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巡学(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在那“师范”学校出来,陈初六大致清楚了李淑办这些学校的目的。不是为了事功,也不是为了什么继往圣之绝学,就是为了养一群口舌。到了时候,就把这些口舌倒出来为他们做舆论攻势。

陈初六现在已是最后确定了,那李淑就是要鱼死网破。但如今的陈初六,办事也更为妥当了。这还是吃一堑,长一智,有些事情能够在无形之中消磨的,就用不着弄得天下震动。

心底早已洞悉了李淑的想法,但面上陈初六仍是十分平静。追上那几个护卫,喝了口冰茶,在东明县县城之中住了一晚,打听好了义学的地点,此人赶奔东明义学。

东明县县令尚未上任,现在是一名姓齐的主簿管着县里的事情。陈初六在县城里住了一晚,虽为声张,可这位齐主簿也闻声而至,大清早就在客栈门口等着了。

陈初六见此也不藏着掖着了,将官服换上,出行的依仗,也全都摆上,前往东明义学。在赶往义学的路上,齐主簿也不免将县里拿得出手的政绩,抖搂那么两三件,

齐主簿道:“这些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六畜安宁。在东明县城外,有一座东明山,县里筹资修了一座道观。听说妙羽真人,在龙虎山辩论大胜而归,眼看着就要广收门徒,汴京城里的庙,兴许是住不下了,正好让他住,这样说事功了吧?”

陈长水、刘沆等人,皆是暗笑,这小小一个主簿,也把这大兴土木的事情,往事功之上扯。但见陈初六道:“风调雨顺非年年有,人丁兴旺、流传安宁,修道观不如扩仓储,以防灾年呐。”

“不过,这道观修了,也就修了吧。本官也是认得妙羽真人的,他虽是道门之学,可他那入世的道门,与本官的事功,颇有互相印合之处。”

“是是是,儒道两门皆是先贤所创,自古就有互补之意。”齐主簿回了一句,可也不敢多说,在陈初六面前,轮不到他班门弄斧,他又问道:“陈大人,下官原本是在前任知县下管地方学校的,这义学之事,也是下官一手在办。”

“下官斗胆说几句真话。义学推进之难,也不在前任知县一味推脱此事,其实百姓也不乐意。初办这义学时,百姓倒是热心,可一听这读书,既不能当官又不能吃皇粮,读了三年书,还要给人去当学徒,便都不愿意了。”

“百姓心里,只觉得读书就该当官。哪怕当不了官,也能跟那些个教书先生的学校一般,能领一份钱粮,由朝廷养着。可这义学却不能让人当官,还白耽误三年,远不如直接将孩子送去当学徒。”

“唔,这话的确是真的。”陈初六点点了点头,百姓这么想也是应当的,十岁的孩子在家里能帮着干活了,生火煮饭养鸭喂鸡,放牛看水扒谷捡柴,三年时间用来读书,读书之后没有半点实在,这算是浪费了。

“陈大人,义学招了三百学生,这都是七拼八凑出来的。县里许诺,每月多给他们几斤口粮,他们才来读书。”

“这无妨,但你能不能保证,这三百名学生,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不会在这里面有富家子弟吧?”

“回大人,下官以乌纱保证。这三百人里,家里都是四等五等人家。”齐主簿认真地回到,四等就是自耕农,五等就是半自耕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