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1 / 2)

拾掇的见闻 大鸟飞天 1434 字 2022-12-13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变化的创新事物

这个世界上人类社会高度发展到今天,创造发明几乎达到了顶点,说法有些独断,可是某些领域的确达到了极限。怎么有一天我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不知道。

存在于生活中的现象,比如文艺节目,有些文艺形式似乎与时代脱节,自然而然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说明了历史在前进,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需要提升了多元化思想进步,要求新的艺术。

新文艺的艺术形式,如流行歌曲,经历了低谷、高潮、开始步入了空档期,新人的新作品的佳作问世很少了,也快要到了才思枯竭的程度,能够流行的作品凤毛麟角,还有文学大家的作品虽百花齐放,却写不出传世的新作了。

现代年轻人不在埋头低调的做事,而是浮躁地追求虚夸的高调的模仿,对于再创作的艺术模仿的创新表演,持赞同的意见,走模仿秀的捷径,达到对艺术的二次创作,有些模仿秀让人惊叹不已,可谓天才也。然而模仿秀在艺术造诣上独领风骚的天才。如果文学作品模仿写,会被人们说成是剽窃。

在食品、医药卫生领域产品的模仿,是绝对禁止的,甚至于是侵权的行为,这些产品被称为是假冒伪劣品,这些关系到了人的生命,并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创新是好的举措,但不是所有的模仿都是创新,只是有些事物能够模仿,有些绝对不能够模仿,创新并不是模仿,要认识这个概念,千万不可偷梁换柱,不是所有的事物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可以进行创新。有些商品、药品只是换了个包装,这样也称为创新的话,岂不是害人不浅。

提倡工作创新,蔚然成风,也冲击着人们的心灵,本来是件好事,这是对事物的新的认知和理解,不过生活中所看到的现象,让人有些担忧,有些现象分明是带有水分的弄虚作假竟然被说成是创新,也不知道这些个所谓创新的人是何居心。

我真的很扯淡,替古人担忧。我又不是社会活动家,更不是社会治安管理人,只是个操蛋的普通劳动者,甚至于连自己都管不好的家伙,只要好好的过自己的日子,想球那么多有蛋的用。

还是多思考一些人的心灵与世界和谐的那种能力吧,如果一个人能够从天地万物之间汲取智慧的力量,那人将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人生境界将会是怎么的呢。

那样心灵就会被感化,就会形同自然界万物一般地存于和谐之中,可以快乐地做自己快乐地生活。当然了我知道做到这一点十分的困难,简直是痴心妄想,整天呆在被封闭阳光的屋子里怎么可以汲取万物之灵性呢?

一个哲人说过,只要心灵可以安静下来,就可以达到一种创作的境界。他说的这种静,是什么样的静呢,我是这样理解的,可能是佛之境界吧。

那是超凡脱俗的事,普通的人怎么可以达到呢,超越是一种可怕的宁静的心智,达到了就可以与之融为一体,自然就会产生力量,一种特别的力量,像人们传说中的达摩之宝剑一样的所向披靡、所向无敌的。

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深处能够与宇宙的力量和谐统一起来达到了融会贯通,那么合二为一的力量,可以说是无比的强大的。这种力量是看不到也摸不着的,但是可以通过心灵的感应可以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