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分门别类(2 / 2)

“多谢陈大人体恤属下。”

“体恤?呵呵呵,本官会好好体恤大家的。”

众人闻言,只觉得后脊梁都愣了。陈初六挥挥手,让这些吏员拿着公文,先跑到各部衙门去追回典籍。公文一送,借出去的典籍,一天之内就还回来了八成。这正如陈初六所料,有借有还的道理,没人会不懂,大家只是忘记了。

这些大臣受到公文之后,发觉了还有如此多临时借阅的典籍没有归还,面子上其实有些过不去。本要斥责那些吏员,催什么催,难道本官还会借你这本破书不还?本来打算今天送过去的,可你来催,本官不还了!

可低头再一看,公文上署名的是陈初六,立马变了颜色,麻利的送了回来。不管怎么说,陈初六和赵祯的关系十分要好,而赵祯总有一天会亲政,也就是说,陈初六总有一天能权倾朝野。就算和陈初六不睦的人,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得罪陈初六。

追回借出的典籍,这还是第一步,如何将那堆积如山的典籍有序的整理好,这才是关键之处。在后世图书管理中,常将书籍分为哲学、历史、法律、军事、经济等等,分门别类的放在不同书架上,并将书架编号。然后按照拼音字母排列顺序,将书名和书架号,排列在同一本书上。想要找的时候,就如查字典一般方便。

可大宋朝没有拼音,可以用书名首字、次字、作者首字、次字的笔画进行排列,直到能够很简单找到某一本书。除此之外,可以先将古籍按照朝代分类,先秦、秦汉、魏晋、南朝、北朝、隋唐、五代,每种典籍分别放在不同的藏书楼。又在朝代之下,划分为儒、释、道、史等小分类。

知道书名,可以按图索骥,通过笔画准确找到书本。不知道书名,没有确切的信息,只想找相关的图书博览一下,就可以通过分类来寻找。陈初六只想让昭文馆中浩如烟海的典籍,不再使人望而生畏,而是真正发挥用处。

陈初六心里想做的事情,便要用心做好,权知昭文馆直馆,他比在别的地方都要勤奋。按时上班不说,连翘班的坏习惯也改了。可这样一来,下面的人可就不舒服了。陈初六按时上下班,其实也是因为外面的事情少了许多。

汴京时报,正常运转,家里孩子要喂奶,他也只能看着,帮不上忙。唯一要上心一点的火器,卡在了瓶颈上,想不出办法耗时间也没用。

数十日过去,便是冬至节,汴京被白雪覆盖起来了。街上只有浅浅的几行车辙,行人靠着屋檐躲避寒风,端着袖子蜷缩着往前走。街上仍有许多做买卖的,但都关门闭窗,只有熟客和眼力好的,方能找到卖家。陈初六背着小虎在院子里赏雪,几女陪在身边,鼻尖微红,满脸幸福。

陈府门前,落下一轿。(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