说:“好的,总理您早早休息吧,明天还有许多事情呢!”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总理的车队从白河宾馆开出来,向北郊的李家寨煤矿开去。车队进入这座位于大山深处的矿区的时候,只见山脚下是一排排的平房,一看就是破破烂烂的,盖了几十年的样子,不用问,这些都是工人们居住的棚户区。总理看了一眼那些房子,对司机说:“司机师傅,请停一下车,我要下去看一看这些住户。”车子停稳,总理第一个走下车,向那一排房子走去。王一鸣和李耀等人连忙紧跟着总理走过去。只见一排破破烂烂的房子前,坐着很多老人,看年纪都是七八十岁的样子。几个老人正在路边闲聊,他们一看走过来的竟然是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总理,都惊奇不已,欢快地围上来说:“总理好,总理好!”总理和大家一一握手,说:“大家身体都好吧?”大家说:“好,好。”总理问旁边一个秃头的老人说:“老人家,您今年多大了?”老人说:“七十三了。”总理说:“那您是老哥哥了,我今年六十一。”老人笑着说:“你是总理,你年轻啊,看着像是四五十岁的样子!”总理一听笑了,说:“这可能跟我经常锻炼身体有关系吧!”大家也都哈哈笑了。总理说:“老哥哥,您住在哪里?可不可以让我到您家里看看?”老人说:“可以,当然可以了,您是总理。我欢迎还来不及呢!”于是带领大家向前走了十几米,一推门,进了一间平房里。总理跟着他到了他家客厅里。只见他们家的客厅里也就是十几个平方的样子,放了一张木沙发,几个矮柜,上面放了一台电视机,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正坐在那里看电视。老头子一进门就兴奋地说:“老太婆,你看看,我把谁领来了?”老太太抬头一看,惊讶地嘴巴大张着说:“总理,你是总理?”总理笑容满面地走上去和她握手说:“老人家,我来看望你们一下。”老太太激动得当场就流泪了,说:“总理,您每天那么多事情,还来看望我们这些不中用的人。”说着就抽泣起来。总理的眼睛也湿润了,他握着老太太的手说:“我来晚了,你们为国家贡献了一辈子,老了老了,还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政府对不起你们啊,对不起你们这些为了共和国的工业发展奉献了一辈子的工人阶级啊!”老太太和老头子都哭了,他们说:“我们理解国家困难,我们现在有退休金,生活没有问题。请总理放心。”总理问:“你们二老退休金一共有多少钱?”老头子说:“我一个月两千一,老伴一个月一千九。”总理问:“钱够用吗?”老头子说:“钱这个东西,多了多花,少了少花,没有不花,反正我们也老了枣子读书 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