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吾以社长之名(2 / 2)

陈初六看向了欧阳修,这个未来醉翁,这个时候会有怎么样的志向呢?陈初六开口问道:“永叔,你是怎么想的?”

欧阳修一怔,埋汰地看了一眼陈初六,怎么说到了他,但问到了,欧阳修也是不缩,回道:“愿为祭祀,春祭、秋祭于京郊设坛,分祚肉、辩五色,上告于天,使天恩泽佑百姓。”

陈初六笑了,这志向可不小啊,听起来是个主持人,但能主持朝廷祭祀的,这官能小到哪里去?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兵权、祀权乃是国家最重要的权力,当今与枢密院兵权对应的,还不就是政事堂了?欧阳修果然志向不小,开口就是我要当宰相。

陈初六的目光,看向了包拯,这位也是名人。只不过,包拯的名气,多有后世小说家的夸大。包拯察觉到陈初六的目光,站了起来道:“拯愿为大理寺评事,清理天下讼狱,秉公执法,惩恶扬善!”

“不错。”

陈初六微微点头,众人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志向。志向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实事求是的,也有好高骛远的,畅所欲言,陈初六都没有阻拦。大家说完,陈初六叹息道:“这就是人各有志啊,今日前来四为诗社,有两件事情要与大家商量。”

众人屏气凝神,陈初六接着道:“为何会人各有志?为何每个人的志向,都有所不同?只因各自秉持的道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学圣贤之书,大家能读出不一样的味道。不止我们各自的道不同,而是天下人各自的道都不同,这就叫做道法万千。”

“嘶……先生所言,似乎有些不对。”底下的人在小声议论:“自古以来,圣贤的学问,都传承一条道,怎么先生说出来就有万千道了?”

“自古以来,世间变迁多矣,若是只有一条道,岂不早就走亡了?易经乃群经之首,讲的就是变化之道。”

“是啊,先生刚才讲的,乃是一扫世儒之陈见。天下就没有两个人的道,是完全一样的。”

陈初六在台上继续阐发议论,他要讲的事情,正是求同存异。求同存异四个字,是陈初六返京的时候提出来的,后来一直被搁置。发扬事功之学的时候,着重去巩固自身了,忽视了同其他主张的关系,弄得事功之学浑身是刺。如今事功之学已然有了成就了一片天地,自然要拉拢更多人到自己这一方,不能把路人推向敌人的一边。

抛出求同存异,也是让汴京日报更上一层楼的办法。说完这个,陈初六总算将手指向了穆修,对下面的人道:“兴许有些人早已经知道了伯长的大名,但我还是要隆重介绍一下伯长。”

“伯长姓穆名修,郓州人也,师承柳开,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治学方正而鸿博。此外,伯长最擅举业应试,胸中有无数应试技巧。诸位的学问也许不差,但很多人却没有应试过,若能得伯长传授技巧,考取功名便可容易三分。”

穆修拱拱手,回了一句谬赞。众人看向他纷纷点头,就连欧阳修等人,也是眼前一亮,只见陈初六又道:

“吾以社长之名,特聘伯长为诗社顾问,在汴京时报上特设一栏,交由伯长著作。为表四为诗社求同存异之心,诚向天下有主张不同的学者相请,一起到四为诗社担任顾问,在汴京时报开设专栏,上为天子,下为黎民,共同治学 ,相互印证,成就心中抱负!”(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