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大战在即(2 / 2)

而李元昊早就知道,大宋整顿枢密院时,各地官军的利益,都遭到了损失。对付这样一群官军,又又很难呢?直奔汴京,拿下赵祯之后,摇身一变成为大宋的宰相,随后一步步攫取权力,让赵祯的儿子登基,来一个天命降于大夏!

方才李元昊还大大方方的承认了自己李姓,这话没别的意思,就是在说自己从法理之上,有继承江山的依据。这次出征,李元昊在文武两道之上,做好了万全准备。

李元昊还承认了自己与大宋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这便有了“清君侧”和“匡扶社稷”这两个口号的法理依据。别看只是两个口号,那就叫师出有名。这一次过来,李元昊不想再和以前一样,跟土匪一样,抢了东西就跑。

这一次过来,是要问鼎中原!

大河之上,一群想要巴结李元昊的乡绅,遭受血洗。李元昊偷偷入关,就得轻装简行,本没有带多少粮食。这些大船,也都是李家从各处搜刮来的,没想到是割肉喂虎,演绎了农夫与蛇。

李元昊长驱直入,而在秦凤路边关之上,范仲淹、姚崇、王随、曾公亮却毫无察觉。无察觉的原因,一来是有李家作为内应,二来则是吐蕃人卷土重来。秦凤路以西,向来被吐蕃人占领,直到去年,被西凉人击退。

吐蕃人卷土重来,姚崇和曾公亮只得全心盯着吐蕃人。至于范仲淹与王随,在秦凤路只做做粮草调配之事,虽有一点武略,但在姚崇与曾公亮面前用不上。为了抵御吐蕃人,秦凤路已经周边的驻军,严整待命,竟然也未察觉到李元昊的动静。

在北方,西凉人虚张声势,牵制住了曹炜的军队。整个中原大地,眼下正是空虚得很。不愧是李元昊,瞅准了这个时机,带了整整十万人马,已是深入腹地了。

却在淮西,赵元俨带领八万人马,来到了这里。无为军叛乱,却如无头苍蝇一般,虽说是进军汴京,却由于内部意见不统一,留在了淮西不懂。不过也是干一些劫掠百姓富商的事情,如土匪一般。

赵元俨并不擅长用兵,却擅长于用将,他手底下的将领,都是从底层一步步凭着军功打上来的,可谓骁勇多谋。带着大军,一如淮西,号称精英的无为军,便迅速溃退。几个叛乱的头子,带着数千人吗,上山躲藏起来打算招安。

这次进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乃是朝廷露了露肌肉,的确是震慑住了各地驻军,不敢跟着淮西生乱。可这一次过来,赵祯早有决心,既要破心中贼,也要灭山中贼,要斩草除根。

别说是无为军叛乱的人马了,就是那些跟着作乱的土匪,也要杀尽灭绝。赵元俨将州县恢复之后,拜年驻扎在了淮西,一手主持恢复民生,一手清剿剩下的土匪。

淮西自从当初淮南盐积之弊以来,也是连年收成不好。今年也许并没有天灾,可连年的积弊端,在这里爆发,也是意料之中的。

就在赵元俨刚将大军安顿下来,想要扫尾时,洛阳城外却是烽火连天。眼下在河南府洛阳城任知府的,乃是当初的宰相宋绶。

宋绶站在城头之上,转头问道:“善修,城中守备兵力不足,何以御敌?你和你长兄一样,向来多谋,眼下如何是好?”(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