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秦晋之好(2 / 2)

长子陈尧叟是端拱二年状元,官至宰相,三子陈尧咨是咸平三年状元,现以工部侍郎知天雄军,封疆大吏。上门来谈亲事的陈尧佐,是陈省华次子,端拱元年进士及第。陈薇是他五十岁时妾室生的女儿,老年得一爱女,倍加宠爱。

从陈省华到陈尧咨,这一家人有四个进士,一门四进士。陈省华还有个女婿,傅尧俞是状元,加起来又是陈门四状元。这家族背景拿出去,往地上一掷,整个汴京都要抖三抖。陈尧佐又升参知政事,更是锦上添花。这样的人,主动上门提亲,着实是让陈初六感到惊奇的。

仔细一想,这陈尧佐的参知政事,是顶替吕夷简的位子,兼管着开封府。开封府这块地上,不好治理。人多,官多,仕人多,吏员多。还有一桩大事,那就是水多。侯叔献任转运使之后,水患减少了很多。只可惜,侯叔献权柄不大,只能修修补补,真要革除弊端,恐怕还得要宰相级别的人重视。

陈尧佐便是懂水利的人,从他父亲开始,就很懂水利。陈省华兴修水利,解决了水患,灌溉了田地,变废为宝,一举两得。宋太祖赐陈家“水利世家”四个字,又觉得太薄了,改为“经济世家”四个字。又陈尧佐任参知政事,兼管开封府,看得出来朝廷是想治理汴河了。

治理汴河,工程浩大。人力、财力、物力、号召力,能汇集这几个力的家族,放眼汴京,似乎不多,而陈初六家,刚好是其一。

陈初六家里产业多,工匠多,更有工匠联盟在这里。影响不大,但却是业内龙头,这便是人力物力一起来了。说到财力,陈家能拿出的现钱不算最多,但由于陈家做生意十分本分,围在陈家周围的商人特别多。

古人有些迷信,相信风水,治理汴河,会有许多人借此机会反对。平头百姓,对官府有些仇视,因为一旦治理汴河,他们就得负担更重的民役。这一来,就得依仗民间的号召力。四为诗社、汴京时报的号召力,摆在这里。

陈尧佐选择与陈初六合作,绝对是明智之举。即便这样,嫁女儿过来,这也太隆重了一些。陈守仁回去之后,陈初六和陈尧佐来到书房。按理说,人家是长辈,陈初六毕恭毕敬施礼道:“陈参政照拂舍弟,下官不知如何感谢才好。”

陈尧佐淡淡一笑:“知应请坐,请坐。天禧五年,家兄还在的时候,就说过知应。那时你从太子侍读出来,潜心准备应试。家兄说,知应人中龙凤,望能结为姻亲,修秦晋之好。”

“陈大人抬爱了。”

“奈何知应考中状元,天家赐婚,娶了永平公主。余宠女甚笃,不肯委屈其为妾,这些年便没提到了。回京之后,得知知应有弟,贤良方正,又和小女年纪相仿,怕被人捷足先登,便上门捉婿娶了。若有冒犯之处,还请知应多多担待。”

“这是舍弟的福分,陈某不胜感激。只是舍弟尚未有功名,令爱须等些时日了。”

“不打紧。”陈尧佐回到:“善修这孩子,中进士是迟早的事情,他现在从谁一同治学?”

“也是下的一位丈人,咸平年间的进士,李讳成启。”

“哦,那是本官同榜进士了,真是有缘。”陈尧佐喝了口茶,语气稍缓,问道:“知应,你最近的动静,闹得挺大呀?”(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