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士子请命(2 / 2)

眼下却是仕人!

一群草民围城,处理的办法有很多种,可以全赶跑,也可以全杀了,可以全部招募为兵员,也可以给点粮食。不论怎样,相差不大,因为这不过是一群草民罢了。

可仕人就不同了,

大宋天下,乃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

读书人是文官的有生力量,是士大夫的后备军,和在场三司六部九寺大大小小的官员是一样的。在大宋天下,读书人是如同国本的存在。读书人聚集请命,那一定要格外重视。

那他们是为了什么聚集请命?

赵祯连派了许多太监出去打听消息,很快就调查清楚了。听了事情来龙去脉之后,王曾气得大骂晁茂典,这件事情,由考题泄露引起,但晁茂典却把这个矛盾激化了。

擅自抓捕士子,才是这群读书人来请命的直接原因。这是看得见的,实际上还有很多人在看不见的地方,咒骂着朝廷,这比士子请命还要严重的事情。

“晁茂典何在?”王曾怒问道。

“下,下官在此。”晁茂典踏一步出来,他脸色早已经吓得苍白,早上他去国子监抓人,被人弗了面子,赶来上朝,准备下朝之后要再去一趟的。可他没想到,这群读书人胆子这么大。

“晁茂典,是你抓捕的读书人?”王曾当着众臣的面,将晁茂典斥责了一番:“闹出这么大的事情,你头顶上的乌纱还想不想要了?!”

晁茂典苦着脸道:“下官也是奉旨行事,万不曾想,那群读书人会如此作为。

“奉旨?你奉什么旨?”赵祯坐在上面,也是气愤不已:“好生糊涂,太后命你去赶走围贡院的读书人,谁让你抓了人?他们敢围贡院,怎么就不敢围大内了?”

“臣知罪,请陛下在下官一心为了朝廷办差的份上,让臣戴罪立功吧。”晁茂典在御前痛哭流涕起来,此时他只想抓住一丁点机会了。

朝廷上,倒是有这么一个说话,谁认真做事,若是出了差错,都从轻发落。

王曾在一旁道:“戴罪立功,难道你有办法让那些请命的士子散去?”

“下,下官以为,如此多士子前来请命,定有人鼓动谋划,只要将此人抓捕归案,就能使得那群读书人群龙无首。”晁茂典回到。

“又抓人?”

“是,仕人请命,若是朝廷轻易便答应了,那颜面何存?”晁茂典请道:“只有抓,一个个抓下去,使其心存敬畏,再酌情答应他们的请求。”

王曾犹豫了一下,晁茂典这话倒是没错,轻易答应了,那简直不像话。赵祯在上面,看着文武群臣,想起了别的事情。但看他脸色,显然是对l晁茂典的话不感冒了。

只见又有一人站了出来,看过去,乃是蔡齐,他如今得了实缺,也能在常朝列席。他出来拱手道:“本朝开国以来,从未有过士子请命,为何如今却陡然之间有了?臣以为,这群读书人必有所恃。陛下,当让人将其上疏拿来一观,且看其所据何理,也可让那些读书人知道,陛下已经在看他们的上书,将局势缓一缓。”

朝中大臣听了,都觉得这个办法,还算妥当。从心底里来说,朝中的大臣还是有一点欣赏外面请命的士子的,有担当,朝气蓬勃。也因为这样,他们不愿按照晁茂典的办法去抓人。

赵祯点了点头:“如今只好如此了。”

右掖门外,有太监将读书人的上疏拿了进去,门外请命士子的信心倍增,也不再那么愤怒。果不其然,局势缓和下来了。(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