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昭仪回朝(1 / 1)

安陵恪果然第二日便带着画兮启程,回到大新朝。也许是一路的奔波,画兮的身子愈发的虚弱了,每日仅只有晚膳的时候才能稍稍吃上几口。看着画兮日益消瘦的身子,安陵恪心疼不已,唯有加快赶路的速度。不过二十余日便到了大新朝。画兮的事情,早就传回了大新朝的皇宫。花费五年时光精心建筑的惊鸿殿,早已打点好一切,恭候着秦昭仪的到来。“娘娘,皇上密旨,想来您也看的清楚。这秦昭仪的身份,怕是不能轻易提起的!”大新朝皇后秦嫣然与其父秦宰相坐在凤梓宫,面色凝重的商议着。几日前,皇上密旨下达,吩咐了秦昭仪一事。天下谁不知道他秦宰相这一辈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哪来的什么小女儿。皇上这么做无非就是给了给秦昭仪铺好路子。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父亲,皇上对西宁画兮的心思,女儿不是第一天才知道!”“哎!”秦宰相一声叹息。“为今之计,只能尽快让西宁画兮恢复记忆。”“恐怕这确实是当务之急。女儿早就听闻西宁画兮很有主见,爱恨分明。”想来,当年也是和她有过一面之缘的。那个时候,小小的她就知道维护自己的国家,长大了怎么可能安分守己的留在杀父仇人的身边呢。可是,就是那样的一个小女孩就吸引了皇上。这么多年都念念不忘。看见女儿露出落寞之色,秦宰相也无可奈何。他能让她坐上皇后的宝座,母仪天下,他能支持她横扫后宫。但是,他没有办法让皇上爱她。真心实意,只爱她啊。“娘娘,您也不用太过担忧了,旁人不说,就是那淑妃怕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淑妃向嚣张,天不怕地不怕,这些年,她跟在皇后身边,双手不知道沾染了多少鲜血。狠毒如她,不会轻易放过西宁画兮的。“哎,德妃虽然善妒,可是却也是个有主见的人,不是什么人都记恨的。”淑妃,也是个难缠的主。她本是段矶城城主的女儿,出生江湖,长在闺秀,万人拥戴着,性子自然也就泼辣的很。她倒是隐藏的很好,太后一向觉得德妃性子风风火火,很讨人她欢喜的。本以为她会嫁个武将,可是谁也不知道,皇上登基之后,她竟然成为了德妃。无论她在后宫怎么横行霸道,皇上都是一笑而过。而皇后也是无意之中抓住了淑妃的把柄,让淑妃心甘情愿的做自己的爪牙。“娘娘,有句话,凡事不要当出头鸟!”“这个是自然,女儿在糊涂,也不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这后宫有的是蠢女人,有的是为了爬上皇上的床而争得你死我活的人!”秦宰相点头。他心底岂是还是很担忧的,他这个女人什么都好,就是太爱皇上。而当年,若不是她坚持支持备受皇上冷待的安陵恪,秦家也不会有今日的荣华富贵。“父亲,放心,女儿定当让秦家成为大新朝无人可比及的家族。皇上既然赐给了您一个女儿,您就应该多加善待。说不定,咱们秦家,日后还要指望着这个从天而降的小女儿呢!呵呵!”皇后嫣然一笑,人如其名。貌美如烟,柳叶弯眉,细脂凝夫,芊芊细腰,柳岸桃花般的明媚动人。宫里面,对从天而降的秦昭仪的讨论可不止皇后一人。寿宁宫。“太后,您说,这个秦昭仪真的是失忆了吗?臣妾总觉得,这事有蹊跷!”一身藕粉色双襟宽边秀梅花宫装的贤妃端坐在凤塌边上,手执江南制造进贡的双面刺绣梅花扇子对着假寐的太后轻轻的扇着。这贤妃生来性子好静,不喜宫中是非,闲来无事便来太后这,久而久之,太后倒是越来越亲近了。听到贤妃这般问道,没有任何表情的睁开假寐的凤眸“皇上高兴罢了!”“可是,臣妾总觉得,心里不安。想来秦昭仪本是西宁国的长公主,会不会是假装失忆,寻机会报复皇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太后摆摆手,贤妃停下手上的动作,将扇子交给一旁的宫女。双手扶着太后坐起来。“不管是真失忆还是假失忆,能了了皇上多年来的心事,也未尝不可!”“皇上的心事?”贤妃不解,这和皇上的心事又有什么关系。“你不知道,秦昭仪小的时候,皇上见过她一次……!”太后并没有说下去。可是聪明如贤妃怎么会不明白太后的意思呢。“贤妃,哀家知道你一向心善。秦昭仪进宫之后,恐怕要受你拂照了!”太后轻轻拍了拍贤妃的手,然后握在手里,语重心长。贤妃却是淡然一笑“这个自然。只不过,她虽入宫晚,却是昭仪的品级,哪里需要臣妾的照顾?”她顿了顿“况且如此一来,未免会惹来昭仪的不悦!”“话虽如此,可是你毕竟入宫有些年了,对宫里的……清楚的很。皇上一直记恨着哀家,哀家若是对秦昭仪有个什么动作,皇帝都会觉得哀家是要伤害她。所以,贤妃要替哀家好生照顾秦昭仪,不要再让一些贼人钻了空子!”皇后虽然是她的亲侄女,可是,皇上更是她一手养大的,虽不是亲手,可是她心里却当皇上是亲生。如果一定要在亲人和儿子之间选择,她会毫无不犹豫的选择儿子。“臣妾知道了”!贤妃当年是为了寻找主子才入宫的,根本无心争夺皇上的宠爱。这些年若不是太后照顾有加,她恐怕早就命丧黄泉了。“太后既然如何疼爱皇上,当年皇上为什么这么恨太后?”秦太后苦涩的一笑。当年的事情,谁能说的清楚。为了在后宫生存下去,为了家族利益,不用些手段怎么可能?这个世界上不是人人都如贤妃一般,不愿争,不愿斗。“当年的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不提也罢!”“可是皇上……!”“好了,贤妃,不要再说了,哀家累了,记得哀家今日的话便是,跪安吧!”秦太后是真的有些倦了,每每有人提起当年的事情,她都会感觉到疲倦。是,有意回避吧。太后,始终都不愿意说出当年与静贵太妃之间那场厮杀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