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治大国者(2 / 2)

不到半月,清查积欠的热度消减了下来。朝廷上往下严查了许久,反转了一些错案,被冤枉的爱民之官,免去了责罚。有些趁着这次机会浑水摸鱼的,则是杀的杀头,革职的革职。朝廷也有了钱和兵,输送到了边关。

清理积欠没还清的,又免了一部分,把查抄贪官的钱拿出来一部分,赈济灾民。被逼得卖田卖地的,官府还将钱给他们,让他们能赎回来,或者划一些野地,给足口粮、种粮任他们开荒。

本没什么天灾,只是一些人祸,朝廷这一宽和,四处的损失就小了许多。只是诚如赵祯的感叹,死者不复生矣……

河东府的官员,上上下下受到了嘉奖,对待百姓,更是宽仁,好似要做出的这个样子,天下州县都会仰望他们。

然而,王中正和秦九下来的消息,却是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太监是所有臣民之中,最的天家宠信的,而王中正和秦九,则是太监中的一些顶尖人物。现在大内之中,太监分为几派。

最得势力的,则是太后手下,一名姓邓的公公。这位邓公公,身无半点职位,穿着也十分朴素。可哪怕封疆大吏,也不敢在他怎么样。

还有一派,便是亲天子手底下的亲信,以王中正为首,且都是青壮。在这之外,郭皇后、张氏则分庭抗礼。郭皇后虽贵为皇后,却不得天子宠爱。史书上讲,这位皇后抑郁而终,连洞房都没有。

但这位郭皇后,却是皇家联姻的重要枢纽,太后对其不薄。张氏最得赵祯宠爱,还诞下一女,更是宠冠后宫。这两家面和心不和,明争暗斗,宫内宫外除了赵祯,皆已是知晓。

这赵九便是张氏的亲信,这次前来河东府,便是想为赵祯的长女,物色一处好地方,作为公主的封地。

宋代宗室的枝叶一直不是很繁茂,并无藩王之祸。但作为赵祯的长女,选用封地、建造公主府,这也是一笔大钱。朝廷那边还没有明示,派赵九下来,便是要钱要地来了。

这太监下来,与别的人不同。太监是没下面的,故而到下面来,也行事无所顾忌。他们不是官场上的人,只要受天家宠幸,便是在地方搅个天翻地覆,也不会有事。再加上大内中的斗争,早已经将他们的心性磨炼得十分阴狠。一个又狠又什么都不怕的人来要钱要地,这如何能易于得了?

传旨的太监,尚好对付。他们手里无权,多给点钱就能打发的了。眼下这两人,可都是实权人物,更何况,王中正和秦九之间这两人,还有些不睦。

王中正固然是除了邓公公之外的首席太监,长随天子身边,威风无比。但这秦九,却是张氏的亲信,他能劝动张氏,而张氏又能劝动赵祯。

有那么好几次,赵祯都偏向秦九,敲打王中正。王中正心里知道,照着这是在半开玩笑。但作为一个太监,他还是有些自我修养的,这些事情,在他心里藏了许久,秦九也是他心里的头号威胁人物。

就这么两个人,底下人万一不小心端错了茶,敬错了酒,那还了得?(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